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与影视艺术的异同?

如题所述

影视与文学的区别与相通 影视艺术是声画兼备、时空复合的综合艺术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文学与影视艺术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是可以相相通的。 首先文学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而影视由声音和画面构成的艺术形象则具有直观性。文学的语词形象需要读者进行再创造文学文本中并无实际的声音和直观的画面而是必须依靠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将文字表达或描述的声音和画面在头脑再转化复现为逼真可感的艺术形象。因而文学形象具有模糊性和间接性。影视艺术通过蒙太奇把一个个镜头组合起来把声音与画面直接呈现出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因而其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直观性。 其次文学是以时间艺术为基础的线型叙述艺术而影视艺术是以空间造型为主导的时空综合艺术。文学作为一种时间艺术要靠读者在逐字逐行阅读过程中才能逐步显现出文本全貌。同时文学的议论、说明、叙述、修辞等都是艺术感觉和欣赏的对象。影视作为时空艺术必须将空间造型当作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来考虑要把空间的造型和时间的流动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给观众呈现出时空复合的具体形象。另外影视艺术中编者的议论、叙述等要通过旁白、独白等有限地使用。 文学与影视艺术尽管有很大差异但同时也有密切联系并可相互相通。首先文学与影视得以相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就文学对影视艺术的影响来看电影的叙事和叙事技巧最早是从文学那里学来的至于文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因素在影视艺术成熟之后仍被其广为借鉴。在中外影视作品中有将近半数是由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改编而成的特别是那些伟大的文学巨著多次被搬上银幕荧屏。可见影视艺术与文学有着血脉相通的亲缘关系对小说的借鉴使影视艺术创作者们获得了灵感。文学与影视作为叙事艺术都是在流动的时间中连续地描绘事物。正如法国影评家玛格尼所说“电影和小说二者均为叙述作品叙事有它自身的规律与展示的规律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连续性小说的各种程式和电影的各种常规技巧大抵是为了保持连续性才产生的。” ⑦ 小说是在一个个语词组合的场景的连续中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影视是在一个个画面连接的场景中构成银幕形象在时间的延续中叙事是它们的共同性。这使文学和影视艺术都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叙述复杂而连续的社会生活。 其次小说这种艺术样式本来就蕴含着某些电影因素。蒙太奇作为一个专用术语它是属于影视艺术的。但作为一种叙事的方法早就见于狄更斯的小说。雷班曾对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一段描写作过分析这是在小说中写到大卫童年时的伙伴斯提福兹的船遇险后大卫在海滩上见到他的尸体时的一个情景 但是他把我领到海边。就在她和我——两个孩子——寻找贝壳的地方——昨夜来的那条旧船的一些比较轻的碎片被风吹散的地方——就在他所伤害的家庭的残迹中间——我看见他头枕胳膊躺在那里正如我时常看见他躺在学校里的样子。 这段文字所产生的视觉效果超过了一般的想象它建立在连续几个不同场景的巧妙而自然的联系上而这本是电影的基本手段蒙太奇所擅长的。所以这部小说的上述写法意味着“狄更斯早在电影艺术发明之前就掌握了这一技巧。” ⑧ 小说这段文字的叙述充满视觉感稍作修改就能成为一种标准的电影展示。可见文学的叙述文字在手法上存在一种电影方式可以称之为文学中的“电影性”。 再次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场景的自觉运用。场景是在同一地点和一个没有间断的时间跨度里通过人物的具体活动而展现出来的一个具体事件。影视屏幕上的场景是直观的。小说中的叙述场景是要通过描绘一种如影视般的视觉形象的画面来体现出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让读者仿佛亲身所见所闻一般。这也正是文学要利用不具直接感性功能的语言符号而要去塑造具体形象所追求的重要技巧之一。正像塞米利安所说“技巧成熟的作家总是力求在作品中创造出行动正在持续进行中的客观印象有如银幕上的情景。”银幕上的视觉情景是镜头的切分和组合小说中的场景是对一个具体视觉对象的语言叙述。语言符号叙述的场景虽不直接作用于人的视听审美感官但语言的所指意义可以使符号同与之相应的某个事物联系起来让读者在阅读时把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具体的视觉意象。正因如此以叙述场景为单元的小说文本内在地具有一种电影中的情景要素。当这种要素在现代小说的叙述语言中通过具体描述手段得到强化和凝聚并与某种情绪色调相融合而构成场景的“氛围”时小说特具的那种电影因素便得以凸现和放大。 文学与影视艺术基于叙事之上的相通在二者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和转化使影视在成为独立艺术之后仍然需要从文学中汲取营养而文学也因借成熟影视艺术的推动自觉地凸显其“电影性”而日益丰富着自己的叙述手段。 电影与戏剧的联系和区别 电视表演艺术和戏剧、电影表演艺术在创作任务的要求上应该说基本上是共同的。那末电视表演艺术的特点是否与戏剧、电影表演艺术有着相同之处呢它们之间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电视表演艺术与戏剧、电影表演艺术在其最主要的特点上应该说与戏剧、电影表演艺术是完全相同的。这一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一种“化身成角色”的艺术。 无论是戏剧、电影还是电视表演艺术的创作任务都是要创造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并使之具有审美的价值。而这一创作任务的完成则只能是通过演员自己粉墨登场通过自己现身说法设身处地去扮演角色最终达到“化身成角色”这样一个途径来达到。 “化身成角色”之所以成为戏剧、电影和电视表演艺术的最为主要的特点是由于它指出了戏剧、电影和电视表演中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矛盾即演员是以其自身为载体使之变为剧本中之人物表现出另一种性格成为另一个人物最终以此为媒体使观众从中领会其审美之价值。 我国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对于演员创造的特点有一句十分精辟的艺诀。这句艺诀就是“是我非我我是我我亦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从这句艺诀中它论述到了“是我”——演员在进行创造而所创造出来的角色则已经是“非我”了而所谓“非我”也就是说化身成为角色了。虽然作为角色的载体的我还是我但他已经成为角色而并非原来的演员的“我”了。另一方面它又从演员的创作任务角度提出要“装谁像谁”无论谁扮演角色都应该达到“神情毕肖”的境界也就是要达到“进入角色”“把自己和所扮演的人物融为一体”并且把他“再体现”出来达到“装谁就像谁”的程度。从这一幅对联似的艺诀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把表演艺术是由演员来扮演角色而最终必须是化身成为角色的这一特点十分辩证地表述了出来。 由于戏剧、电影、电视表演艺术都具有由演员来扮演角色并且要“化身成角色”这样一个主要的特点因此也就必然出现在戏剧、电影和电视表演艺术中相同的另一个特点 即演员在创作中是运用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来现身说法在自己的身上塑造出艺术的人物形象这样一个创作特点。 电视表演和戏剧、电影表演一样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创作永远是在虚构与假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尽管电视剧在摄制的过程中和电影一样可以更多的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拍摄但它也不可能完全是真实的。例如即使在真实的环境中拍摄战争场面用的也不可能是真枪实弹而雨中的场面则往往是得用洒水车来完成。何况电视剧的拍摄也不可能完全离开摄影棚里的虚假的布景。在一些室内连续剧的拍摄中就更是如此。而更为主要的是无论戏剧、电影还是电视剧中的戏剧情境则完全是虚构的演员就必须要能够把这种虚构变为令人可信的真实。演员之间明明是同事但在假定的情境之中则可能成为父子、兄弟、姐妹、夫妻、君臣、仇敌、情侣等等。还有那生生死死、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的虚构的故事情节都需要演员把它创造成为艺术的真实。因此电视表演和戏剧、电影表演一样可以说都是一种“弄假成真”的艺术。这就要求演员要能够“以假当真”“假戏真做”。只有这样才能使观众信以为真。 然而在电视表演中有些特点则与戏剧表演不同而与电影表演相似。它们与戏剧表演不同之处首先是电视和电影演员与戏剧演员在艺术创作整体中的地位与作用有着不同之处。在戏剧中演员可以说是中心戏剧演员的表演是艺术创造整体的完成。在戏剧演出中导演的构思主要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实现所以在演剧艺术的创作中往往会听到“导演应该死在演员的创造之中”这样一句话。舞台美术等艺术部门的创造尽管在当代的演剧艺术中独立的表现某种蕴涵的成分越来越大但仍然不能离开为演员的表演创作服务这一前提。在舞台上只要大幕一拉开演员就成为一个演出的主宰演员表演的优劣往往就决定了一个戏的成败。所以人们也就把戏剧称之为“演员的艺术”。演员因此也就成为戏剧演出的中心。 电视和电影的艺术创作则与戏剧有所不同它们却是以导演为中心因此人们称它是“导演的艺术”。由于一部电视剧或者是一部影片的完成是靠整体的屏幕或银幕造型演员的表演只是这整体的屏幕或银幕造型中的一个元素。导演在进行创作的构思和体现自己的构思时就不能只是“死在演员的创造之中”他所要考虑的必须是整体的屏幕或银幕造型。 电视与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审美意识上的差异。不同的艺术品类自然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美学素质。在戏剧表演中演员追求的是舞台表演美而电视与电影表演中演员追求的则是画面造型之中的镜头美。 突破舞台局限的首要因素是摄像机和摄影机由此而产生了它的纪实的特性以及蒙太奇、再造时空和运动的画面。摄像机和摄影机是屏幕和银幕造型中极为重要的元素具有一种独特的创造力它们的参与就成为电视和电影表演美学中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由于考虑到与观众的距离不可避免的要有适当的夸张甚至是变形例如京剧的表演就因为最初是在野外的台子上演出而逐渐形成它的不仅在表演上而且在服装与化装上都十分张、并以变形的方式来表现生活的特征。话剧表演比起京剧表演来说虽然已经接近生活了但是由于是在剧场中演出考虑到观众的欣赏要求无论是在声音、语言、形体和表情上仍然有一定程度的夸张成分。有时一些十分夸张和变形的动作如慢动作等都需要自己去完成。而这些特点运用得充分、得当恰恰就 构成了戏剧演员表演上的舞台美。 而在电视剧和电影的拍摄中摄像机与摄影机则突破了舞台的封闭性与观众固定的视角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拍摄演员的表演。它不仅可以把演员放在极远的背景上也可以非常近距离把演员的某——部位如面部、眼睛、手和脚等拍成特写。由于摄像机与摄影机诚实地记录下镜头前的一切所以它也就会无情地暴露出缺陷能够识别出年龄使一切虚假的东西都一览无余。但是另一方面摄像机和摄影机也可以制造出骗局。例如可以选择适当的方位和角度来美化或丑化被拍摄的人与物体利用光学镜头的不同性能 和胶片感光乳剂的化学性质可以使被摄的物体变形演员正常的行走或跑动经过加工可以变成快速的动作或是慢动作。因此电视演员与电影演员一样要去适应摄像机的独特的创造功能掌握在摄像机前表演的特殊要求创造出符合电视审美要求的屏幕形象。 电视、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在审美意识上的差异决定了电视与电影演员必须要学会与摄像机或摄影机合作。特别是摄像机与摄影机的纪实的特性要求演员应该是通过酷似生活中的自然形态的表演最终达到化身成为角色。同时又要时时考虑到摄像机与摄影机的特殊的创造功能适应它、并且尽可能地去利用它使自己的表演在屏幕造型或银幕造型时能够展现出一种“镜头美”。 另一方面戏剧、电影和电视作为综合艺术虽然都必然是集体的创作都需要在整体协调的创作中才能完成。但是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时相对地来说具有一种独立性和自主性。一个戏一经排演完成搬上舞台演员完全是独立自主地在舞台上进行表演。而电视与电影演员就不可能完全如此。电视与电影表演最终的完成是在剪辑台和音画合成阶段。演员在前期所拍摄的镜头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是给导演的屏幕和银幕形象的创造提供了原始的资料。导演和剪辑师则还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修正、升华最终创 造出完整的屏幕或银幕形象。有时演员本人十分满意的镜头可能被剪去了而有些原来看来并不十分精彩的场面经过导演与剪辑师的创造性的加工、修改反而十分出色。即使在多机拍摄、同期录音的电视剧的拍摄中演员的表演的完成实际上仍然掌握在导播的导演的切换之中最后也还是要经过导演与剪辑师的加工与创造。因此在电视表演中演员不可不注意自己的表演在电视和电影这一综合艺术中的区别与戏剧演出的创作中的特殊性。 此外由于电视、电影的制作过程与戏剧的创作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也造成了电视表演与电影表演上的另一个特点即电视表演就不像戏剧表演那样在创作中有连续性。戏剧演员一般来说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表演他的角色。在戏剧演出中演员可以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按照剧情发展的顺序来创造自己的角色在这个顺序之中努力使人物性格的发展连贯、有层次、有起伏而且前后和谐统一。但是在电视和电影表演中由于受到时间、地点、气候、经济条件等种种因素的限制拍摄不可能是按照故事情节的顺序来进行的。例如人物50年前和50年后的戏由于是在同一个外景地往往就会安排在同一个时间里拍摄。而在戏里虽然是三两分钟之后发生的事但是由于场景在不同的地方就可能要停一段时间才能拍摄。电视与电影在制作过程中的这种特点就必然使演员的创作无法连续进行。 还有这种不连续性还表现在电视和电影演员必须是在短暂的、独立的时间单位中进行表演而不像戏剧表演那样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不用间断地塑造他的角色。在电视剧拍摄中一个场面或一个镜头最长的也不过十来分钟最短的甚至只有几十秒钟。但是拍摄的时间往往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天的时间。每一个镜头拍摄之前都要设置机位布光照明把一切保证拍摄成功的技术要求都准备好之后才可能开始拍摄。但是只要摄像机一开动演员就要能够马上进入角色把这几十秒钟或者是几分钟的戏真实生动地表演出来并且还要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如果在拍摄这一镜头时出现了技术性的故障就需要演员重新拍摄这一镜头。有时可能要多次在等待之后反复地来拍摄同一个镜头。这种拍摄的无连续性就要求演员在表演中充满了即兴性能够迅速、准确地进人人物的规定情境把握住人物感觉和分寸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前后衔接思想连贯。 目前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只演戏剧或者是只演电影或电视的演员了。一个真正的好的演员应该也既可以演好戏剧也可以演好电影与电视剧。要想做到这样他就应该了解戏剧、电影和电视表演的这些异同之处使自己适应它们的特点创造出准确、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 B论点较为清晰阐述得当论述中能够考虑到语法前后逻辑。句子通顺语气连贯 但文章结构松散论证不够深入没有展开论述没有自己的观点卷面整洁但错 别字较多格式混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29
首先,请注意一下你的用语。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在艺术学中,“文学艺术”一般来说指的就是“艺术”,而要说“文学”这种艺术形式的话,我们就把这种艺术形式叫做“文学”,不用叫做“文学艺术”;而影视艺术则是文学艺术的一种。
文学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来客观化(这里的客观化指的是反映社会本质,并不一定说是它所描写的内容完全真实,也就是说它可以进行艺术虚构)、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的艺术,它是通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想象来形成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是间接性的,是成于脑海中的,每个人所想象的都不一定一样。
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文学、美术、音乐等),它和文学的相同点在于都可以叙事。影视艺术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是直接性的,是可以直接看到的。影视艺术是用镜头、语言来叙事的,它还可以借助音乐来渲染故事情节,而这也同样是它和文学的不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学也要研究影视艺术,因为影视剧本就是文学的一种体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1-14
目的相同,表现形式不同,文学靠文字通过各种写作手段描绘、刻画而升华到一定的境界而被视为艺术,影视通过影像去升华到一定境界,本人更喜欢文学艺术,因为其太博大!希望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1-23
影视艺术更注重故事情节,文学艺术更纯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