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代啸》的作者是谁?

如题所述

《歌代啸》是明代杂剧的代表作。这是一出讽刺性闹剧。全剧以两个和尚为线索,将“走了冬瓜拿瓠子出气”、“丈母娘牙疼灸女婿脚跟”、“张冠李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等4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连缀在一起,情节夸张离奇,语言辛辣滑稽带有浓厚的市井气息,主要是讽刺封建官府的昏聩和腐朽。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给这个剧本以很高的评价,赞其水平与关汉卿、王实甫的剧作不相上下。

《歌代啸》的作者是谁?这是个与作品相伴而生的谜团。

明万历年间,文学家公安派的创始人袁宏道到浙江作官,在编修陶望龄家发现了包括《歌代啸》在内的一批罕见藏书。袁对剧本极感兴趣,遂请人刊刻印行。不知何故,此后200余年间,该剧本湮没无闻,至清代道光年间,才被山阴沈氏搜集。1939后,南京国学图书馆将沈氏鸣野山房精抄本影印传世。

关于剧本作者,袁宏道创作序言称:“说者谓出自文长”。即:据告诉我的人讲,出自徐渭(字文长)手笔。由此推论,原剧本上无署名,袁宏道无缘见到,耳听为虚,故而语气并不十分肯定。

与之不同的是鸣野山房抄本。在抄本卷首,分署“山阴徐文长撰”、“公安袁石公订”,态度十分肯定。卷首之下,有《凡例》七则,署名“虎林冲和居士”。从内容看,当是作者亲撰。

这冲和居士又是谁呢?有人说是徐渭的化名,但缺乏证据;有人说不是徐渭,而是明崇祯时编过戏曲集《编头百练》的人,姓名无可考。问题又出来了:袁宏道死于1610年,距崇祯元年的1627年已有17个年头,他怎么能看到他死后的东西并为之作序呢?看来,解开《歌代啸》作者之谜尚需时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9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1])。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2]

徐渭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南腔北调人”,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3][4]。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