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和看待书法界的丑书现象?

如题所述


其实丑书不是问题,问题是大众的心态。

他在电视镜头前面装模作样,用针管去挤小姐姐拿着的白布,他用鼻孔些字,他写吼书,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既然能上电视,自然是有人出钱请他表演,他们的身份都不低,这个社会,没钱卖力气给人笑骂的事情,谁会傻里吧唧地去干呢?

大家都来嘲笑他,主办方赚了眼球,他赚了钞票,我们口吐了恶气,自以为比他高明。这真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你要问我怎么看?我觉着挺好。

不要把自己当做卫道士。书法也只是一门艺术,没有什么神圣不可玷污的。所谓之精神文明,是在物质文明到了一定层次之后为了满足精神需求而创造出来的文化衍生。在中国庞大繁杂的国学、历史、诗词、音乐以及各色宫廷礼仪、服装、古风之中,书法的影响力在新生代里弱得像五毛钱一样轻飘。

现在他们写丑书,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激起了大家保护传统文化的欲望,有什么不好?

以上是扯,下面说点正经的。

什么是丑书?

丑书,是与传统迥异的书法形式或创作方式。这种与传统风格之间的较大差异,在最初阶段很可能引起审美不适。不过长期来看,总会有一些新姿态被接受,成为新艺术。


也就是说他在手舞足蹈,看似癫痫般的涂鸦,说不定还真能走出一条新路来。

不光只有书法,所有的艺术一旦成型,成熟,脱离创造它的民间活力,就只能走向停滞,最终消亡。为什么我们再也没有光辉的唐诗宋词元曲?艺术成熟了,高雅化了,无数高人把这些东西的格调推到天上去了,看见打油诗都眼里滴血,哪里还会有创造的生命力?哪里还会有蓬勃生机?只有一天到晚追忆盛唐情宋,悲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其实是你的心态古,容不下新生事物,看不得艺术变革。

丑书是书法发展的原动力。

书法史上的“隶变”,把篆书写得草了,把圆角变成方的,把弧线写成直笔,这在正统的篆文书法家眼里,这得有多丑?还有差不多同一时期的“章草”,在当时的书法家眼里,简直就是瞎胡闹嘛。估计他们看着那些人写章草的时候,就和咱们现在看着那人拿着针管滋墨水一样。隶书草书可是被官方忽视了好多年的,直到宋末元初的赵孟頫,他把楷书、隶书笔法加入篆书。在今人看来这是艺术突破,当时人可未必全接受。在这之前,一直是李斯风格长期占据篆书的审美主流。

这未必不是丑书的成功。


大家如今必学的颜真卿的颜体,在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当道时期,也曾被视为丑书,直到宋朝才翻身。张旭号称“癫狂草圣”,他的创作态度如今算是趣事,但要是搁在现在,大把的人会说这人作秀,瞎搞。宋代米芾的字,同样在当时说不好的人多。

丑书大批出现是清代,清代的楷书、隶书、篆书都获得极大发展。而所谓的发展,其实就是对正统的突破。郑板桥楷书的歪歪扭扭,不成体统,邓石如篆书的隶楷笔法、金农的漆书,无不疏密顿挫、险怪粗润,变化多端,前所未有。

当然,并非所有的丑书都是艺术,这个大浪淘沙的任务咱们交给时间。到了今天,我们回看书法发展,这些丑书对传统书法的突破在当时都并不招人待见,是时间给了他们艺术的名字。


当代书法艺术寻路

我们身处在当代,其实是不够资格评判当代的艺术创作的。这些大师,有哗众取宠的,但未必没有真心寻求突破的;有贻笑大方的,也未必不会真的有意识流,或者新的流派出现。

你说他是为了钱,这个完全可以理解,谁不要生活?谁真心愿意自己被耍猴戏?我不鄙视他们。

你说他如果不是为了钱,是真心在书法艺术道路上寻求突破,只是在艰苦探索不同的方式,我不但不鄙视他,甚至觉得对他们的嘲笑不公平。

你说他们写出来的是垃圾,大众会淘汰他,时间会淘汰他。一腔努力和癫狂,最终雨打风吹去。这有什么好嘲笑的?

这种全社会、全方位的讥讽,只会让有艺术探索精神的人缩手缩脚,不敢前行。不光是书法,哪个领域都一样。

你看着他好像在出丑,键盘上骂几句多容易啊?

人家至少还在寻求突破,因为他在临帖上早就超过另外的人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22
艺术家都是疯子。
似乎没有自己的疯格就疯的不到位,
____我以为,艺术应该雅俗共赏,丑书应该有度。只有自己才认识的丑书,还有什么意?怎能引起欣赏着的共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1-22
我认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我觉得换位思考,你是别人的自由。我觉得不用在乎别人的事情。除非这样的事情影响到你自己的生活,你可以为了你自己捍卫一下可以。
第3个回答  2013-01-22
不管丑书也好,还是怪书也罢,只要市场认可,就是好东东。
第4个回答  2013-01-22
任何现象都是相对的,非绝对的,并且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