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还能出现像李白、苏轼一样的大文豪吗?

如题所述

总是有人在厚古薄今,然后心安理得的把吾不如古人远矣作为自己不够努力得借口。时代在发展,生活在变迁,我们从这种发展中得到的东西远比失去的多。文豪也不是说单单诗词写得好才算。任何文体都可以接受,做到一定高度而且得到各家认可就算文豪,至于大文豪,我想,和个人的才能以及其人生际遇都有关系。另外,单论诗词的话,我18岁,和我类似的也不少,我们中就没有人有可能成长到他们的高度吗?

沧海赋   并序(前半部分)   

粤以甲午之年,辛未之月,谨随双亲,东临齐鲁,奔驰千里,至于山海。夫沧海者,湛湛乎鲲鹏之巢;而崂山者,巍巍乎逸仙之所。于是予乃登巨峰以追仙,摩高岩而眺远。是峰横出海隅,去地万尺;青阶摩云,余势未已。而遥望素波,烟岚隐没;蝃蝀西悬,青岛错落。望海抚今,壮心生于幽冥;观山追昔,忧思萦于寰宇。故举青毫,磨玄墨,穷素宣,成新作。予名之沧海赋也。辞曰:     

大钧何极?坱轧无疆。赤县东倾,遂注微茫。鹏鼓奔飙,举澜狂扬。若君在渊,乃晏惊浪。至此,厉风息而远水清,鲲鹏死而众生昌。天灵水泽,鱼跃龙翔;殒鼋堆山,率多气象。徐郎祚薄,觅蓬瀛而无望。张生有幸,登翠微以相羊。宝日初开,林壑同光。繁阴解汗,竞供清凉。翼亭卓立,琉璃历霜。朱漆斑驳,风铃琅琅。雅韵高洁,尽在文章。仙名遐迩,太白垂访。沐采淋香,膺怀一旷。又解箧而攀石,复怅叹乎诸洋。     

下瞻崔嵬,上瞰泱泱。渤澥淼莽,浩浩汤汤。白云卷山,明镜涵天;青礁兀海,绿屿栖仙。刘郎恍惚,鹤衔阆苑之书;蓬山无路,鲸吞女床之树。同道安期,侧目青莲;蝉投夜魄,月映重峦。凭虚御风,若去人间。嗟乎!沧海阔兮,吾何微也!苏子曰:“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今吾临荒,洵生同感。乃赋诗曰:“崂山北望海如烟,苍岛萦纡天上悬。  却问碧波何处是?重云缥缈壮峰间。”

我觉得直接断定当代不可能再出文豪,不管是广义文学还是狭义汉语言文学,都不算负责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2

我很小的时候看过一本类似苏轼传记 的书籍,具体名字记不清了,但是里面的一句话倒是记得特别清楚——“最伟大的天才往往诞生于一群天才之中。”后来又看到高中走廊上牛顿那句“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隐隐觉得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李白最擅长的,不外乎古体诗和绝句,前者经建安传至李白偶像谢灵运,奇才辈出,到唐初实际上已经过了巅峰期,李白可以尽情吸收前人精华;后者起源于古体诗,唐初的时候风靡一时,不论初唐四杰还是与李白同时代的贺知章,王昌龄,王维,孟浩然以及杜甫(高适稍微差一点),均擅于此,且基本都是李白好友,一起交流(he)诗词(jiu)心得是肯定少不了的,此后就再也没见过这么多顶尖诗人处于同一时代,晚唐的柳宗元韩愈主要以文章见长。这么多杰出的诗人处于同一时代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们所处的时代,我们后人称之为盛唐,又叫开元盛世!中国历史上有几个敢这么叫的?你别跟我说康乾。并且,不止后人觉得他们是盛世,他们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22

能,难。

1.通用语发展还不够,白话作为标准书面语写作的时间不够久,简单来说,我们还没有挖掘好和发展好这种语言。2.文学机制的变化,伟大的作家不是自明的,需要一个文学和政治机制来确立,现在我看不到适合形成一个杰出作家的文学场,过去精英的领导的文化机制已经快崩塌了,大众又被消费文化所魅惑,比较悲观。简单的说,就是出来一个好的作家,可能会被各方抨击,埋没。3.优秀作家作为主体,是不会消失的,一旦形成合适的一个环境,就会出现。

第3个回答  2018-06-30
做梦去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