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这句俗语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在古代可是家喻户晓,人人都知道的。现在我们家里,有些破铜烂铁,都会拿去卖钱的,不会留在家里。有时候收购废铁的,走家串户,收购废品,废弃物资,各种各样都有,什么旧电器,旧手机,旧塑料 ,旧物件,只要能卖钱,都有人收购。
在古代不是这样子,也没有这么多废铁,即使有都是些埋在坟墓里的,早已腐烂变质的陪葬品,或者是古代武士用的铁制,铅制,铜制,刀剑长矛,偶然被人挖出来,当成宝贝,放在家里,或者每天触摸把玩,无意中,使一些细菌重金属进入人体,引起各种各样的怪病,最后死亡。古代人没有科学知识,以为是不吉利,被鬼缠上身,就劝导人千万不要把那些,破铜烂铁带回家,会沾染晦气,这是有科学道理的。


如今,破铜烂铁很少看到了,家里有什么不要的东西,有人收购就收购,没人收购就丢掉,不会留在家里,天天去摸的,现代人很少听到这句话。不过确实有些人,因为无知,接触了一些废品,感染上了白血病或者其他无法治愈的疾病。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不让随便拆卸废旧物品,特别是一些电子电器产品里面有一些重金属辐射物,人粘染上基本就无药可治了,特别是好奇心中的小孩子,千万要看好他们,不要让他们接触那些废弃物品和破铜烂铁,保护我们的健康,
所以这句话,在今天还是适用的,多向孩子们解释一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9

农村的俗语一般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它是经过长年累月总结出来的话。

为什么农村会有着,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的说法呢?那是因为过去埋葬死人都是土葬。

土葬会给死人一些陪葬品。如果是家里条件一般的穷苦人家,会在里面放一块生铁,作为陪葬品;如果是家里条件好一些的,则会在里面放一些铜器制品作为陪葬。

经过时间的流逝,现如今这些东西会再翻到地上来。有的人有从地里随手捡东西的习惯,你也不知道你捡的这个东西,究竟是不是地里的陪葬品。而一般在农村认为陪葬品是不吉利的东西。

因为这些东西埋在地下的时间特别的长久,里面的阴气特别重。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些东西在地下的时间过于长久,上面难免会带有一些细菌,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也在所难免。

就是现如今,在有一些地方依然沿袭着这样的习俗。人死以后会随着骨灰盒,放一块生铁进去。

就冲着这些东西的用处来讲,把这些东西捡回家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再说这些东西又卖不了多少钱,因为这些东西而使自己沾染上疾病,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我们且不说这些东西,会不会带来家里风水的改变,仅仅是为着自己的健康而言,也不要随便乱捡这些东西。

第2个回答  2019-08-21

自古以来,农民都是非常节俭的。勤劳持家,这也是无数家庭一直谨记的古训,如今在农村里有些老人依然如此,一件衣服只要没有烂,就会一直穿。很多的家具也是一样。用它们的话来说,只要不影响使用,就没有换新的必要。老辈人确实都是如此,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还记得小时候,经常有人来村里收破烂,其中很多的小物件都是可以用来卖钱的。像鸡毛、鸡内金、用完了的牙膏皮、穿烂的凉鞋,还有空酒瓶子、农药瓶子等等,这些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垃圾、废物,都会被好好收集起来,如果在外面看到了,也会把它捡回家里去,然后用来卖钱。不过,当时老人们就常叮嘱我们说“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这句俗语是啥意思呢?古人这话是何道理?



这句俗语中的“生铁”,也就是指已经生锈的铁器;而“烂铜”则是指破烂的并且已经有铜锈的铁器。因此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在野外的时候如果看到有一些生锈的铁器,或者是长有铜锈的铜器了,千万不能带回家里去。在当时也确实是这样,不仅老人们很少把野外见到的来历不明的废铁、废铜带回家去,还会叮嘱小孩子也不要这样做。这是为何呢?“生铁烂铜”不能捡有啥说法呢?



后来听村里一个老爷说起过这个事情,他说出了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个是这样的东西晦气,不吉利。在过去像铁制品、铜器这样的东西是很少见的。一般只有在一些古战场、庙宇、古墓中才有。而在以前都是战乱的年代,这些生铁烂铜就多是用来制作兵器,或者是一些祭祀用品。这些东西在地下可能已经埋藏了很多年,都说不清楚其用途,也搞不清楚其来历,把这样的东西带回家里去,一来是比较晦气,比如是古墓中发现的,在民间以前对于一些死人用过的东西都是很避讳的,认为不吉利。二来是避免引来飞来横祸,如果是很值钱的东西,那就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出于安全考虑。我们知道铁器都是比较坚硬的,并且也很锋利的。而在野外的铁器,时间长了就会生锈,其可能还会附带上很多的病毒。这些东西带回家里去,如果自己或者是家人把玩,不小心被这些东西所划伤了,那就很有可能会因此感染,最怕的就是出现破伤风了。在以前破伤风是很难被治愈的,多数人一旦感染了就只能宣告死亡。古人虽然不太清楚病毒是怎么回事,但是却发现了其中的潜在危险,所以总结这样的俗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8-18
俗语“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意思是长细菌和来历不明的东西不能往家拿。
俗语中的“生铁”,也就是指已经生锈的铁器;而“烂铜”则是指破烂的并且已经有铜锈的铁器。
东西不能往家带也有下面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个是这样的东西晦气,不吉利。在过去像铁制品、铜器这样的东西是很少见的。一般只有在一些古战场、庙宇、古墓中才有。而在以前都是战乱的年代,这些生铁烂铜就多是用来制作兵器,或者是一些祭祀用品。这些东西在地下可能已经埋藏了很多年,都说不清楚其用途,也搞不清楚其来历,把这样的东西带回家里去,一来是比较晦气,比如是古墓中发现的,在民间以前对于一些死人用过的东西都是很避讳的,认为不吉利。二来是避免引来飞来横祸,如果是很值钱的东西,那就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出于安全考虑。我们知道铁器都是比较坚硬的,并且也很锋利的。而在野外的铁器,时间长了就会生锈,其可能还会附带上很多的病毒。这些东西带回家里去,如果自己或者是家人把玩,不小心被这些东西所划伤了,那就很有可能会因此感染,最怕的就是出现破伤风了。在以前破伤风是很难被治愈的,多数人一旦感染了就只能宣告死亡。古人虽然不太清楚病毒是怎么回事,但是却发现了其中的潜在危险,所以总结这样的俗语。
还有第三个方面的原因,那就是农民的朴素美德。以前冶炼技术不是很发达,金属都是比较稀缺的。而古人提倡在野外见到的生铁烂铜不能带回家,也是告诉大家要路不拾遗,不能贪图小便宜。前面也说了,像生铁烂铜一般是在一些古墓中比较多,古人编写出这样的古训,就是为了避免有些人因为利益熏心而做出一些抢夺、偷盗这样违法乱纪的事情。从小给孩子立规矩,告诉他们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不能贪图小便宜。
第4个回答  2019-08-19
“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恶毒诅咒背后可能隐藏古人的智慧

大家都知道,农村过去有很多优良的传统,例如勤俭持家、爱惜粮食等等。所以传统的农村人是非常节俭的,大到家里的吃穿用度等各项开支,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小到针头线脑、鸡毛零碎,都要物尽其用。否则,一句“败家子”就可以让一个人既抬不起头,也过不好日子。

过去有很多地主老财,家里有良田、金银、房产、奴仆,干活的时候有长工、短工、忙月,相比起一般的贫苦佃农而言,可谓是吃穿不愁、富贵有余。但在过去的乡村依然有很多老地主,并非人们想象和传言的那般生活奢侈糜烂,过着纸迷金醉、一掷千金的日子。相反,他们会依然保持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

在我们故乡当地,就曾经有一个地主,不论是外出散步还是走亲访友,只要出门准带着粪篓子和粪耙子,沿途遇到人畜粪便,都要悉心认真地捡拾起来,背到粪篓里带回家。这样天长日久地积累下来,一年总能堆起一座高高的土肥堆。这地主这么做,一来可以积攒肥料,让地里的庄稼长得更加茂盛;二来也是身体力行地给子孙示范,让子孙们任何时候都要不忘本,牢记“家从细处有”的古训。这句古训,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细节决定成败”的格言。

地主老财们都这么勤俭,其他的人当然就更不用说了。外出看到任何有用的东西,柴禾、砖块、绳头、破布等等,稍微有点用处的东西,都不会被平白无故丢弃,总有人会搜寻回去,给这个物件找一个妥善的去处。但在过去的农村社会,即便是再勤劳节俭的庄稼人,也不会捡拾一类东西回家。因为从古以来就在乡间流传着一句俗语,历经长时间的古老相传之后,这句俗语已经隐然蕴含着某种“金科玉律”的意味。

这句俗语就是“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生铁”不是素常人们说的与熟铁或钢材相对应的铁,而是专指那些生锈的铁;“烂铜”则是指那些已经朽坏、发绿的铜。“生铁、烂铜”两者合并起来,就是代指那些说不上名堂,或者已经朽坏、生锈的一切铁块、铜片,乃至所有样貌老旧的金属物件。

这句口口相传的俗语是非常有威慑力的,因为仅仅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句俗语更像是一个充满了恶意和怨毒的诅咒。上天有好生之德,求生是生物的本能,任何人从骨子里讲都是“贪生怕死”的,“好死不如赖活着”嘛!因为但凡违背了这句古训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家庭成员的死亡,所以过去的农村人外出干活或者行路,遇见别的有用东西都会捡拾回家,但唯独对“生铁烂铜”类的不明金属物件畏若虎狼、避如瘟疫。即便到了现在,金属材料在农村乃至整个社会也是相对稀缺的资源,一些废铁、废铜可以再加工为农具或其他用品,至少可以变卖为钱,但因为这句训诫,人们是绝对不会捡拾的。

这句古训就这么流传着,但是没有人深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言。至于灵验不灵验,这也没有人特意去印证,因为这样的验证潜在的风险太高、成本太大。但有一个很显著的反面例证,就足以证明这句古训的迷信之处和蛊惑之意。那就是那些以考古、盗墓、文物古玩收藏为职业、生计和爱好的人,他们无法避免地要经常和类似“生铁烂铜”的玩意打交道,更难免会将这些东西带回家乃至收藏起来。但很少听说有某某人的死亡原因是由某个“生铁烂铜”直接导致的。

如果按照现在的科学思想来探究“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这句古训的渊源,大概可以归结为三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就是古时候的人认为这些不明来历的破旧金属物件是晦气的。因为这些物件来源最有可能只有两种,要么是古墓、庙宇里面流落出来的古物,从这些地方来的东西本身就可能带有某种邪祟或者精灵;要么就是被其他人家使用到朽坏,人家当作一个废物扔掉的,这也带着破败的意思,很可能会影响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的气运。在迷信思想盛行的古代社会,以此为理由形成这样一个古训的可能性最大。

第二种可能就是这类物件有附着某些病源的潜在危险。很多金属埋藏在土壤中之后,随着自体腐朽,一些有害病菌也会附着在其上,形成某种特殊的附着关系。在过去医疗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感染破伤风就等于判了死刑。例如那些埋藏在土里的生锈铁器要是扎、划伤人体,就一定要去打破伤风疫苗,因为破伤风杆菌在生锈铁器上附着的可能性很大。再有就是烈性传染病炭疽,其芽孢可以在温度、水分适宜的环境下存活数十年乃至近百年之久,倘若这些芽孢附着在出土的金属物件之上,就很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传染病,到时候就不是一个家庭死人的小事了。古人虽然没有微生物的概念和检测手段,但可能根据一些经验性的事实,已经意识到了这些不明金属物件的潜在危险,所以就留下这样的古训。

第三种可能性就是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风尚。金属物件因为其稀缺性,所以很容易让一些人为了利益需要,在捡拾不能满足其欲望的情况下,逐步铤而走险,走上抢夺、偷盗的邪路,最终沦为地方的祸害和社会的败类。俗话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一旦沾染上偷盗的习气,便很难改邪归正,更难务正业、走正路。一些家庭为了教育孩子,就故意编造出这样危言耸听的话语,用来训诫和威慑年幼的孩子,让他们既要保持勤俭持家的美德,更要自幼戒除贪图小便宜毛病,让孩子端端正正地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