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引用的注释中“尹氏”“谢氏”分别是谁?如题 谢谢了

求姓名及生平简介

放置两年了还没人回答么。哈哈,我今天也读到这里,于是上网查了一下。在百度中搜索“尹氏”,查出历史名人若干,经分析查正,此尹氏应为朱熹的前辈,程颐的高徒——宋代大学者尹焞(一0六一-一一三二)字彦明,一字德充,洛(今河南洛阳)人。靖康(一一二六―一一二七)初召至京师,不欲留,赐号和靖处士。绍兴四年(一一三四)授左宣教郎,充崇政殿说书。八年(一一三八)权礼部侍郎,兼侍讲。工书,尝手书欧阳文忠公(修)所作三志,足以传世。朱熹得和靖先生帖于祈君之子真卿,淳熙庚子刻之白鹿洞书院。《宋史本传、朱子文集、朱子别集》 尹和靖先生,神宗皇帝熙宁四年辛亥七月辛未日生於河南府河南县嘉善坊。祖河内先生,讳源,字子渐。叔祖,河南先生,讳洙,字师鲁。考,虞部员外郎,讳林。妣,陈氏,涧上陈公廙,字叔易之女。先生乃伊川先生之高足,嘉遯涵养,志尚高洁。今有其《和靖先生集》及《论语解》传世。谢氏的出处我还未读到。不过建议你用这种方法也来查证一番。自己索隐的乐趣和成就可是无法替代的哦。呵呵。希望有帮助。
希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8
放置两年了还没人回答么。哈哈,我今天也读到这里,于是上网查了一下。在百度中搜索“尹氏”,查出历史名人若干,经分析查正,此尹氏应为宋代大学者尹焞(一0六一-一一三二)字彦明,一字德充,洛(今河南洛阳)人。靖康(一一二六―一一二七)初召至京师,不欲留,赐号和靖处士。绍兴四年(一一三四)授左宣教郎,充崇政殿说书。八年(一一三八)权礼部侍郎,兼侍讲。工书,尝手书欧阳文忠公(修)所作三志,足以传世。朱熹得和靖先生帖于祈君之子真卿,淳熙庚子刻之白鹿洞书院。《宋史本传、朱子文集、朱子别集》 尹和靖先生,神宗皇帝熙宁四年辛亥七月辛未日生於河南府河南县嘉善坊。祖河内先生,讳源,字子渐。叔祖,河南先生,讳洙,字师鲁。考,虞部员外郎,讳林。妣,陈氏,涧上陈公廙,字叔易之女。先生乃伊川先生之高足,嘉遯涵养,志尚高洁。今有其《和靖先生集》及《论语解》传世。 谢氏的出处我还未读到。不过建议你用这种方法也来查证一番。自己索隐的乐趣和成就可是无法替代的哦。呵呵。希望有帮助。
第2个回答  2017-09-22
谢氏:谢良佐(公元1050年~公元1103年)字显道,人称上蔡先生或谢上蔡,蔡州上蔡(今河南)人,北宋官员、学者。师从程颢、程颐,与游酢、吕大临、杨时号称程门四先生。谢良佐创立了上蔡学派,是心学的奠基人、湖湘学派的鼻祖,在程朱理学的发展史上起到桥梁作用。著有《论语说》,其核心思想被门人曾恬、胡安国所录《上蔡先生语录》,经朱熹编辑为三卷(《上蔡语录》)。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还有一个人物:
张敬夫: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主管岳麓书院教事,从学者达数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学宗。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迁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祐观。其学自成一派,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去世,享年四十八岁。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