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分析 简答

如题所述

鲁滨逊具有顽强奋斗的意志力,在困难面前不悲观、绝望,也不对生活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脚踏实地的去战胜困难,用自己的行动来达到目的。鲁滨逊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鲁滨逊身上体现了顽强不屈、坚忍不拔、永不言弃、敢于冒险的“硬汉子”的特征。

《鲁滨逊漂流记》是“欧洲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晚年时代创作的一部小说。他塑造的鲁滨逊是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一个理想化的英雄。他不仅赋予鲁滨逊种种人类优良的品质,像勇敢、坚强、智慧和热爱劳动,并使他具有一个“理想的”资产者的所应有的实干精神,宗教信仰和严谨等。

扩展资料

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又译作鲁滨孙·克鲁索),是欧洲的“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1718年)中的叙述者和主人公。今天本书成为一本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探险小说。最初该小说是为成年人而写,虽然脱离了作者的初衷,但却为小说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719年4月25日《鲁滨逊漂流记》出版,非常受读者的欢迎,受到鼓舞的笛福很快就创作了续集《鲁滨逊·克鲁索的更远历险》,并于同年的8月20日出版。小说共十六章,篇幅和前作相当,同样采用了鲁滨逊·克鲁索自述的方式。

在《鲁滨逊漂流记》的末尾,曾提到过鲁滨逊培养自己的侄子当上了船长,他在侄子的怂恿下于1694年再次出海,并说:“我自己在那十年间的冒险经历和惊人遭遇,我以后也许会另行记叙的。”《鲁滨逊·克鲁索的更远历险》主要内容就是记述1694-1705年这十年间鲁滨逊四处历险的情况。

人物生平——鲁宾逊·克鲁索乘船离家出走后,先是被海盗袭击,又在巴西开了一个种植园。后来,他在委内瑞拉的奥利诺科河口遭遇船难,成为唯一的幸存者。他游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岛屿上,靠从附近的一些沉船上的残骸中捡工具和生活用品建造了一个舒适的家。

后来食人者袭击了这个小岛,在他们准备吃掉一个年轻野人的时候,克鲁索救下了他并给他起名叫星期五,这个野人成了他忠实的仆人。后来他们被救,克鲁索把星期五带回了英格兰

这个故事取材于亚历山大·赛尔科克的遇险经历以及威廉·丹皮尔所写的书。威廉·丹皮尔曾在营救赛尔科克的探险队中担任向导。笛福还写了本书的续集,《鲁滨逊漂流续记》(1719年),书中讲述了主人公又返回那个岛屿,而星期五被那些野人杀死。1720年,他又出版了《鲁滨逊的沉思集》,一部道德教化式作品。

但它们都不是很受欢迎。一片荒芜人烟,没有生活用品,没有住所,只有一片大海和一片树林的孤岛,只有一艘废船上的一丁点食物、枪支、弹药和其他并无多大用处的东西,你能单独在上面生活长达二十八年之久吗?你能只凭自己一人在上面建造自己的城堡、种植庄稼地吗?你能单靠一个人的智慧克服重重的困难吗?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似乎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这不可能的一切,都发生在了《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的身上。

参考资料:鲁滨孙·克鲁索-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1

17世纪中叶,鲁滨逊·克鲁索出生在英国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他本可以按照父亲的安排,依靠殷实的家产过一种平静而优裕的生活。然而。一心想外出闯荡的鲁滨逊却当上了充满惊险和刺激的水手,航行于波涛汹涌、危机四伏的大海上。

后来遭遇船难而流落荒岛,英国流亡贵族鲁滨逊在极度与世隔绝的情况下,运用水手时代训练而来的地理方位标示、天象人文观测、日移与潮汐变化登计法等与奥妙的自然搏斗,同日,记录下自己的荒岛生涯,并随时等待时机逃离绝境。鲁滨逊在自治的日历星期五这一天,救下了食人族男孩星期五,星期五是被食人族作为祭祀的祭品带到荒岛上来的,无法再回到他的部族。

随着两个人的朝夕相处,鲁滨逊面对一个与自己不同种族、宗教及文化的人,慢慢改变了自己,两人发展成亦父亦友的情谊。这份文明世界所缺少的友谊成为鲁滨逊后来经历20多年荒岛生活的精神支柱。

扩展资料: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

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大西洋中,在荒岛上生活4年4个月之后,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

笛福便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宾逊”不仅成为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为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该小说发表多年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于世界各地,并被多次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

笛福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开始大规模发展的年代。1702年,他发表《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讽刺政府的宗教政策,因而被捕,并被判处枷示三次。出狱后,从事编辑报刊,还写了不少政治、经济方面的小册子,因言论关系又曾三次被捕。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这部小说是以亚历山大·赛尔柯克在荒岛上的真实经历为原型的。据当时英国杂志报导:1704年4月,赛尔柯克在海上叛变,被船长遗弃在距智利海岸900多公里的胡安一费尔南德斯群岛中的一个叫马萨捷尔的小岛上。4年零4个月后被航海家发现而获救。

那时,赛尔柯克已忘记了人的语言,完全变成了一个野人。笛福受这件事的启发,构思了鲁滨逊的故事。但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笛福从自己对时代的观感和感受出发,以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冒险进取精神和18世纪的殖民精神塑造了鲁滨逊这一形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鲁宾逊漂流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09
鲁滨逊具有顽强奋斗的意志力,在困难面前不悲观、绝望,也不对生活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脚踏实地的去战胜困难,用自己的行动来达到目的。鲁滨逊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鲁滨逊身上体现了顽强不屈、坚忍不拔、永不言弃、敢于冒险的“硬汉子”的特征。
《鲁滨逊漂流记》是“欧洲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晚年时代创作的一部小说。他塑造的鲁滨逊是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一个理想化的英雄。他不仅赋予鲁滨逊种种人类优良的品质,像勇敢、坚强、智慧和热爱劳动,并使他具有一个“理想的”资产者的所应有的实干精神,宗教信仰和严谨等。
扩展资料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又译作鲁滨孙·克鲁索),是欧洲的“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1718年)中的叙述者和主人公。今天本书成为一本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探险小说。最初该小说是为成年人而写,虽然脱离了作者的初衷,但却为小说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719年4月25日《鲁滨逊漂流记》出版,非常受读者的欢迎,受到鼓舞的笛福很快就创作了续集《鲁滨逊·克鲁索的更远历险》,并于同年的8月20日出版。小说共十六章,篇幅和前作相当,同样采用了鲁滨逊·克鲁索自述的方式。
在《鲁滨逊漂流记》的末尾,曾提到过鲁滨逊培养自己的侄子当上了船长,他在侄子的怂恿下于1694年再次出海,并说:“我自己在那十年间的冒险经历和惊人遭遇,我以后也许会另行记叙的。”《鲁滨逊·克鲁索的更远历险》主要内容就是记述1694-1705年这十年间鲁滨逊四处历险的情况。
人物生平——鲁宾逊·克鲁索乘船离家出走后,先是被海盗袭击,又在巴西开了一个种植园。后来,他在委内瑞拉的奥利诺科河口遭遇船难,成为唯一的幸存者。他游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岛屿上,靠从附近的一些沉船上的残骸中捡工具和生活用品建造了一个舒适的家。
后来食人者袭击了这个小岛,在他们准备吃掉一个年轻野人的时候,克鲁索救下了他并给他起名叫星期五,这个野人成了他忠实的仆人。后来他们被救,克鲁索把星期五带回了英格兰。
这个故事取材于亚历山大·赛尔科克的遇险经历以及威廉·丹皮尔所写的书。威廉·丹皮尔曾在营救赛尔科克的探险队中担任向导。笛福还写了本书的续集,《鲁滨逊漂流续记》(1719年),书中讲述了主人公又返回那个岛屿,而星期五被那些野人杀死。1720年,他又出版了《鲁滨逊的沉思集》,一部道德教化式作品。
但它们都不是很受欢迎。一片荒芜人烟,没有生活用品,没有住所,只有一片大海和一片树林的孤岛,只有一艘废船上的一丁点食物、枪支、弹药和其他并无多大用处的东西,你能单独在上面生活长达二十八年之久吗?你能只凭自己一人在上面建造自己的城堡、种植庄稼地吗?你能单靠一个人的智慧克服重重的困难吗?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似乎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这不可能的一切,都发生在了《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的身上。
参考资料:鲁滨孙·克鲁索-百度百科
查看全部10个回答
个人形象设计-MGPIN品牌,毛戈平...

关注艺术教育的人也在看
毛戈平化妆学校,19年化妆艺术教育...
免费咨询-更多详情;
杭州毛戈平形象设计..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鲁滨逊漂流记所有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性格分析: 鲁滨逊 鲁滨逊 (Robinson Crusoe)是一个充满劳动热情、坚毅勇敢的人。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最终战胜了艰苦的环境,创造出了精彩的人生。在一次次坎坷曲折的磨难中,他的自信、善良、乐观、坚韧不拔的性格得到了一步步升华,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与英雄本色。 星期五 星期五是一个野人,有一次在沙滩上差点被另一个部落的野人吃掉,但鲁滨逊最后救了他,正好当天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就给他命名为“星期五”。也由于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他才得以存活下去,并回到了家乡。星期五是一个朴素的人,忠诚的朋友和智慧的勇者,他知恩图报,忠诚有责任心,适应能力强,他和鲁滨逊合作着施展不同的技能在岛上度过了多年,星期五的到来让鲁滨逊圆了归家梦,自己则做了鲁滨逊的奴仆。 作品简介: 《鲁滨逊漂流记》(又译为《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小说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出海遇难,漂流到无人小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最后回到原来所生活的社会的故事。
118 浏览30222016-12-21
鲁滨逊人物形象分析200字左右
鲁滨孙: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岛,也决不放弃,在孤身一人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活了下来。并且务实肯干,勤于创造还搭救了野人“星期五”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面对困难的人生,他充分显示了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 星期五:知恩图报忠诚有责任心适应能力强,星期五是一个朴素的人,忠诚的朋友,智慧的勇者,孝顺的儿子。他知恩图报,忠诚有责任心,适应能力强,他和鲁滨逊合作着施展不同的技能在岛上度过了多年 。
132 浏览16562017-11-27
鲁滨逊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笛福曾这样点评鲁滨逊:形象为不安于现状,勇于行动,勇于追求,不畏艰险,按照现代文明的模式,开辟新天地的创造者。很多人都只想满足于现状,最好是不经过任何风波就过着幸福的生活,而他们却不知道没有经过大风大浪的人是经不过任何打击和挑战的。有些人虽经过了一番考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一旦东西失去了,他们就再也振作不起来了。因为他们怕再一次为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大费周折。鲁滨逊(也是一样的,)如果他没有离开家,那么他的人生一定没有那么精彩,在他的眼中就只有金钱,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他也就不会懂得用自己的双手去制造东西,去捍卫自己的家园,他勇于向世俗挑战:离家出走;他勇于和大自然斗争:在经过大浪后也没被淹没;他勇于行动:在荒岛上看见俘虏快被野人杀后吃掉,舍身去救他——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他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挑战和磨练。 我们作为学生的也应该这样,要敢勇于向世界挑战,不被打垮,压力越大则能够越坚强,这才是我们的目标,要勇于斗争、勇于行动、勇于挑战、勇于追求,这样才能创出一个坚强的自我。 鲁宾逊坚强勇敢,很乐观,他不应进行奴隶贸易。他的几次航海都是想赚钱并非只是单纯的冒险,他是一个“经济人” 鲁宾逊和星期五的人物分析编辑本段一、鲁滨逊是一位十足的冒险家 鲁滨逊不安于中产阶级家庭平庸的生活,心中总有一种到浩瀚的大海去闯荡的冲动,便不顾父母的反对,利用机会,只身登上一艘商船,开始了他不幸的海上旅行.鲁滨逊前后四次出海.在前两次航海中,他所乘坐的船只都因遭遇恶劣的海上风暴而几乎船毁人亡. 但他都幸免于难.第三次出海,他所乘坐的船只,虽没有遇到风暴,却遭到摩尔人海盗的攻击,他曾一度沦为摩尔人的奴隶.后来,他逃往巴西,并在那里建立起了自己的种植园.本来可以在这里有一番作为,但他又一次放弃了舒适的生活,与别人合伙,冒着更大的风险前往非洲进行奴隶贸易.现在,在西方,“鲁滨逊”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二、 鲁滨逊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追求者 鲁滨逊第四次出海,是同别人合伙,前往非洲进行奴隶贸易。他们的船只不幸在海上遇难,只有他幸存下来,流落到南美洲附近的一个孤岛上.即使流落荒岛,鲁滨逊也决不气馁.在荒芜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小岛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没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没有食物,他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他还自己摸索着自己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在岛上的第24年,他还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一个忠实的奴仆.生命不已,追求不止。他总是在行动,在追求.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和热情,鲁滨逊在荒岛上建立起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 三、鲁滨逊是一位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勇士 鲁滨逊第四次出海,没想到他们的船只遇难,他的同伴都淹死了,只有他幸存下来,流落到一个荒岛上。这时候的荒岛可以说是没有人烟,一穷二白,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但鲁滨逊没有被困难吓倒,凭着对上帝的信仰,他坚信只要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就一定能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没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没有食物,他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他还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粉做面包……通过他辛勤的劳动,生活所需的物品不但没有减少,反而逐渐增加起来.他凭借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经过28年的艰苦努力,在荒芜人烟的荒岛上创造了自己的王国。 四、鲁滨逊是一位理想化的资产者形象 我们知道,18世纪 的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工商业迅速发展,继残酷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之后,它又进行了疯狂的海外掠夺与殖民扩张。一方面,笛福想通过这部小说表达这一难以遏制的历史潮流,一方面想通过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展现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艰苦卓绝、奋发向上的创业精神。鲁滨逊坚毅、顽强的品质得到了美化,他成了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成了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个理想化的资产者形象。 五、鲁滨逊是一位贪得无厌的私有者 在金钱的诱惑下,鲁滨逊不安于中产阶级家庭平庸的生活,不顾父母的反对,先后四次出海。前两次出海,因遭遇恶劣的海上风暴而几乎船毁人亡,鲁滨逊也差点丢了身家性命。鲁滨逊本应该好好反思,吸取教训,听从父母之言,回国内好好干一番事业。但他没有这样做,他又第三次出海。这一次出海,虽未遭遇风暴,却遭到摩尔人海盗的攻击,他曾一度沦为摩尔人的奴隶。后来,他设法逃往巴西,并在那里建立起了自己的种植园。本可以在这里有一番作为,但他贪得无厌,放弃了舒适的生活,与别人合伙,冒着更大的风险前往非洲进行奴隶贸易。但事与愿违,非但奴隶没搞到,而且他们的船只遇难,他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没有人烟的荒岛上。在荒岛上,鲁滨逊用代表资本主义文明的火枪和基督教征服土著印第安人,并把资本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到了岛上。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一切冒险活动,无非是为了更多地占有财富。 六、鲁滨逊是一位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绅士 鲁滨逊一生经历坎坷,历尽磨难。但感谢苍天有眼,他最终走出困境,成了腰缠万贯的富翁。此时的鲁滨逊没有被万贯家财冲昏头脑,而首先想到了在他落难时,帮助他的人。下面来看一下他发财之后的做法:“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报答我最初的恩人,那位好心的老船长,我落难时,他有恩于我,我的摊小刚起步时,他对我十分厚道,临到末了,还诚心为我。。。。。。然后我对他说,除了支配万物的上帝以外,要数他的恩德大;如今论到我了,我要千万倍地报答他。我先还给他以前借的100个摩伊多,而后,我又叫过一个公正人来,要他起草一份弃权书,将老人承认欠我的大概 500个摩伊多,一笔勾销,不再有帐目。然后,我又叫他起草一份委托书,授权老人经营我那种植园,指定我的合伙人向他汇报帐目,年息归他所有,并以我的名义,把红利交原来的船队赠送给他;委托书的最后还有一款,是每年拨100个摩伊多,给老人作为年金,平时花销用,他故世以后,每年拨50个摩伊多给他儿子,直到他儿子辞世。”鲁滨逊的所作所为,闪耀着人类人性的光芒——重情重义、知恩图报。 七、鲁滨逊是一位有主见的男子汉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说过这样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任何一位成功者,都有自己的主见,不被困难所吓倒,不被流言蜚语所左右,执着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走自己独特的人生之路。鲁滨逊.克鲁索就是这样一个人。 鲁滨逊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本来可以像他父亲那样舒舒服服过一辈子,可他除了去海上,对一切都不感兴趣。他那明智而稳重的父亲,预见到了这计划的结果,于是对他提出了精辟的忠告。首先,说他属于中等阶层,这阶层最适宜于幸福,既不象卖体力的, 得忍受不幸、艰辛、劳累和痛苦,也不像上层人,倍受傲慢、野心和嫉妒的攻心之累。为了进一步打消鲁滨逊的出海念头,他接着又说,中庸,克己,乐朋好友,健康宁静,所有赏心的乐事,所有可人的娱乐,这些福气都属于中等阶层的人;又说,人到世界上,只有在这个阶层才是走得舒适,来得安稳,不至于搞得身心交困, 也不至于为了每天的面包过着奴隶般的生活,或整天困苦不堪,弄得身心不得安闲,欲望的怒火,想成名的野心,都苦不着他,只是舒舒服服过完一生,品尝着生活的甜美滋味,与苦无缘,觉得无比幸福。 在鲁宾逊的性格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不安于现状的进取精神。如同一种“神秘而有力的天数”,正是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促使他一次次离开可以栖息的港湾,义无反顾的走向外面的世界。 除了这种进取精神之外,鲁宾逊另一个突出的性格特征就是他不畏艰难险阻的顽强毅力。故事中关于鲁宾逊荒岛经历的描写是全书的精华。作者把他笔下的主人公描绘成一个充满劳动智慧和劳动热情的人。滞留荒岛的鲁宾逊,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观绝望情绪后,立即投入了征服大自然的斗争。面对一个个困难,他常常告诫自己“要用全部时间全力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最后,他又要鲁滨逊以他哥哥为戒,他当年也曾这样认真地劝他,教他别去参加战争,但他不听,非要一逞青年血气之勇去参军了,结果送了命. 可怜天下父母心.儿行千里母担忧。鲁滨逊的母亲也坚决反对他出海远游.但鲁滨逊不为父亲的忠告所动,也未被母亲的愤怒所左右.他主意已定,去意已决,瞅准机会,与父母不辞而别,踏上了充满艰险与挑战的航海之路.由此可见,鲁滨逊是一位不被他人左右,非常有主见的男子汉. 总上所述,>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除了其精彩离奇的故事、真实性和不凡的艺术表现力外,最主要的是鲁滨逊的性格魅力.他敢于冒险、不断追求、开拓创新、知恩必报、不被他人所左右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不知打动了多少读者的心.在西方,“鲁滨逊”已经成为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鲁宾逊:好奇心强,爱冒险能力强,有自信,心理承受能力强,善良等。 星期五:知恩图报、忠诚、有责任心、适应能力强 。 【精彩片段】整整一天,我一直注视这海面上的那个东西,不久便发现它一直停在原处不动。于是我断定那是一艘大船。我急于想弄清真相,于是就拿起枪向岛南边跑去,跑到我前次被激流冲走的那些岩石前面。到了那里,天已经完全晴朗了。我一眼就看到,有一只大船撞在暗礁上失事了。我看到这一情景,心里忽然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求伴求友的强烈欲望,有时不禁脱口而出大声地疾呼:“啊!哪怕只有一两个人,或者是只有一个人能从这只船上逃出来也好!那样他就能到我这来,与我作伴,我就有人说话交谈了,那该多好啊!”我多年来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的渴望与人交往,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的感到没有伴侣的痛苦。 我多么希望那只船上能有一个人逃出来啊!“啊,哪怕只有一个人也好!”这句话我至少重复了上千次。 【赏析】这段话生动地描写了鲁滨逊在发现一艘遇难船时的心理活动。他发现遇难船后,由于希望有人和他做伴,不由自主地要去救那些遇难的人,同时也救自己。表达了鲁滨逊常年孤独寂寞的情感,以及他对于朋友伴侣的渴求。所以他十分激动,不顾一切地要去帮忙。正如书中所说:在人类的感情里,有一种神秘的原动力,这种动力一旦被某种目标吸引就会不顾一切地要去实现它,向它冲去,不管是看得见的,还是想像中的,不达目标,我们就会痛苦不堪。这句话虽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符合实际的,但是鲁滨逊求友求侣的欲望则比常人多处许多。虽然鲁滨逊的这种欲望我们体会不到,但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把鲁滨逊这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物分析】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是主人公鲁滨逊。他勇敢顽强,善于学习与发明创造,这使得他在残酷的大自然中生存下来。而且他有一副热心肠,帮助了星期五,那位船长等。后来那位船长为了报答他,把自己的船长职位给了鲁滨逊,让鲁滨逊回到了英国。让我十分敬佩的,是他在灰心的时候如何把自己从中解脱出来的方法——每当在困难的时候就会反问自己:“你为什么没有淹死在大海中?为什么你能从海盗手中逃出来?……”而且他还会一边读《圣经》一边和自己比较。这么一来,他就会认为自己已经够幸运的了,应当满足于现状才对。于是他又找回了信心。
51 浏览44562017-11-26
分析归纳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人物形象
鲁滨逊 17世纪中叶,鲁滨逊·克鲁索出生在英国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他本可以按照父亲的安排,依靠殷实的家产过一种平静而优裕的生活。然而。一心想外出闯荡的鲁滨逊却当上了充满惊险和刺激的水手,航行于波涛汹涌、危机四伏的大海上。 后来遭遇船难而流落荒岛,英国流亡贵族鲁滨逊在极度与世隔绝的情况下,运用水手时代训练而来的地理方位标示、天象人文观测、日移与潮汐变化登计法等与奥妙的自然搏斗,同日,记录下自己的荒岛生涯,并随时等待时机逃离绝境。 鲁滨逊在自治的日历星期五这一天,救下了食人族男孩星期五,星期五是被食人族作为祭祀的祭品带到荒岛上来的,无法再回到他的部族。随着两个人的朝夕相处,鲁滨逊面对一个与自己不同种族、宗教及文化的人,慢慢改变了自己,两人发展成亦父亦友的情谊。 这份文明世界所缺少的友谊成为鲁滨逊后来经历20多年荒岛生活的精神支柱。 星期五 星期五是一个野人,有一次在沙滩上差点被另一个部落的野人吃掉,但鲁滨逊最后救了他,正好当天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就给他命名为“星期五”。也由于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他才得以存活下去,并回到了家乡。 星期五是一个朴素、忠诚的朋友和智慧的勇者,他知恩图报,忠诚有责任心,适应能力强,他和鲁滨逊合作着施展不同的技能在岛上度过了许多年,星期五的到来让鲁滨逊圆了归家梦,自己则做了鲁滨逊的助手。星期五要求上进,很快就融入了文明人的生活,是个乐观,可爱的人。 扩展资料: 简介 鲁滨逊漂流记(英语:Robinson Crusoe,又译作鲁滨孙漂流记,或鲁宾逊漂流记,鲁宾孙漂流记。直译作鲁宾逊·克鲁索)是一本由丹尼尔·笛福59岁时所著的第一部小说,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 这本小说被认为是第一本用英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小说,享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头衔。由于原书名过长,通常简称为上述的标题。 小说讲述了一位海难的幸存者鲁滨逊在一个偏僻荒凉的热带小岛-特立尼达拉岛上度过28年的故事,而其伙伴是主人公从食人族手中救下的一个被俘虏的土著人。 这个故事的创作一般认为是由苏格兰人亚历山大·塞尔扣克的亲身经历所启发,亚历山大·塞尔扣克曾流落于智利南太平洋岛的一个叫做Más a Tierra的小岛四年之久(该岛于1966更名为鲁宾逊·克鲁索岛),是智利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Juan Fernández Islands)中的第二大岛。 创作背景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受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科克的经历所启发而写成。塞尔科克在一次远航猎鲸航中,被抛弃在荒岛上生活了四年零四个多月,于1709年被救返回英国。 而笛福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遇到塞尔科克,以其经历为主线写就《鲁滨逊漂流记》。该作品被翻译成为英、法、德、意、荷、汉等各种语言版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鲁宾逊漂流记》

鲁滨逊人物形象分析(50字)
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 本小说属历险小说类,重点是鲁滨孙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鲁滨孙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是惊心动魄的,“难”中处处透着“险”。 小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个荒岛:没有名字,没有人居住,到处是乱石野草。鲁滨孙孤独无助,面临的是严酷的生存问题。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需要怎样的意志和创造力! 在荒岛上生活,还要面对被野人屠宰的恐惧,这也非常惊险。发现野人的脚印,“恐惧万分”“不安的心情”,并不是说鲁滨孙胆小,而是突出遭受野人宰割的恐怖。 鲁滨孙在荒岛为生存所做的种种努力,不外乎解决食物、住所、安全和孤独这四个最基本的问题。而在与世隔绝、荒无人烟的海岛上,一个人要解决这四大难题,无疑是一种极其严酷的挑战。鲁滨孙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自己想办法,利用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积极改善生存环境。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对于处在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孤岛英雄——鲁滨逊,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鲁滨逊身上体现了顽强不屈、坚忍不拔、永不言弃、敢于冒险的“硬汉子”的特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1-13
鲁滨逊具有顽强奋斗的意志力,在困难面前不悲观、绝望,也不对生活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脚踏实地的去战胜困难,用自己的行动来达到目的。鲁滨逊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鲁滨逊身上体现了顽强不屈、坚忍不拔、永不言弃、敢于冒险的“硬汉子”的特征。

《鲁滨逊漂流记》是“欧洲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晚年时代创作的一部小说。他塑造的鲁滨逊是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一个理想化的英雄。他不仅赋予鲁滨逊种种人类优良的品质,像勇敢、坚强、智慧和热爱劳动,并使他具有一个“理想的”资产者的所应有的实干精神,宗教信仰和严谨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