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是怎样的中国社会?

如题所述

18世纪正处于封建社会。

18世纪指公元1700年至1799年,中国正处于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全盛时期,即康乾盛世。

在此期间,中国的传统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康乾盛世国土辽阔,人口众多。中国清朝政府统一蒙古、东北、新疆、西藏、台湾,奠定了如今中国的版图,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

通过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火耗归公等一列改革和发明推广御稻、双季稻等高产作物,增加了国家的收入,减轻人民的负担,中国人口历史上首次破亿,并连破三亿。

为中国人口大国打下基础。 废除贱籍制度,解放了社会最底层阶级的百姓,子孙代代不得翻身的命运。

扩展资料:

清朝在康熙中期以后,因战乱而遭到严重破坏的手工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至乾隆年间,江宁、苏州、杭州、佛山、广州等地的丝织业都很发达。江南的棉织业、景德镇的瓷器都达到了历史高峰。至18世纪中叶,清朝人口也大大增加。

1722年,康熙帝去世,雍正帝登基。康熙晚年,吏治松弛,贪污腐败,已然成风。 1723年正月,雍正帝连续颁布11道谕旨,训谕各级文武官员,如因循不改,必定重罪严惩。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促进农业生产,雍正实行“摊丁入地”制度。之后,人口急剧增长。雍正废除了贱籍,于1723年四月发出第一道“豁贱为良”的谕旨。

雍正帝在下令开豁乐户贱籍的同时,又令各省检查,如发现本地也存在类似乐户的贱民,也准许他们出贱为良。

在云、贵、粤、桂、川、湘、鄂等省少数民族地区,雍正全面实行“改土归流”制度,就是革除土司制度,在上述地区分别设立府、厅、州、县,委派有任期的、非世袭的“流官”进行管理。

这种管理体制,同内地大体一样。雍正帝的改土归流,打击了土司的世袭特权和利益,减轻了西南少数民族的负担和灾难,促进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进步。

1735年八月,雍正帝病死,第四子弘历继位,即乾隆帝。乾隆帝执政期间,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树,为巩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清朝鼎盛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是在他统治期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也逐步落后世界的浪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1
18世纪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全盛时期,也是由盛转衰的节点!
著名的乾隆盛世就在十八世纪,乾隆在位六十年,有超过一半的时间是乾隆的时代(1736-1795年),在雍正皇帝殚精竭虑、乾隆皇帝励精图治下,中国的经济日益繁盛,当时中国的经济快达到世界经济的一半!总体来说乾隆时期的人们生活较幸福。但乾隆晚年开始贪官污吏日益严重,虽然经济不断增长,但部分人民仍然生活艰难。当时的欧洲在大变革,欧洲科技不断崛起,而中国又闭关锁国,国家政策的落后、贪官污吏盛行,为中国的衰落埋下巨大的隐患!
第2个回答  2019-11-21
18世纪是中国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当时的清政府昏庸无能,外国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致使中国沦为一个任人欺凌的社会。
第3个回答  2019-11-21
“公元1701年至1800年”(也有观点认为应从1700年算起)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8世纪。中国则正处于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社会的全盛时期——康乾盛世。
第4个回答  2019-12-22
公元1701年至1800年”(也有观点认为应从1700年算起)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8世纪。中国则正处于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社会的全盛时期——康乾盛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