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话题,写一片600字的作文

..................

我与书的故事
我爱书,但更爱读书。
也许你们在想,读书有什么意思,干巴巴的,还不如看电视、玩电脑呢!但是,书能写出情感,电视却不能。正是因为书好看,有人物、感情,我才会经常“抱”着它们,一看就忘了时间。
有一次我回家后,急急忙忙开始写作业,因为那晚我还有英语课。写着写着,眼睛就“跑”了,死死地盯住昨天没看完的那本书。结果手也失控了,不由自主地把书拿下来,“不听话”地翻看起来。看着看着,便被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吸引,“走火入魔”了,连放在手边的表也顾不得看一眼。直到妈妈回来把我叫“醒”,我才看了一眼表:妈呀!差20分钟上课,我包还没收拾哪!我一急就以超人的速度收拾,可还是晚了几分钟。
怎么样,厉害吧!看书可以忘了时间。是啊,谁能抵挡住那种诱惑呢?引人入胜的标题,丰富多彩的内容,华丽优美的词语……这真像一个饿着肚子的人见到美味大餐一样,那种对读书如饥似渴的感觉,它可以把我们带进浩瀚的天地,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让一贫如洗的人得到一笔精神的财富!
读书的益处是无穷的,你还在握着手中的游戏机吗?你还在看那些幼稚的动画片吗?你还在某个地方无所事事吗?拿起一本书,它可以令盲人见到光明,它可以使一个愚者变得聪慧,它可以使你敞开心扉!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09
畅游书海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我看来则是:“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在书中,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我畅游在书的海洋,与王维一起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人间佳境,与他一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会和李清照乘上那片诗的扁舟,在黄昏时共饮一杯酒,分担她:“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忧愁,体会她那“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悲伤
  我漫步在幽静的花园,与李太白一起“举杯邀明月,”感受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价值的宣言,体会他作为一个天才诗人的高度自信、乐观豪放的写照。我会与李厚祖在高楼上,倾听他“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强烈亡国之痛,描绘他作为一个薄命君主的悲苦境遇。
  我激情澎湃与施耐庵的《水浒传》。我漫步在梁山山下,目睹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我激情与武松除恶蜈蚣岭;澎湃与他斗杀西门庆。我更为林冲这等英雄好汉受到百般迫害而气愤。
  我叹息于曹雪芹的《红楼梦》。我悲伤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我为香菱感到惋惜,同时也对她心生佩服之情。佩服她一个孤苦女子,痴心与学诗,欣赏她对艺术的崇拜,同情她苦苦找一个精神上的寄托。
  歌德曾说:“一本书一个世界。”我踩着趣铺成的路,乐作成的舟,游遍大江南北,畅游古今中外。
第2个回答  2012-12-09
书陪伴我成长
书是知识的源泉。这话一点也不假读书,确实可以获得许许多多不同的道理。在我成长过程中,是书陪伴着我。
书中的知识真是数不胜数。《中国上下五千年》介绍了我们作国悠久的历史;《童年》向现代人门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水浒传》形象地刻画了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惩恶扬善的光辉形象;《母亲》向世人展现了母亲无私的付出……每一本书都有与众不同和引人深思的地方。我看过不少书,受益匪浅。看到祖国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我不禁感到无比自豪;看到高尔基在童年饱尝了人生心酸,我禁不住流出同情的泪水;看到外号行者的武松赤手空拳打死残害百姓无辜性命的猛虎,我不禁拍手叫好;看到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宁愿搭上自己宝贵生命的无私。我禁不住心里一酸——很不是滋味……
读书,对爱书的人来说是人生中的一大享受。一本情节曲折动人,语言优美生动,层次分明的书能使人置身与作者的情感之中。不仅如此,书中的道理时时刻刻地鞭策着你。就拿我来说吧!当我如饥似渴地阅读一本书时,那书中的语言吸引了我,使我牢记在新活学活用,书中的知识启发了我,使我慢慢成长。然而,读书对于不爱书的人来说,无非就是一副“枷锁”。因此,我劝诫不爱书的人试着去喜欢书。
要想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就必须得到书籍的灌溉、哺育和充实。书中的道理是怎样影响我的呢?就那《母亲》这部书来说吧!看后,我联想到我的母亲平日里为我操劳。便下定决心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母亲。如果没有《母亲》这本书,我能下这个决心吗?肯定是不能的。是因为它熏陶了我,教育了我。使我认识了我未来该做什么事。使我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做上了生活的主人,不再是一个无知的黄毛小丫头了。
书是我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小伙伴。同学们,让书也成为你的好伙伴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2-09
只要你把书的好处写了,首尾呼应,就可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