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戏中,10~13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在社戏中,10~13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点明主旨。

原文节选:

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平桥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戏,每年总付给赵庄多少钱,算作合做的。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

就在我十一二岁时候的这一年,这日期也看看等到了。不料这一年真可惜,在早上就叫不到船。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是大船,决没有留用的道理。其余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

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母亲便宽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

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没有的。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

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我高兴了。

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不可靠;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此文出自现代·鲁迅《社戏》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第13卷12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

《社戏》写于1922年10月。作品写到在北京看戏的时候,说那是“倒数上去二十年中”的事。从作品发表时算起,倒数上去二十年,便是辛亥革命前十年左右。

当时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如刚刚经过了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898年的戊戌变法,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战争……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者正在“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和帝国主义勾结起来,加紧奴役和盘剥中国人民。

小说的第一部分通过描写“我”在大都会看京戏的描写,展现了那里丑恶龌龊窒息的社会景象和庸俗冷漠自私的人情人际关系。城市剧场里喧闹嘈杂,拥挤不堪;名角摆架子,久盼不出,令人失望;胖绅士目中无人,俗不可耐,吁吁喘气,使“我”苦不堪言。

“我向来没有这样忍耐的等候过什么事物,而况这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的冬冬哩哩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省悟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

作者用这段话总结了第一部分描写的内容及内心的感受,最后进一步强调对于都市京剧舞台的告别:从此“漠不相关,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

由此,小说描写的视角是“我”对都市戏园情景气氛及人际关系的厌恶和不满,重点落在“我”的心灵感受及审美评价上:此种环境气氛及人情人际关系不适合于“我”的生存。

小说的第二部分所描写的则是另一种迥然相异的环境气氛及人情人际关系。这里有美的自然环境,有美的生活情趣,有美的人际关系,有美的人情意味。

乡下的生活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情趣,掘蚯蚓钓河虾,饱餐一顿,有迷人的月夜出航,小朋友合烧吃罗汉豆的活动,使“我”无比欢快,心旷神怡。

这里的写景叙事绘人,同样聚焦于“我”的心理感受和审美追求:向往热情友好、淳朴温厚的人际关系,懂憬正直无私、美好和谐的人情味和人性美。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作者抨击都市剧场,盛赞农村社戏,所潜心抒发的正是他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憎厌。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鲁迅的小说《社戏》,无论从篇幅还是从语言讲,对初一的学生来说,都是较难的。为了让学生能“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大纲要求),理解小说的中心,领会作者的感情,根据初中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时设计如下:
一、长驱直入,提纲挈领

首先,由“看戏”入题,引导学生弄清楚什么是“社戏”,教师在此就“社戏”在当时当地人们生活中的地位稍稍延伸,接着学生略读第1、第4、第24自然段,说明这次看戏的时间、地点。学生很容易找出赵庄的地点,但时间得由“扫墓完毕”(清明节)和“吃罗汉豆”的情节推测,应是春末夏初。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读第17至第21自然段,讨论:看的什么戏?从文中对“铁头老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这些角色的描写可以看出,孩子们不知道台上演的什么戏,因而学生很快就可以从课文中找出“我们”的“扫兴、忍耐、骂、熬”等反应,结论是戏并不好看。可是,第二天,六一公公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吗?”回答是“好”,这是为什么?

要学生一下子抓住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阅读课文第5至9自然段、第10自然段至13自然段、第14至21自然段、第22至27自然段四个部分,概括出“好”的原因:

① 看戏前的波折,说明看戏来之不易,农家小朋友的聪明能干、热情周到,令人难忘;

② 去看戏途中景色优美,心情愉快;

③ 看戏时小朋友们的神情举止历历在目;

④ 归航偷豆,充满乐趣。这样水到渠成地得到这样的结论:不是戏好是人好。

二、立足中心,品味精华

在前面的阅读分析中,学生宏观地掌握了课文内容,但对于写得有诗意的段落,还需仔细咀嚼,只要立足中心,很多问题就容易理解了。如详略问题,自然是能突出中心的就详写,反之就略写。六一公公在豆被偷了的情况下,居然还“感激起来”,并且又“送豆”,已经突出了他的好客、热忱,作为平桥村大人的代表,对六一公公的描写,小说就不必再展开,因此略写。去看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多方面地感受景物,对学生而言并不难,但为什么要这样写景,学生往往难于理解。而只要结合小说的中心,将“出航”和“归航”比较,当时人物迫切和兴奋的心情就不难体会。再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背诵。
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居高临下,整体而宏观地感知这篇优秀的小说,避免肢解课文,使知识系统化,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附]板书设计:

1、看戏来之不易,小朋友们热情周到。

2、去看戏途中,心情愉快。 人好→一群好人→戏好

3、看戏时,小朋友们的神情举止历历在目。

4、归航偷豆,充满乐趣。 (双喜、阿发、六一公公等)

【课文探究】

一、认识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少年时代在家乡接受了诗书经传的传统文化教育。1898年离家赴南京求学,进入清末“洋务派”创办的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年,鲁迅东渡日本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日文补习后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06年由于“幻灯事件”的刺激,深感改变国民精神的重要性更甚于医治他们的身体的疾患,遂弃医从文,去东京倡导文艺运动,先后翻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两册,发表了《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重要论文。

1909年鲁迅回国,要杭州、绍兴等地中等学校任教。1911年冬,他根据切身感受写下文言短篇小说《怀旧》,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使用“鲁迅”这一笔名,之后,又接连写下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祝福》、《伤逝》等20余篇小说,后结为《呐喊》、《彷徨》两集出版。与此同时,鲁迅开始了以稍长的论文和短小的“随感录”为主要形式的杂文写作,纵论历史时政,直面现实人生,批判封建礼教,抨击复古倒退,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结集为《野草》出版。

1936年10月19日,鲁迅于上海病逝,他把自己毕业的精力献给了中国现代文化、现代文学事业。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此用出了高度评价:“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

二、了解背景

乔峰(周建人)在《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中说:“早先的制度,乡村里分为社(城内称保),社中常有庙,叫做社庙。庙中虽塑有泥神,但老百姓不全迷信。那庙不全作敬神之所,实际上寄存着若干水车及农具,兼作‘贮藏库’用的。每年于一定时间做的戏叫做‘年规戏’,社庙里每年做的年规戏就叫做社戏了。”

张代敏在《〈社戏〉里的“社戏”》说:“‘社戏’里的‘社’原指土地神。……‘社’又是古代划分地区的一个小单位。……从顾炎武《日知录》中的‘以县统乡,以乡统里’看,‘社’便是村。绍兴至今尚保留着‘阮社’、‘谷社’这样的村名。每个社有社庙——土地庙,庙里供着土地神。按规定,春秋两季要祭社,即祭土地神,祭社的日子叫计日’。……古时绍兴的祭社,为行令作诗。春祭谓‘春社’,是祈农之祭,秋祭谓‘秋社’,此时农家收获已毕,立社设祭,是为了酬报土社。绍兴,后来发展为以演戏来祭社。这时演的戏便叫‘社戏’,因为每年要演,亦叫‘年规戏’。”

“后来,社戏不限于祭祀土神,演社戏的时间亦不限于春秋两季。如农历三月二十八的‘东岳大帝’的生日,九月二十七的‘舜王大帝’的生日,都演社戏,六月十六日是‘包爷爷’的生日,在皇甫庄的包殿——包拯的神庙前,这时也演社戏。也可以简单地说:凡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戏便是‘社戏’。”

三、赏析文本

体味《故乡》和《社戏》的“乡愁”

鲁迅的《故乡》、《社戏》以幽微淡远见长,在淡淡的乡愁中闪烁着诗性与智性的光芒。

首先,这两篇小说都是从回忆乡间之事出发,抒发“我”的感怀。《故乡》中写船虽只是轻描淡写的几笔,却是以“始于篷船,终于篷船”的圆圈来结构其叙事的,进而形成一种“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归乡”模式。而《社戏》则不尽相同,它基本上写“我”的追忆少年时代对社戏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其中写到了大船、小船、白篷船、乌篷船等各式各样的船,所有这些“船”都郁结成一个“愁”字,成为鲁迅记忆中无法忘却的风景。

其次,鲁迅在小说中善用“月”的意象烘托环境,展示了浓重夜色笼罩下的一片宁静、详和与一丝希望。

《社戏》中这样写道:“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朦胧”一词在此用作动词,极言“乡愁”的可感可触。又如“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开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的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像一座仙台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将月的皎洁与灯火的漂渺相对照,渲染出依依不舍的情绪和氛围。《故乡》先后两次写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使“月”成为小说的中心意象,它俨然成了昔日闰土青春朝气和“我”的美好愿望的象征。

可见,鲁迅在小说中采取童年视角和成人视角叠加的叙事手法抒发离感的“乡愁”,正是源于他对农民和农村的“深刻的眷恋”之情。《社戏》和《故乡》“表现出知识分子传统的乡村情感,乃至有古典作家田园山水诗的意境追求。”

四、拓展阅读

我爱你啊,小村

我想集合所有的星星和萤火虫,照亮那渐渐陷去的乡间小道,去寻找在心中云回雾绕的小村;我想坐在一朵洁白如绢的云彩上,牵着缕缕清亮的风,飘向那令我日思夜想的小村;我想用我的永不消隐的梦精心织成一张网,打捞起童年的可爱可笑、纯真无瑕、绚丽多姿……
我喜欢那夕阳下在冬青树根旁互相追渐逗引,为一条小虫而穷追不舍的毛绒绒的小雏鸡;我喜欢那总爱蹦跳着走路,用未出牙的小嘴拼命咂吮母羊殷红乳头的小山羊;我喜欢紧跟在母牛屁股后头亦步亦趋,并且温顺地舔我手心而痒兮兮的小牛犊;我喜欢那只脖子上挂着小铜铃,总爱在我脚前腿后撒欢打滚献媚取宠的小花狗———“阿灵”的憨厚忠实……
我想念那饱含着农家人勤劳和热情的“暖暖远人村,依信墟里烟”的静谧纯朴和淡雅,我想念四季不断的高亢激越的劳动号子发散出农民伯伯们特有的豪爽和粗犷的笃实健壮与纯真;我想念那牧童赤脚叉在牛背上驮着金色的晚霞哼着自个儿杜撰的小调的那股悠悠自得的傻乎劲儿;我想念奶奶在挥汗如雨的夏夜常和邻里的婆媳妇们在老槐树的浓荫里唠叨不完的山海经的曲折有趣,逗引得年轻的媳妇们起立搡闹而心神不宁……

怎能叫我不感激你啊,我的小村啊!

因为小村里蜗居着我的奶奶,感激她那双厚大、粗糙而万能的手。是这双手,搂抱我到露水已沾衣的纺织娘纵情唱晚的田埂草丛,找回白天失落的魂儿;是这双手,多少次在昏黄的油灯下为我缝补被枝桠扯破的那件小花褂;是这双手,搀扶着我跌跌撞撞地在窄小的泥路上蹒跚地走向书声琅琅的课堂;也是这双手,每晚轻轻地抚着我的魂魄,拍我沉入甜蜜的梦乡。奶奶,我真想一步飞到你的身边,扑进你的怀里,在葡萄架下,再一次听你讲蚂蚁妈妈大水中带领子女搬家的动人故事;我真想搀着你的手,在潮润的田垅上贪婪地吮吸油菜花的馥郁的芳香;我真想在星期天的晨霭和细雨中,用那根细韧的紫色钓竿拉起一条半斤重的鲫鱼给你煮一碗鲜美的鱼汤,来补补你被岁月推残困乏不堪的身子骨……奶奶,我真想飞到你的膝下啊,温暖你那颗慈祥孤独的心……

虽然我现在不能伴着你哼着小调一起到梦里,虽然我不能为你分担一点雨水和泥泞带来的烦恼,但我要在村头捧起你的一块沃土,揣进怀里,抚慰我那颗思念不已的心;我要采撷小村烈士墓旁几朵盛开的花儿,夹在日记本里,天天在灯下温习你那独特的馨香;我要在小村的清澈如明眸的碧池里,舀一勺清水,浇在亲手栽培的万年青的花盆里,让它长成一簇油油的碧翠,给我永远的充满生气的慰藉和鼓励……

小村啊,在我的微笑里,在我的追逐里,在我的事业里,在我的憧憬里,在我的生命里,都留存你不灭的清晰的倩影,活着的灵魂……

小村啊,我热爱你!

五、迁移训练

《社戏》和《我爱你啊,小村》都是通过对家乡的环境和人物的描写,赞美了宽厚、善良、热诚好客的淳朴民风,选材精当,感情真挚,但写作手法上各有特色,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4-25
鲁迅的小说《社戏》,无论从篇幅还是从语言讲,对初一的学生来说,都是较难的。为了让学生能“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大纲要求),理解小说的中心,领会作者的感情,根据初中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时设计如下:
一、长驱直入,提纲挈领

首先,由“看戏”入题,引导学生弄清楚什么是“社戏”,教师在此就“社戏”在当时当地人们生活中的地位稍稍延伸,接着学生略读第1、第4、第24自然段,说明这次看戏的时间、地点。学生很容易找出赵庄的地点,但时间得由“扫墓完毕”(清明节)和“吃罗汉豆”的情节推测,应是春末夏初。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读第17至第21自然段,讨论:看的什么戏?从文中对“铁头老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这些角色的描写可以看出,孩子们不知道台上演的什么戏,因而学生很快就可以从课文中找出“我们”的“扫兴、忍耐、骂、熬”等反应,结论是戏并不好看。可是,第二天,六一公公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吗?”回答是“好”,这是为什么?

要学生一下子抓住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阅读课文第5至9自然段、第10自然段至13自然段、第14至21自然段、第22至27自然段四个部分,概括出“好”的原因:

① 看戏前的波折,说明看戏来之不易,农家小朋友的聪明能干、热情周到,令人难忘;

② 去看戏途中景色优美,心情愉快;

③ 看戏时小朋友们的神情举止历历在目;

④ 归航偷豆,充满乐趣。这样水到渠成地得到这样的结论:不是戏好是人好。

二、立足中心,品味精华

在前面的阅读分析中,学生宏观地掌握了课文内容,但对于写得有诗意的段落,还需仔细咀嚼,只要立足中心,很多问题就容易理解了。如详略问题,自然是能突出中心的就详写,反之就略写。六一公公在豆被偷了的情况下,居然还“感激起来”,并且又“送豆”,已经突出了他的好客、热忱,作为平桥村大人的代表,对六一公公的描写,小说就不必再展开,因此略写。去看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多方面地感受景物,对学生而言并不难,但为什么要这样写景,学生往往难于理解。而只要结合小说的中心,将“出航”和“归航”比较,当时人物迫切和兴奋的心情就不难体会。再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背诵。
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居高临下,整体而宏观地感知这篇优秀的小说,避免肢解课文,使知识系统化,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第3个回答  2008-05-06
多感官结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