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的近义词是什么?

如题所述

古怪、怪异、奇异、怪僻、奇怪。

一、古怪

白话释义:稀奇怪异。奇怪

朝代:宋

作者: 张世南

出处:《游宦纪闻》卷六:“相貌古怪。”

翻译:相貌稀奇怪异

二、怪异

白话释义:指奇特;奇异;变异

朝代: 唐

作者:李肇

出处:《唐国史补》卷上:“ 颇为怪异。”

翻译:很是奇特。

三、奇异

白话释义:特别的,突出的,很新奇。

朝代:唐

作者:张鷟

出处:《游仙窟》:“奇异妍雅,貌特惊新。”

翻译:特别的奇特妍雅,外貌则特别惊奇新鲜。

四、怪僻

白话释义:怪僻,指奇怪而罕见。古怪孤僻。
朝代:唐

作者:柳宗元

出处:《宥蝮蛇文》:形甚怪僻

翻译:形状很奇怪而罕见。

五、奇怪

白话释义:与他人或别的事物不同,比较奇异。

朝代:唐

作者:韩愈

出处:《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诗:地遐物奇怪

翻译:地遐的东西极其奇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9

如果是作为形容词,表示奇怪的意思的话,则近义词有妙、奇、异、巧等。

如果是作为名词,表示鬼怪的意思的话,则近义词有魔、鬼、妖、静、灵等。

补充一下近义词的相关知识。

近义词,指的是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但是,虽然近义词的的意义相近或相同,但在词义程度的轻重、词义的着重点、词义范围的大小、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都会有所不同不同。最简单的,比如“鼓舞”是褒义词,“煽动”是贬义词,虽然都有激发情绪使人行动的意思,但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则会导致意思偏离很远。

所以汉语博大精深,对近义词的使用应该慎之又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22
“怪”的近义词是:古怪、怪异、奇异、怪僻、奇。
1、古怪
(1)奇异;异常。
(2)奇怪。表示出乎意料,难以理解。
出自:老舍《全家福》第二幕:“ 新英 这个家伙,说来还不来,是有点古怪!”
示例:好古怪!好古怪!我们一向紧紧的守定在此,从没个猫儿在他身上跳过,怎么就把死尸吊了起来?
2、怪异
怪异是一个形容词,读音为guài yì,指奇特;奇异;变异等。
(1)奇特,奇异。
(2)指奇异反常的现象。
(3)指妖怪鬼神。
(4)惊异,感到奇怪。
出自:《二刻拍案惊奇》卷三:“骡也不作声,看看缩小。主人怪异,仔细一看,乃是纸剪成的。”
示例:他的书展现了人破碎的精神世界,不合逻辑的怪异描写无所不有,因而也给读者造成了很大困惑。
3、奇异
奇异(qí yì),特别的,突出的,新鲜的,奇特,很新奇。是一个形容一个人或者动物的行为或者动作与普通人不一样的词语。
出自:巴金《沉默集·煤坑》:“他向周围一看,他起了一种奇异的感觉。”
示例:一束奇异的光线在西北方闪现。
4、怪僻
怪僻,指奇怪而罕见;古怪孤僻。多用于形容人的脾气性格等。
出自:罗旋 《红线记》二:“看得出姑娘是热情而又爽快,老人的脾气却不知是严峻还是怪僻。”
示例:她比较怪僻,象在中学和大学里一样,不适应周围的环境。
5、奇
奇,qi,ji,从大从可。大而肯定,必单、多一;不偶。奇,qi,ji,从大从可。大而肯定,必单、多一;不偶。
(1)特殊的;非常的;罕见的。
(2)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
(3)超越平凡、珍奇之意。
(4)出人意外,诡变莫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