中山市的历史

如题所述

中山市广东省辖地级市,是中国4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

介于东经113°9′2″至113°46′,北纬22°11′12″至22°46′35″之间,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

古称香山县,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

1152年设立香山县,1925年,改名为中山县,以纪念孙中山先生,是中国唯一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地级城市。

中山市是著名的侨乡,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80多万人。

素有华侨之乡、广东省曲艺之乡(粤剧)的美誉。

中山连续多年保持广东省第5的经济总量。

中山与顺德、南海、东莞一起称为广东四小虎。

[1]

中文名称中山

外文名称Chungshan City、Zhongshan

别 名香山(旧称)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

下辖地区24个镇街(即18个镇、6个街道)

*** 驻地东区街道松苑路1号

电话区号0760

邮政区码528400

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中南部

面 积1783.67平方公里

人 口312.09万(六普常住)

方 言以粤语-广府片为主,有中山闽语/客家语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孙文西路步行街、岐江公园、孙中山故居、中山城

机 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珠海机场

火车站中山站、中山北站、小榄站

车牌代码粤T

历史名人孙中山、唐绍仪、阮玲玉、杨仙逸

市 花菊花

友好城市美国檀香山市、日本守口市等

GDP2638.93亿元 (2013年)

现任领导书记:薛晓峰 市长:陈良贤

古代

中山古称“香山”,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

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山只是珠江口伶仃洋上的一个岛屿,此时就有古越族人在此渔猎、生活。

近十

广东中山城市风光(78张)

几年,在中山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生活遗址,包括有南朗镇的龙穴彩陶遗址、石岐区的白水井遗址、大涌镇的全禄遗址等,出土了一批彩陶、磨制石器、夹砂陶器等文物。

其中,南朗镇的龙穴遗址还是一个由新石器时代直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沙丘遗址,在后期的遗存中还发现有青铜器和铸铜石范等物。

[2]

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后,中山属南海郡番禺县辖地。

秦朝末年,赵佗创立南越国,中山属南越国领地。

前111年,汉武帝灭亡南越国,中山重回汉朝中央管辖。

秦汉时期,中山除了原先生活在此地的南越人外,开始有少量的中原人移居至此。

三国时,中山属于吴国领地。

西晋末年,晋朝皇族之间爆发了史称“八王之乱”的宫廷权力争斗,为躲避战乱,大批中原人口移居岭南,其中一部分来到香山岛上。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南海郡分出东官郡,中山改为东官郡辖地。

南北朝时期的刘宋永初元年(420年),东官郡改为东莞郡,中山属东莞郡辖地。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中山属宝安县辖地。

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更名东莞县,中山属东莞县辖地。

因为中山盛产海盐,官府开始在今珠海市山场村设立了名为香山镇的军事营镇。

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设立香山寨,仍属东莞县。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由于香山寨的发展,升级为香山县,中山始有县级行政区划,此时的香山县隶属于广州府。

南宋末年,宋端宗在元军的追杀下,曾逃往香山躲避,南宋灭亡后,大批南宋皇族和官员的后裔流落定居于香山。

明朝,香山北部地区开始淤积成陆,此时才与大陆相连。

清朝,珠江三角洲一带开始逐步修筑防洪防潮的河道堤围,香山县围垦的田地在不断增加,农业产量也在提高。

在清朝嘉庆年间,由于农业的发展,香山由原来的下等县改成与南海、番禺、东莞等县同列的大县。

[2]

近现代

广东中山(15张)

辛亥革命后属广东省。

1925年(民国14年)4月15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县。

1949年后,先后属珠江、粤中、佛山地区。

1953年3月12日内务部批准设立石岐市(省辖市),以中山县石岐镇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

1959年3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岐市,将原石岐市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中山县。

1983年1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山县撤县改市(县级),由佛山市代管。

1988年1月7日,升为地级市。

1951年1月,中山县设置1个区级镇(石岐镇)、11个区。

1953年3月改设17个区、3个区级镇。

同年6月,中山县分出珠海县后,全县设15个区,3个区级镇。

1955年8月,全县各区均以区(镇)所在地命名。

1957年2月,撤区改设乡,15个区改划为34个大乡。

1958年8月,各大乡建立人民公社。

同年10月,全县34个公社合并为7个大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全县共辖34个耕作区。

1959年10月,石岐公社改为石岐镇;12月,经广东省人民委员会确定为县级镇,仍称中山县石岐镇,属中山县和佛山专区双重管辖。

1961年8月,恢复区建制,其中张家边区辖榄边、南蓢、翠亨等7个公社。

1963年初,撤销区建制。

1976年12月,全县设3个区级镇、25个公社。

1983年11月,撤销公社,改称区公所,下辖乡(乡级镇)。

1984年2月,撤销石岐镇,设立中山市石岐中区、石岐烟墩区、石岐岐江区、石岐莲峰区、石岐西区,为市委、市 *** 的派出机构,该5个区称作城区。

1986年7月,从南蓢区划出4村成立翠亨村镇;12月,撤区改镇建制,并扩大市区范围,郊区和环城、张家边划入市区。

[3]

2011年中山市官方宣传片

2行政区划

编辑

沿革

1995年,辖9街道24镇:中山港街道、中区街道、东区街道、西区街道、郊区街道、环城区街道、岐江区街道、莲峰区街道、烟墩区街道、三乡镇、三角镇、大涌镇、小榄镇、五桂山镇、古镇镇、东凤镇、东升镇、民众镇、沙朗镇、沙溪镇、坦洲镇、坦背镇、板芙镇、阜沙镇、南头镇、南朗镇、神湾镇、浪网镇、黄圃镇、港口镇、翠亨村镇、横门镇、横栏镇。

市 *** 驻东区。

1996年9月,将中区、烟墩区、莲峰区、岐江区4个街道合并为中区街道;同年12月,石岐郊区街道改为北区街道。

1998年1月1日,环城区街道正式更名为南区街道。

1998年,撤销翠亨村镇、横门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南蓢镇。

1998年8月,撤销管理区。

1999年,撤销沙朗镇并入西区街道,撤销坦背镇并入东升镇。

2000年5月,撤销中区街道办事处和北区街道办事处,组成石岐区街道办事处;撤销浪网镇,将其并入民众镇;6月8日正式实施。

至2000年底,全市设置19个镇、4个街道、1个开发区,辖94个居委会、400个村委会。

2002年,中山市辖5个街道(东区、西区、石岐、环城、中山港)、19个镇(港口、三角、民众、南蓢、三乡、坦洲、神湾、板芙、大涌、沙溪、横栏、古镇、小榄、东凤、南头、阜沙、黄圃、东升、五桂山),400个村委会、124个居委会。

2003年9月1日,南蓢镇更名为南朗镇。

2005年11月10日,撤销五桂山镇,设立五桂山街道办事处。

至此,中山市辖6个街道、18个镇。

2008年末,中山市户籍总人口146434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2615人。

辖6个街道(石岐、东区、西区、环城、中山港、五桂山)、18个镇(港口、三角、民众、南朗、三乡、坦洲、神湾、板芙、大涌、沙溪、横栏、古镇、小榄、东凤、南头、阜沙、黄圃、东升)。

市 *** 驻东区街道。

2009年末,中山市面积1770.42平方千米,辖6个街道、18个镇,120个社区、159个行政村。

市 *** 驻东区街道。

区划

中山市是中国四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截至2011年9月1日下辖1个国家级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6个街道、18个镇;镇(街道)下辖若干个行政村和社区;行政村下辖若干村民小组,社区下辖若干居民小组。

镇办事机构为镇人民 *** ,街道办事机构为街道办事处;行

中山行政区划图

政村办事机构为村民委员会,社区办事机构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6个街道

18个镇

石岐街道、东区街道、西区街道、南区街道、五桂山街道、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即:中山港街道)

黄圃镇、南头镇、东凤镇、阜沙镇、小榄镇、东升镇、古镇镇、横栏镇、三角镇、民众镇、南朗镇、港口镇、大涌镇、沙溪镇、三乡镇、板芙镇、神湾镇、坦洲镇

3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出海口。

地理坐标:东经113°9′2″至113°46′,北纬22°11′12″至22°46′35″。

市境面积1800平方公里,东与深圳市、香港隔海相望,中山港至香港51海里;东南与珠海市接壤,毗邻澳门,石岐至澳门60公里;西面和西南面与江门市、新会市和斗门县相邻;北面和西北面与广州市南沙区和顺德市相接;马鞍和大茅等海岛分布在市境东西的珠江口沿岸。

地形地貌

中山市地形平面轮廓似一个紧握而向上举的拳头,南北狭长,东西短窄。

地形配置分北部平原区、中部山地区和南部平原区。

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68%,山地占25%,河流占7%。

市境三面环水,境内主要水道从西北流向东南,5000多条河涌和人工排灌渠道纵横交织,互相连通,以冲口门为顶点呈放射状的扇形分布。

中山地形是在华南准地台的基础上,经过漫长的气候变化和风雨侵蚀,形成了以冲积平原为主,低山丘陵台地错落其间的水乡地形地貌。

平原基底是花岗岩,属淤积浮生平源。

中山市平原面积约1242平方公里,由低山丘陵分隔成三大片:北部平原,范围东起张家边,西至古镇,北达黄圃,南到石岐附近,面积约850多平方公里,是全市最广阔的平原;南部平原又称金斗湾平原,南及东南与珠海市接壤,西南傍磨刀门水道,北和西北背靠五桂山低山丘陵和白水林高丘陵,面积约11O平方公里,是市内第二大平原;西南部平原,位于磨刀门水道中游东侧,面积近100平方公里,地势偏低,大部分在海平面以下,地下水位高,是市内低层土壤分布地区。

滩涂主要分布在市境东面沿海、西南部沿海和河岸,有的已越过横门外侧,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全市海岸26公里,濒临珠江口伶仃洋一带,大部分属淤泥质海岸,由于冲积物不断下冲沉积,滩涂面积不断扩大,西、北江河口逐年向外伸展,成为新的冲积平原。

中山市低山丘陵台地位于市境中部偏南,面积约400平方公里。

以五桂山为主脉,与周围诸山形成全市低山丘陵台地的主体,海拔高度多在100至300米之间,300米以上山峰10多座。

山脉行列有卓旗山、旗山、长腰龙山、大尖山、南台山、周东坑山、白云迳山、五桂山、飞云洞山等9条山列,其中五桂山最高,海拔531米,山列较连续,地势雄伟,东南坡延至珠海市境。

竹篙山区位于五桂山以西,西至磨刀门水道,面积较五桂山区小,基底以花岗岩为主,抗风化力较强,山势较高峻,有300米以上高峰5座,最高峰白水林达473米。

五桂山区和竹篙山区的低山丘陵,基本都有植被覆盖;在溪流发育的沟谷,乔木和灌木丛较多。

山区丘陵外围,高度渐降,是广阔的丘陵和等高明显的台地,主要分布在沙溪、张家边等镇。

台地海拔一般在25至50米之间,风化层厚,多已开发成为果园、旱田,市境的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这一带地区。

乡村聚落设置、公路取道,也多与台地有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19
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部,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族英雄孙中山的故乡,历史悠久。在古代,中山市曾经是南越国的都城,也是汉代设立的中山郡治所。唐代时,中山成为南海东路的重要州县之一。明代时,中山县由翁端保奏章兴设起,始设行署。清代后期,中山逐渐成为潮汕地区的流通和经济中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山成为第一任国父孙中山的故乡。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逝世后,各界人士共同发起成立了孙中山先生纪念堂,以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山市成立,以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成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中心。从此,中山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今天,中山市已经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座现代化城市,拥有许多优美的风景名胜和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孙中山纪念堂、中山陵园、古城遗址等。这座城市不仅展现了历史和文化的底蕴,也展现了现代化的繁荣与活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