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为什么被司马昭俘虏后竟然还能好吃好喝,寿终正寝?

司马昭为什么不杀刘禅?

刘禅沦为亡国之君却仍然得以善终的原因,在于他懂得明哲保身。

作为汉昭烈帝刘备的皇子,刘禅最终并没有像父亲期许的那样完成光复汉室的伟大宏图。

公元223年,刘备殒命白帝城,时年16岁的刘禅继位,开始了长达41年的执政掌权生涯。但是在为政期间,刘禅带给后世的印象似乎都停留在碌碌无为、昏庸无能的层面上,这也自然而然地给他打上了"扶不起的阿斗"的标签。

公元263年,蜀汉被司马氏掌控的曹魏所吞灭,但他却得到了一个亡国之君少有的待遇——安度余生。那么后主刘禅能够在司马氏高压的政治环境中得以善终,靠的究竟是什么?

一、保境安民,明哲保身的低调态度,对方无可挑剔。

当邓艾率领的魏军兵临城下时,刘禅并没有选择殊死一战,而是拱手而降。因为他深知在他身后站着的不仅仅是成千上万的轻卒锐兵,更是数以万计的无辜百姓。

纵观中国历史上末代帝王,他们似乎都有一个共性——政治腐化、生活奢靡、宦官专权,自身性格优柔寡断,而这些行为引起的后果自然就是战火连天,民不聊生。

刘禅和他们并不能混为一谈,在大兵压境面前他知理明理,并没有因为“愧对”列祖列宗而置黎民于水火之中,眼下如何存活才是主要矛盾,至于匡扶汉室已然成为次要矛盾,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再说,支持连续北伐的结果已经证明他刘禅不是不作为,扪心自问,已经尽心尽力,再将乱世持续下去,似乎有些乱作为之嫌,战火绵延几十年,该让天下黎民百姓休养生息了。

这种干净利落的投降方式,晋公司马昭无可指摘其过,让去魏国,咱也老老实实上路,封咱啥爵位咱也高高兴兴接受,你能耐他何?

二、装傻充愣,隐忍不发。

细品《三国》的朋友们或许会知晓,刘禅身上所散发的光芒总是被父辈们的丰功伟绩无情掩盖。因此在君父相父们相继离世后,他才真正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从发展经济到与民休息,刘禅独立执政的这段期间,直接将一个日薄西山的王朝又顺利延续了近30年的寿命。

但如今的他沦为了高级别的阶下囚,为了保全生命,躲避杀身之祸,刘禅就不得不“乐天知命”,因为对待司马氏一群人要比当初对待"相父"诸葛亮更为谨慎。当年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刘禅就视其如父,敬重有加,一切都依相父所言,哪怕自己心中有成见也不会直言,而是选择避其锋芒,隐忍不发。

投降之后的刘禅面对比当时更恶劣的环境,只能依循之前做法,装傻充愣地做起了安乐公,就这样,"乐不思蜀"又成为了刘禅的专用标签。

三、司马氏家族的考量。

反观司马氏家族,对待这样一位不思家国的亡国君也没有太多的提防,姑且就让刘禅好好做这安乐公吧,一方面稳定蜀地百姓的情绪(以刘禅爱民如子的个性来说,司马氏要是过早地处死他,可能会引发动乱),另一方面则是腾出手来收拾东吴,把刘禅的待遇展示给东吴末代国主孙皓来看,起到劝降作用 。

综上来看,刘禅得以善终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知晓事理,明哲保身,当然主观上也离不开司马氏的"心慈手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3

首先是刘禅本人在司马昭面前表现的就是一幅胸无大志的样子,对其没有威胁。这一点我们从“乐不思蜀”的故事中便可以看出。在蜀国被灭后,司马昭宴请后主刘禅,问他:“安乐公,你思念蜀国吗?”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国。”正是因为刘禅懂得在司马昭面前“装疯卖傻”来躲过了当时的很多困难,从而保全了自己。而司马昭看到这么老实的刘禅,自然也是乐于好吃好喝的养着他,刘禅自然也就能寿终正寝了。

其次是刘禅的投降姿态做的特别好。景耀六年,魏军攻打蜀国,刘禅在这场战争中不战而降,使魏国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蜀国。我们都知道,刘禅投降之时,其实还是可以有兵力与魏国一战的。但是刘禅为什么选择了投降呢?因为刘禅自己也知道,负隅顽抗的后果是会给蜀汉百姓带来更多不必要的伤亡。所以说,面对如此顺服自己的俘虏,而且投降的姿态做的如此之好,司马昭若是杀了刘禅,就会让世人诟病。或者说,司马昭只有善待刘禅,好吃好喝的养着他,正是为了告诉世人,只要乖乖投降我魏国的,皆能有一个好的下场。

最后就是刘禅对司马昭已经没有了任何威胁,如果杀掉刘禅的话,说不定蜀国会大乱,毕竟刘禅也是蜀国的一国之君,而且蜀国的旧部残存势力依旧还存在,司马昭自然不想再浪费时间和心力去收拾这样的一桩烂摊子。所以说,善待刘禅,也是为了让自己的政权更加的稳固,这也是刘禅为什么能够善终的一个重要原因了。

第2个回答  2019-10-24

刘禅得以善终,主要有三个原因:当时局势、刘禅的做法和中古时期的传统。

作为司马昭而言,灭亡了蜀汉帝国只是他统一全国的第一步。与国小力弱的东吴相比,蜀汉的实力最为薄弱。善待刘禅及蜀汉大臣,能为东吴的帝王和大臣们作出一个榜样。司马昭希望通过此举让东吴帝国的皇帝和大臣们仿效。

其次,刘禅得以善终,与他来到洛阳后的举动有关。刘禅的举动有个最为突出的特点:装傻。著名的“乐不思蜀”的故事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他在司马昭面前整天充傻装楞,也让司马昭对他很放心。同时,由于刘禅这样的表现,也令原蜀汉帝国疆域内的局势非常稳定。因此,司马昭也就没有必要除掉刘禅。

第三,在西晋之前,绝大多数被俘的帝王都得到了厚待,得以善终,这种中古时期的一位传统。司马昭善待刘禅,也正是这一传统的延续。

第3个回答  2019-10-25

大家好,我是魁哥说三国,和大家一同关注三国,分析三国,探究三国未解之谜。刘禅在投降曹魏后,不但没有被杀害、虐待,还好吃好喝招待,被封为安乐公,寿终正寝。有下面两个原因。

其一,刘禅识时务,知进退,为保全成都老百姓,开城投降。

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小路,消灭诸葛瞻七万御林军,进入蜀汉腹地,包围成都。此时的刘禅面临两个抉择,即血战到底,还是开城投降。这是一个艰难的二选一,刘禅思索良久,不能决断。

这时的蜀汉,还有不少远在边关的精锐军队,如剑阁的大将军姜维、南中都督霍弋、巴东太守罗宪,这些都掌握重兵。如果刘禅在成都组织御林军抵抗邓艾的进攻,与城共存亡,再发出勤王令,让这些边关军队回援,应该有八成的把握吃掉邓艾军队,转危为安。

可是,他在投降派谯周的劝说下,为了保全成都的老百姓,选择了开城投降。其实早在刘备包围成都时,益州牧刘璋就为了益州的老百姓免受战争之苦,开城投降过。现在,刘禅也是同样的选择,他们都是为了保全老百姓,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好君主。

其二,刘禅发挥出“影帝”水平,成功骗过司马昭,安度晚年。

刘禅投降后,虽然经过钟会、姜维之乱,也没改变投降的事实。他于公元264年进入洛阳,受到晋公司马昭的隆重接待,被封为安乐公。在宴会上,演奏蜀中乐曲和歌舞,这让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一个个低头流泪,沉默不语,而刘禅喜滋滋地欣赏乐曲。这时,司马昭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刘禅回道:“此间乐,不思蜀也。”

这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也。”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乐不思蜀”。刘禅知道自己的处境,知道这是司马昭对自己的考验,如果自己一个回答不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自己一个人身死是小,如果连累了蜀汉旧臣及老百姓,罪就大了。因此,他效仿父亲刘备当年“惊雷失筷子”的手法,来了个“乐不思蜀”,安全过关,得享晚年。《汉晋春秋》中记载如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总结:刘禅应该是一个时时为自己的老百姓考虑,能认清时事,做出了恰当的选择,保全了益州老百姓,自己也安度晚年。他虽然不是“千古一帝”,也不是其余亡国之君那样的无能之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1-01
答:后主刘禅在司马昭面前表现的就是一幅胸无大志的样子,对其没有威胁。这一点我们从“乐不思蜀”的故事中便可以看出。在蜀国被灭后,司马昭宴请后主刘禅,问他:“安乐公,你思念蜀国吗?”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国。”正是因为刘禅懂得在司马昭面前“装疯卖傻”来躲过了当时的很多困难,从而保全了自己。而司马昭看到这么老实的刘禅,自然也是乐于好吃好喝的养着他,刘禅自然也就能寿终正寝了。
其次是刘禅的投降姿态做的特别好。景耀六年,魏军攻打蜀国,刘禅在这场战争中不战而降,使魏国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蜀国。我们都知道,刘禅投降之时,其实还是可以有兵力与魏国一战的。但是刘禅为什么选择了投降呢?因为刘禅自己也知道,负隅顽抗的后果是会给蜀汉百姓带来更多不必要的伤亡。所以说,面对如此顺服自己的俘虏,而且投降的姿态做的如此之好,司马昭若是杀了刘禅,就会让世人诟病。或者说,司马昭只有善待刘禅,好吃好喝的养着他,正是为了告诉世人,只要乖乖投降我魏国的,皆能有一个好的下场。最后就是刘禅对司马昭已经没有了任何威胁,如果杀掉刘禅的话,说不定蜀国会大乱,毕竟刘禅也是蜀国的一国之君,而且蜀国的旧部残存势力依旧还存在,司马昭自然不想再浪费时间和心力去收拾这样的一桩烂摊子。所以说,善待刘禅,也是为了让自己的政权更加的稳固,这也是刘禅为什么能够善终的一个重要原因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