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座椅怎么调整 才既舒服又安全?(组图)

如题所述

1座椅前后位置

我们知道现代化车辆都装有安全气囊。气囊从方向盘里爆出来的瞬间威力极大。事实上老外做过很多次试验,气囊爆炸的威力甚至可以将微波炉彻底炸毁!如果座椅调的太考前,就如同很多女司机那样,万一遇到气囊爆炸,后果会是如何,我想我不需要多说了。

其次,我们知道,汽车在追尾碰撞中,人体会本能地绷紧双腿。如果腿部完全绷直就会彻底失去缓冲的可能,膝盖很容易在碰撞中彻底碎掉。因此座椅不能调节的太靠后。必须保证右脚踩下刹车踏板到底时,右腿依然有一定弯曲程度。这才是座椅前后最佳的位置!

2座椅靠背角度

有些老司机总喜欢将座椅靠背调节到“半躺”状态,然后开起车来像是开船一样,不得不承认这种姿势很舒服很自在。但却一点都不安全!因为在这种姿势前提下,通常不是座椅调节的太考前,就是紧急情况下手够不到方向盘。

大虎悠早就说过,汽车操纵必须满足单手方向盘的打轮过程顺畅无阻碍才算过关。所以座椅靠背的调节原则也是如此:先按照上文的原则调好座椅的前后位置,然后我们开始调节靠背角度:将手臂伸直(自然伸直,别用力)搭在方向盘顶端,手掌刚好能稳稳抓住方向盘,这就算是靠背角度调到了刚刚好的角度。

3座椅高度

开车时,如果能很好地看到车头引擎盖的左右两个角,会大大降低驾驶的实际难度。这一点有经验的司机应该都懂。而驾驶坐姿越高,相对车头盲区越小,而且越能看清楚车头本身的轮廓。

调节驾驶座椅高度,其实就是调节驾驶者的实际坐姿高度。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建议坐姿调节的越高越好。但实际考虑到进出车辆的便利,通常我们建议头顶距离车顶大约1拳就算合格,此时坐姿足够高,也不会影响进出车辆。

当一切都调节好之后,需要大约2~3天的实际驾驶体会。看看腰部、臀部、肩膀有没有酸痛疲劳不适应的,如果有,则局部微调,直到找到自己最自然舒服的坐姿,以及对应的座椅调节参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28
第一步:上下调整 驾驶员坐到驾驶位以后的第一个步骤是调节座椅高低(座椅不能调高低的则省去这个步骤),这个调整步骤要求头部与车顶空间合适,同时视线不要过低。总体来说,如果能调整的话,尽量保持头与车顶有足够的空间,避免车辆颠簸的时候头部撞到车顶,对自己造成伤害。
第三步:靠背调节 接下来,就是调整座椅靠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驾驶员的肩膀贴在座椅靠背上时,伸出手臂,可以将手腕搭在方向盘上沿且肘部有一定的弯曲。同时,驾驶者能够清晰地看全仪表盘即可。 按这样的标准来调节靠背,无论方向盘转动怎样的角度你的手臂都能以弯曲、有力的姿态来应对,如果达不到上面的标准,请将靠背立起来一些。
第二步:前后调节 调整好座椅的高低之后,接下来是调节座椅的前后远近。 此时,驾驶员可以用右脚把刹车踏板踩实当做调整标准,这时如果驾驶员的右腿能保持弯曲状态而且还能继续往下发力,同时也不会因弯曲而感到难受,那么距离就比较合适了。 千万不要调整座椅后,右脚踩下刹车踏板后,已经完全伸直了,如果这样的话,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便无法迅速、有效地踩
第四步:头枕调节 座椅调节完成前三部分后,很多人会忽略头枕调节这块,而如果头枕调节不当,容易导致颈椎受伤。 正确的头枕调整方法是:头枕高度应该调整至与头部平行,头枕中间柔软部位与耳廓上沿平行,可略高一点。这样当车辆受到剧烈撞击的时候,头枕保护头部和颈椎的作用才能最大化地得到体现。 头部与头枕之间的距离越小,头枕对头、颈部起到的缓冲保
  近期,一女司机在驾车过程中,觉得座椅不舒服,于是边开车边调整座椅,没想到因此引发血案。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介绍,这起事故虽然不是发生在东莞,但在日常处理交通事故中,也有一些交通事故是因为调整座椅引发的。
  “这起交通事故告诉大家,上车后,一定要先调整好座椅,以免在行车过程中因慌乱而引发交通事故。”民警介绍说,除了要调整好座椅外,上车前,还要对方向盘、内外后视镜以及安全带进行调节。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9

1、一般根据自己的身高,确保右脚把油门、刹车踏板或者离合器踏板踩到底时,腿部呈自然的微微弯曲状态,此时座椅的前后距离最合适。

2、从头枕的选择上,我们要考虑不能选择太硬或者太软的头枕,硬度一定要适中,真正在复杂地段行车时起到缓冲之作用。

3、  将手臂伸直搭在方向盘顶端,手腕部位刚好能落在方向盘边缘上,这说明方向盘已调整到正确的位置。

扩展资料:

汽车座椅头枕在设计时就考虑到安全性能,所以它不仅仅是一个舒适性配置,更是一项安全配置。那么既然是安全配置,头枕同样被纳入到安全试验之中。C-NCAP早在2012年版管理规则中就正式导入了鞭打试验,并从2012年7月正式开始实施,2015年版本的测试规则又对鞭打试验进行了调整。

鞭打试验是指将试验车辆驾驶员侧座椅及约束系统仿照原车结构,固定安装在移动滑车上,滑车以速度变化量为15.65km/h(正负0.8km/h内)的特定加速度波形发射,模拟后碰撞过程。座椅上放置假人,通过测量后碰撞过程中颈部受到的伤害情况,用以评价车辆座椅头枕对乘员颈部的保护效果。

在驾校里学车时我们都学过,上车之后首先就要调整座椅,现在我们主要说座椅靠背。将座椅高低、前后都调整合适位置之后,我们调整靠背角度。由于乘员身体头部、颈部和背部与座椅接触,因此尽量让头颈部和背部保持垂直,可以有效减轻后方撞击时所造成的伤害。

调整坐姿后,我们开始调节头枕。一般来说,座椅头枕可以调节3挡,在头枕的支撑杆上可以看出相应的凹槽。将头枕向上调节时,直接托起头枕即可。向下调节时,需要用手捏住支撑杆下方的按钮,同时将头枕向下压即可。

头枕高度合适才能获得更好地保护,否则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加重伤害。许多车主喜欢将头枕作为颈枕来使用,将头枕降至最低,垫在颈部后方,靠上去觉得很舒服。但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过低的头枕垫在颈部后方,在遭遇追尾事故时,巨大的冲击力会通过头枕直接传递给颈部。

第3个回答  2022-06-07
汽车驾驶室座椅调整影响行车安全,调整方式如下:
靠背角度
上车坐下后,将臀部向后靠拢,以较为标准的坐姿首先调整靠背的角度。靠背角度决定长途驾驶的舒适程度,也很有讲究。靠背的角度一定不能调节成斜躺的程度,虽然这样很舒服,但会增加行车隐患,出现意外来不及反应。
正确的角度应该是背靠和座垫呈现略微大于90度直角的角度,身体略微向后倾有助于放松。如果是长途驾驶最好放置一个靠垫,填补腰和靠背的空隙,缓解腰酸背痛的情况,开车能更舒适一些。
座椅高度
座椅的高度要保证我们的视线不会被方向盘阻挡,所以尽可能的将座椅调高,视野开阔,能看到的东西更多,增加了行车安全。但要保证头部和车顶保持一拳半(至少一拳)的距离,这样即使道路颠簸也不会磕到头。
座椅前后
相信很多人都发现驾驶经验比较丰富的车主,都有将座椅向后调的习惯。但座椅的前后以我们是否能轻松的将踏板踩到底为准。这个距离开车不会费劲,在出现意外时也能保证安全气囊能有效的弹出来。
头枕
头枕是很多车主容易忽视的地方,大多数车主都觉得头枕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或是将头枕放在脖子的位置,当向后靠时脖子会比较舒服。然而这个位置是错误的,当出现意外时很容易扭伤脖子。
头枕正确的位置是在后脑勺的位置,这是最为安全的位置。开车时不会让脖子感受酸痛,也避免了最脆弱的脖子会受到伤害。更不会影响开车的视野,舒适感也比较强烈。你的座椅调整对了吗?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