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在各种高难度格斗动作,要术语和详细的动作解释,谢谢

如题所述

急速盘转,最常用、最实用机动动作。是一个高过载机动,一旦完成一个急转弯,应该马上作出其它动作。否则,长时间的急转会让自己的飞行速度迅速降低,机动性也降低,成为更容易击中的靶子。采用这种机动,自然也需要一个条件:自己的盘旋性能高过敌机。

英麦曼机动。德国飞行员英麦曼的一个创新的机动动作。改惯用的左右盘旋的水平机动,为俯冲,拉起机头翻筋斗,翻到顶部时横滚半圈,从倒飞状态恢复到平飞。这是一种全新的机动动作,因为它是在垂直面完成的。空战史上真正意义的作战由此开始。

桶滚机动,看起来像是飞机贴着一个桶壁的外面,螺旋形地往前飞。这个机动过程中,飞机的飞行状态变化不大,但飞行路线变成了螺旋形,结果飞得距离多,实际前进的距离少。桶滚一般是先向上方爬升,然后朝转弯方向相反的方向横滚,待滚转到敌机外侧时再改为正常飞行。这样能把自己的速度优势转化为高度优势。 在追击中,进攻一方采用这个机动可以防止自己因速度过快而超越敌机,从而继续留在敌机的后半球。防御一方采用这个机动,则能让追击者冲到前方。

眼镜蛇机动,最早由苏联飞行员普加乔夫驾驶苏-27完成。这是现在存在比较多争议的一种机动动作,因为它只在飞行表演中展示过,尚未有实战检验。 眼镜蛇机动需要战斗机本身具备非常好的过失速操纵能力,这样才能在大迎角的情况下不失控。发动机还得强劲,在机头重新落下后能迅速加速。由于眼镜蛇机动会让战斗机的速度急剧下降,因此很容易让追击的敌机冲到前面,方便自己在随后用红外制导格斗导弹攻击。但反对者却认为,战斗机完成这个动作后就成了一个低速目标,高度也没有增加,很容易成为另一架敌机和导弹的活靶子。

剪式飞行,是空战中的双方都转向对方,交叉而过,然后双方又反向急转,如此重复下去。双方好像两条蛇一样,交叉地前进。也可以说是在编辫子。这对攻防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危险动作,因为反复的盘旋急转会消耗大量能量,使双方的速度、高度不断降低。最后的结果,要么是一方摆脱、分离,重新去加速;要么就是一方最终进入失速状态。另一方也不会好多少,未必能留下足够的速度和高度来继续进攻对方。还有两种结果:一是大家在交叉过程中撞到一起,同归于尽;二是某一方在交叉瞬间开火,而且运气极好地命中。

破S,学名叫“半滚倒转”,又叫“分离S”。它来源于英文“Split S”,其中的“S”就代表剪式飞行(Scissors)。所以很明白,这个动作就是告诉你,如何从危险的剪式飞行机动中逃出来。 破S的动作是在盘旋横滚中,突然完成一个180°的横滚,机腹朝上,然后拉杆,使机头迅速转向下方俯冲。这可以增加自己的速度,弥补先前在剪式飞行中的损失,然后在合适的高度改平,脱离敌机的攻击。你也可以把这个动作看成是:翻身+朝下的筋斗。

高速综合机动和低速综合机动,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高悠悠”(High-speed Yo-yo)、“低悠悠”(Low-speed Yo-yo)。在抗美援朝的空战中,志愿军飞行员首创了这两个机动动作,一时间给美国飞行员造成很大威胁。在遭遇中国战斗机这样攻击时,美国人有时会在截获的无线电通信中听到一位志愿军飞行员叫“Yo-yo”,于是这两个机动动作获得了中国味的俗名。 这两个机动都是综合运用了转弯、爬升、滚转、俯冲动作,既有水平机动也有垂直机动。在水平面上,它相当于减少了盘旋半径,因此能更好地切向敌机前方,获得有利的攻击态势。机动过程中的过载也不大,能量损失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02
就知道一个,眼镜蛇机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