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为何归隐

如题所述

原因:

1.家道没落。陶渊明时代,自己的家庭已经破败成不像样子。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孟嘉的生活方式,深深的影响了年幼的陶渊明,喜欢饮酒,得意时旁若无人。

2.陶渊明家虽曾出过高官,可是仍然出自寒门。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为做官之前,就曾生活举步维艰。当时陶侃的母亲为了款待陶侃的朋友,不惜削断自己的头发换取酒菜。陶渊明也是如此,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3.人情薄如纸。俗话道:人在人情在,人走茶就凉。你家在官位的时候,多少人慕名巴结,可是一旦倒台后,很少有人前来看看。这就叫: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居深山有远亲。此时的陶渊明无权无势,自然很少有人前来雪中送炭。

4.不屑于同流合污。陶渊明是个志向高洁的人,是个有着远大理想的人,不想蝇营狗苟,做个无耻的小人。如果他愿意屈就,肯定能得到桓玄的赏识,此人当时对东晋江山虎视眈眈,自然要招募很多有本领的人物。

5.不愿意做篡国臣子的帮凶。本来在当时,刘裕起兵讨伐桓玄的时候,他很激动,也很兴奋:“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可是后来看到刘裕排杀异己,驱逐能臣,方才明白此人比桓玄更可恶。

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督邮,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

6.此时的渊明,政治态度入于明确的时期,思想上也入于成熟的时期。不同于之前的躬耕生活,这时的他是有意识的了:他这样做,而且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以往的田园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时却是劳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近于一般农民的生活。

扩展资料:

陶渊明在正式归隐之后,也开始了自己的种植经历,也许种的粮食并不尽如人意,也许都解决不了温饱问题,可是这也无法阻碍他向往自然的内心,这就是”真爱”了吧。陶渊明在归隐的生活中,也开始了大量的创作,他所写的大多是田园诗歌。

陶渊明没有对劳动人民的歧视,并且是对他们的淳朴品质的欣赏和赞美,陶渊明的诗的语言也大多是淳朴自然,非常接地气,对周围的农民非常友好。但是,在久而久之的相处之中,陶渊明也发现劳动人民的生活并不幸福,高额的赋税,一年的努力都甚至满足不了自身的饥饱问题。

陶渊明也对这些人表示了深深的同情。虽然,真正的归隐,但是有的时候还是会感慨自己的额际遇。因此,陶渊明也会写一些怀古诗来抒发自己的不满。

既然他在选择时,有所纠结,就表明陶渊明实则也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他渴望社稷祥和,百姓安康,可是面对当时浑浊的政治现状,他也有很多的无奈与苦闷。但是,至少,陶渊明能够保证自己的廉洁,未曾与贪官合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渊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01
一.时代背景
陶渊明的时代,两晋时代,王朝不断更迭,政治斗争异常残酷,有识之士,无论是顺应环境,保全性命,还是寻求山水,安息精神,内心总是非常痛苦,许多名士常常借酒来隐蔽自己,回避政治斗争,而陶渊明的回避最彻底,他归耕田园,做到真正的藐视功名。他真正找到生活快乐和心灵慰安的途径,他在田园劳动中找到了归宿和寄托。
二. 哲学背景
由于社会的大动乱,作为上层建筑的哲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儒、道失衡的时代,两汉儒学开始是今文经学,而后是古文经学,到东汉末年,儒学系统变得“不周世用。人们对儒学的信仰发生了动摇,建功立业理想如梦,文人士大夫纷纷皈依老庄和玄学,玄学以探求理想人格的本体为中心,陶渊明就生活在这样一种“无”的理想境界中,它是一个独立于现实功利之外的逍遥世界。
三. 文学、美学背景
这是一个很间接的原因,从东汉到魏晋,在文学、美学上出现了一种新思潮,即人的觉醒,是对人生、生命、命运、时候的强烈的欲望和留恋,是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陶渊明追求长生,服药练丹,饮酒任气,高谈老庄,双修玄礼。这种风气,是他归隐的一种潜在的原因。
四. 自身的家世
从家世来看,世代为官,导致他不得不考虑名位问题。这也是他归隐的原因之一。
另外,他归隐与当时佛教的传播也有一定关系,虽然陶渊明不信仰佛学,但佛学让他产生了人生是虚幻的想法,他以为在短暂的有限的人生中要及时行乐,在他的诗里,我们可以读到很多反映这种想法的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2-01
对统治阶层的心痛和失望,所谓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再加上陶渊明天性淡泊名利,他的诗有写道:“少无适闲韵,性本爱丘山。”“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就说明了他归隐的原因。
第3个回答  2012-12-01
不愿为五斗米折做腰!
第4个回答  2020-04-03
陶渊明熟谙儒家学说,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仅《论语》就有37处。他有儒家的入世精神,也像儒家那样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不拘守儒家经典的章句,显得通脱而不拘泥。他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这与汉儒的态度很不相同。他赞扬孔子,但又有点将孔子道家化的倾向。他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在诗文中有70篇用了《老》、《庄》的典故,共77处之多;魏晋玄学对他也有影响。但人并不沉溺于老庄和玄谈,他是一个很实际的、脚踏实地的人,做县吏就有劝农之举,做隐士又坚持力耕,与虚谈废务浮文妨要的玄学家很不同。他住在庐山脚下,距离慧远的东林寺很近,他的朋友刘遗民与慧远关系密切;陶渊明的诗中偶尔也可见到类似佛教的词语,但他决非佛教徒,并且与慧远保持着距离。佛教是对人生的一种参悟,陶渊明参悟人生而与佛教暗合的情形是有的,但他是从现实的人生中寻找乐趣,不相信来世,这与佛教迥异。在不惧怕死亡这一点上,他和一些高僧虽然近似,但思想底蕴仍有很大的差异。他是抱着“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的态度对等死亡,与佛教之间向往极乐世界大相径庭。他所思考的都是有关宇宙、历史、人生的重大问题,如什么才是真实的?历史上的贤良为什么往往没有好的结果?人生的价值何在?怎样的生活才完美?如何对待死亡?等等。他的思想既融会了儒道两家的思想,又来自个人的生活实践,具有独特的视点、方式和结论;而思考的结论又付诸实践身体力行。
“安贫乐道”是儒家的思想。安贫乐道: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如“匪道曷依,匪善奚敦”(《荣木》)。“好爵吾不萦,厚馈吾不酬。……”“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咏贫士》其四)。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像疏广对疏受所说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其五)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咏贫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挨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的这个“自然”一方面有自然而然,自然无为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是指大自然。老子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老子正是主张统治者效法自然的法则,也就是自然而言来为政。陶渊明的“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的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这也是陶渊明最终归隐田园的主要原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