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习型家庭

如题所述

学习型家庭指的是一种家度的生活型态,它不是固定的模范或完美的标准,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和孩于都有颗积极学习的心,透过全家人的团队合作,增加、创造个人与家庭改变的能量,丰富个人的生命之求,也为疏离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甚至祖孙关系注入新的生命力。

学习型家庭的概念是从被得圣吉(Peter M.Senge)学习型组织的概念转化面来的、所以学习型组织所强调的五项修炼就是学习型家庭的主要相神精神,这五项学习修炼分别是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进立共同愿望、团队学习以及系统思考。

扩展资料

(一)家长在引领建设学习型家庭的过程中,千万不要错误地理解“学习”两个字,不能简单地把“学习”看成是书本知识的掌握,一定要把“学习”拓展到孩子成长过程中各种能力和知识的掌握上,既包括学会知识。

同时还要强调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等,这些都是孩子学习的内容。我们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了“学习”的内涵,才能在家庭建设中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新的方法和内容来充实我们的家庭教育,使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二)学习型家庭建设是一个过程,重在建设,重在实效。在学习型家庭建设上,要避免急功近利、形式主义。我们倡导学习型家庭建设,最为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建设”增强人们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人们学习的自觉性,从而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目的。  

(三)学习型家庭建设必须从小处着眼。人的习惯的改变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事情,必须从小处着眼,从一点一滴做起。具体到家庭实践中,就是要善于在平常的家庭小事中发掘教育内容。

比如客人来到家里,要热情接待,礼貌迎送,不要冷若冰霜,爱理不理;居室的布置要高雅清新,不要俗不可耐;物品摆放要整洁整齐,不要凌乱不堪等等。这些生活细节对孩子都具有“无声胜有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市学习型家庭创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30

学习型家庭就是以提高家庭成员素质为目标,理论研究与创建实践相结合,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各有特色、全面推进的创建态势,为提高家庭成员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扩展资料

随着终身学习热潮的掀起,学习型家庭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现在互联网上的“爆款”鸡汤文时常会讨论一个问题:即原生家庭。将很多人格问题、亲密关系问题归结为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那么,如果原生家庭就是一个学习型家庭,一个有着浓厚学习文化的家庭,从中成长的孩子会是怎样,我们可想而知。

在社区交流中,一位家长说: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国外,尽职的爷爷给孩子报了所有主科的课外辅导班,每天学习至夜里9点半。爷爷也全身心陪伴孩子学习,每天早上5点起床,自学知识,总结规划,晚上再拼命讲给孩子。结果全家人忙得团团转,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唯独缺乏运动越来越胖……这也是不行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市学习型家庭创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16

学习型家庭是指家庭成员具有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将学习作为自身发展和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需要,家庭中充满互动、互学的学习氛围。

学习型家庭包括以下四方面具体内容:

1、家长具有一定的责任感、上进心、时代感,有教育好孩子的意识、信心、设想,有培养孩子的目标,更有教育孩子的措施及行动。 

2、家长具有学习意识,有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能坚持进行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能自觉进行家教理论、方法的学习。

3、家庭能采用多种学习形式,如阅读家教类的报刊杂志,观看电视上家教类的节目等。

扩展资料:

创建学习型家庭是倡导先进文化、弘扬家庭美德的重要平台,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

上海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学习型家庭创建,经过数十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积累,上海市逐步形成了以提高家庭成员素质为目标,理论研究与创建实践相结合,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各有特色、全面推进的创建态势。

为提高家庭成员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市学习型家庭创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所谓学习型家庭,是指家庭成员具有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包括向实践学习和向书本学习两种形式),将学习作为自身发展和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需要,家庭中充满互动、互学的学习氛围,形成了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学习型家庭包括以下四方面具体内容: 1、家长具有一定的责任感、上进心、时代感,有教育好孩子的意识、信心、设想,有培养孩子的目标,更有教育孩子的措施及行动。 2、家长具有学习意识,有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能坚持进行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能自觉进行家教理论、方法的学习。 3、家庭能采用多种学习形式,如阅读家教类的报刊杂志,观看电视上家教类的节目等。 4、家庭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长能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家庭成员间具有互动、互学的风气;家长具有勇于实践的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发展,提高实践效果。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1-06
 以“重家教、以德立家,学法律、以法护家,用科技、知识富家,读好书、文化兴家”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一是建立区“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和社区(村)“家庭学习指导者”队伍,深入家庭展开宣讲,营造家家争创的良好氛围。二是依托家长学校、市民学校等社区教育阵地,开展读书征文、演讲比赛、知识讲座、好书推荐等系列活动,引导家庭成员树立新观念、学习新知识。三是深入开展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实践,教育引导家庭成员在邻里互助中提高文明素养,净化社会风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