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的文章

我们这次的摘记是关于写人的文章,大家帮我找一下,两篇.不要太短.

1/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最普通的传统女人,她象每一位妻子那样爱她的丈夫,像每一位母亲那样爱自己的孩子,像每一位主妇那样爱她的家庭。

还是从小时候说起吧。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们住在农村奶奶家,爸爸在镇里学校教书不常回来,妈妈每天砍柴种地照料一家老小。

我三个多月的时候得了肺炎,乡里医院诊断出来之后不肯就医,说是没得救了叫我妈把我抱走,我妈抱着我回到奶奶家,我已经高烧昏迷了,奶奶见我快没气儿,说小孩子死在家里不吉利,硬是叫我妈抱我出门,妈妈抱着我哭啊哭,央人去找我爸,然后带我去找一个乡里行医的婶婶。听妈说那婶婶用麻绳点着火星烫我身上十多处地方,细节我记不清了,不过想起来倒有点像武侠小说里高手点穴似的,婶婶告诉妈妈如果我疼得醒了哭了就有得救了。

婶婶一边烫一边摇头,因为我一直昏迷不醒一声不吭,妈妈在一旁嘤嘤的哭泣,最后我忽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婶婶喜形于色,说是还有得救的,指点我妈给我用药以及皮下注射,我妈一个小学毕业没上过中学的人,硬是没花几天功夫学会了打针,我的命就这么被我妈生生的捡了回来。听到这里我得意洋洋的笑道:妈你可真没白忙活,看我现在又聪明又漂亮多优秀啊。我妈瞪我一眼,眼神里跟我一样得意洋洋。

六岁的时候我们随爸爸搬到县城里,爸爸在教育局,妈妈被安排到县中学里当工人打打杂。那段时间爸爸老是出差,就妈一人照顾我们三兄妹,六岁的时候我上小学,啥也还没学会偏偏跟学校的小丫头片子们学会了爱护容貌,非叫我妈把头上两小辫梳得整整齐齐不可,妈妈早上五点钟就得起床去学校为学生们做早餐,我却八点才上学,妈妈起床的时候就把迷迷糊糊的我拉起来穿好衣裳,我趴着继续睡觉妈妈就这样把我的头发弄好,在剩下的几个小时里我决不会翻身把头发弄乱了。你看我小时候为我的虚荣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呀。

我折腾我妈妈当然不只是虚荣心了,那会儿我还特喜欢当妈妈的尾巴,只要没事儿就跟着妈看妈妈忙来忙去,妈妈也乐于带着我。放假的时候县中学要新盖教学楼,妈妈被安排去县的另一头的砖厂拉砖块,用两个轮子的木板车。从早上到下午,妈妈拉着车从县城的这头走到那头,我就一直坐在车上跟着妈妈来来回回,在车上高兴的不住的告诉妈妈好玩真好玩,却不知道妈妈脸上额头上不停的流出来顺着篷松的发丝顺着耳边下巴掉到地上的汗水,有一颗两颗三颗……,那是因我而流的。

十多岁的时候我学会跟妈妈顶嘴了。有一次记不得为啥事把妈说急了,妈妈说,你以后别叫我妈。我大声说,说说就行了你说那么绝干什么,不叫就不叫了。那之后我开始堵气对我妈一声不吭,心里想着是你让我不叫的可不是我自己愿意的。不叫归不叫,手脚倒比平日要麻利些,洗衣服洗碗作饭都去帮忙,不过就是不叫。妈妈也不理我。

一个多星期过去了,爸爸出差回来,那晚问我怎么了,他说妈妈哭了,说三妹不肯叫她妈了。我说我只是想告诉她争吵归争吵,家里人说话说那么绝干嘛。

不过妈妈哭了我心里也难受,那事到这地步也就完结了,我和妈又和好如初,顶嘴还是常有的事情,不过妈妈还是妈妈,女儿还是女儿,妈妈像个孩子似的执拗,想说啥还是说啥,我呢,却也一直执拗得象我妈妈。

去年有天我哥哥打了个电话给我,问我打电话回家了没有,他说妈妈病了,医院里查不出来,爸爸带她跑了其它城市大医院也没查出来是什么病。妈妈很担心,心理状况很差,老觉得自己不行了。我吓了一大跳,妈妈中年以后一直身体不太好我是知道的,很容易受凉,感冒一次接一次,但却没得过什么大病的。我赶紧打了个电话回家,妈妈接到电话。我问她怎么样了,她说着说着就难受起来,她小腹一直疼,去什么医院都看过了,却查不出什么来。

我安慰妈妈说,查不出来是好事,用排除法那不就是没病了,很多病都是神经性的,你别老去想就没事了。妈妈还是担心,我说妈妈你可不能这样,心情好点就什么都好了,你要是这样我怎么放心啊,这样好了,我过两天再打电话回家,如果听爸爸说你还这样老想不开那我就马上辞职回家陪你了,有我在家至少我还能看见你高兴点。我妈听我这么一说又担心起来,她知道我素来丢掉一份工作像丢掉一件衣服这么简单,她急道,你可别啊。我说你再想想,我回家机票就得一千多,你说我留着这钱寄给你先看病呢还是作路费回家咱俩一起下岗啊。妈妈想了想,好好的应了我了。

挂下电话我却一下子心酸起来,妈妈开始依赖她的女儿了,因为女儿长大了,妈妈却老了。如果可能,我宁愿回到我呜呜的哭着要妈妈给我买五分钱的薄饼,哭了一路妈才终于答应的那个时候。如果可能我要祈求上天把妈妈的白头发全部变黑,还要祈求太阳天天都照到妈妈的头顶。

如果这些都难以实现,那么我还可以做一件事,我会让我的妈妈看到我的这篇作文,让她知道她的女儿永远爱她。

2/慧慧,我忘不了你
陈村吴维泰纪念小学 六(2)班 岑家鸣 在我的脑海里,儿时的朋友几乎都模糊了,唯独有慧慧的背影历历在目,她的样子是那么清晰,给我的印象是那么深,一合上眼,就仿佛看见她在向我微笑。
慧慧是我的同窗好友,说起外表,她个子矮小,圆圆的脸蛋上戴着一副大大的眼镜,皮肤稍黑,两条小辫子在肩膀旁,头上扎着两朵蝴蝶结。虽然她的样子普普通通,但是她在我心目中是一位刻苦、自强不息的人,和她一起,可以从她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她在学习上刻苦认真,而且有坚韧不拨的毅力。我记得二年级的时侯,她读课文常把卷舌音读成平舌音,像“春”、“用”这些容易读错的字,她没有一个能够读对,常常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说来也怪,老师还常常让她读。她每次读课文,我都在一旁揪着心。在同学们的笑声中,我发现她读错的字越来越少了。有一次,我去找她,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屋里发出单调的“yong”的声音。我轻轻打开门一看,原来她正对着镜子练发音呢,他嘴张得大大的 ,眼睛挤得小极了。她一看我来了,连忙拉住我说:“你来得正好,听听我这个音发的准不准。 “yong——”“对。”“我再读读句子听听。”“唉,放到句子里一读,她又读错了。发音、读句子……我们这样练了半个小时,她终于把音读准了。我问她:“你常这样练吗?”她点点头。我望着她因兴奋而微微有些发红的脸,顿时明白了什么叫“毅力。”
我更佩服她那永不满足、自强不息的精神。有一次体育课测验跳绳,我虽然刚刚合格。但我己经满足了。慧慧的成绩是“良”,我得去祝贺她。下了课,我到处找她,终于在操场看到了她。天呀,她还在操场上练呢!唉这也叫跳绳?你看她左摇右晃,双手无力地用着绳子,绳子己经抡不圆了。慧慧满头大汗,只见她的汗水一滴滴地滴在操场上。我担心地跟她说:“你不要命了,考个‘良’还练什么?”她用手捂着胸口喘着气,好半天才断断续续地说:“我要的是‘优’!”听到这里,我很惭愧,是啊!我所缺少的不正是这点精神吗?”
慧慧虽然离开了我几年了,但她的形象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记在我的脑海里。慧慧既是我的好朋友,又是我的“好老师。”慧慧,我永远也忘不了你。

参考资料:http://iask.sina.com.cn/b/8699850.html?from=related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20
学着适应环境
与其过多抱怨,不如设法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题记
时光荏苒,那个充满阳光与欢乐的暑假过后,从未离开过家的我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踏上住校求学的征程。
第一周有七天,是的,每一星期都有七天,但那次不同,七天对于我,对于宿舍的室友来说,比七个月还要长。冲出校门的那一刻,看到接我的爸爸的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幸福与快乐。
第一周,家人只听到我那唠唠叨叨的抱怨:第一天吃饭就没打上饭,饿了肚子;床板太硬,觉也睡不好;热水供应紧张…… 第二周有七天,是的,每一星期都有七天,但那次不同,七天对于我来说比七年还要长,因为我们开始跑早操了。一向缺少锻炼的我更傻眼了。
回到家后,便又开始向父母抱怨:起床太早,时间太短,跑操太累……这时,爸爸的脸变得严肃起来,“学校这样安排是为你们好,是想让你们节省时间,多用在学习上,同时锻炼自主生活的能力;跑操是为了增强身体素质,使你们有个好身体…… ”我沉默了,也许爸爸的话不无道理,我要尝试着去适应。
第三周有七天,是的,每一周都有七天,但那次不同,我觉得时间过得好快。上课听老师讲解还意犹未尽便听到了下课的铃声,早上刚跑出热情就已经回到了学校,宿舍同学相处如此和谐快乐,我感觉自己长大了许多,懂得照顾自己了,也懂得关心他人了。回到家的那天晚上,爸爸问我这周如何,我说:很好,我适应了住宿,而且喜欢。
也许,小溪并不属于瀑布,但千万不要抱怨,勇敢一些,去感受坐过山车的刺激;也许,火药并不属于天空,但千万不要抱怨,潇洒一点,去感受与星星接触的欣喜。
也许,陨石并不属于大气,但千万不要抱怨,豪迈一些,去感受那灿烂的瞬间。
也许,你还不该属于住宿,但千万不要抱怨,聪明一些,去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抱怨并不属于你,努力一点,适应各种环境,让成功如影随形。

妈妈的话

最近感觉自己的作文进步很大,老师也总表扬我,说我的辞藻丰富,用语优美。听完心里很是甜蜜,周日回家,禁不住想向妈妈炫耀一番。
春天来了,杨树、柳树也抽出了嫩绿的芽。我指着嫩芽对妈妈说:“妈妈,快看,杨柳吐芽了!”我很得意,因为我觉得这个“吐”字用得不错。
“是啊,”妈妈答道,“杨柳爆青了!”“爆青?”我不由自主地又重复了一遍,多好的词儿啊!“爆”字不仅写出了新春,杨柳发芽的迅猛,“青”字更使春天多了一份温柔希望,为什么我就没想到呢?我不禁有些惭愧。心里那股得意顿时溜走了。
回到学校,我上阅读课愈加认真,《读者》《智慧背囊》《时文选粹》我一一品味,《诗刊》《散文》《小小说》我用心领悟,《新作文》《学海拾贝》《妙词佳句》我精心筛选……同学们都说我是“小词海”了。
又一个周日,我和妈妈去菜园浇地。由于多天没有浇水了,一颗颗菜都耷拉着脑袋,快枯萎了。等浇过了水,它们一个个都活过来似的,油光水润的。我想了想说道:“青菜喝过水后,一个个都昂起了头。”说完,笑容爬上了我的脸庞。“喝”“昂起头”,这些词多么富有人情味!“是啊,菜们洗过澡后,一个个精神头十足呢!”妈妈一边拔野草,一边附和我道。笑容一下子僵在了脸上,我呆住了。妈妈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甚至没有上过初中,可她的语言却比我丰富,比我有表现力。这是为什么呢?
怀揣着大团疑问,我问妈妈,她只是笑笑,说:“和别人说话时,觉得人家说得好,我就琢磨琢磨;看电视时,听着剧中人物的话有意思时,我就重复重复。时间长了,我就这么说话了。”
妈妈的话令我茅塞顿开,是啊,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除了学书本上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想想自己,只积累了一点词语,就得意忘形,真是浅薄幼稚。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改变自己。
第2个回答  2008-04-20
还是四年级放寒假的时候,我住在乡下的奶奶家,第二天就要过年了,所以我跟奶奶去赶集买点年货。在集市上,一个穿棉衣棉裤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爸爸在卖鸭梨,小男孩在一旁帮助他爸爸张罗着,冻得瑟瑟发抖。我出于同情,便拉着奶奶过去买他们的梨。 黄澄澄的鸭梨散发着诱人的香味,4元5角一斤,我拿了5元钱去买。那边奶奶急着要给我买件羽绒服,催我快点去试穿,我便和他们匆匆结了帐,没留意小男孩把1角当成了5角找给我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缩在热烘烘的炕角,吃着香甜的鸭梨,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里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送水工》,乐得哈哈大笑。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从博士后研究的木乃伊那里拽了回来。我推开门一看,感觉那面孔真眼熟,原来是那位卖鸭梨的小男孩。他看我嘴里吃的鸭梨,兴奋地对我说:“幸亏你们家比较好找,但我还是找了一个下午,对了,大哥哥,我家种的鸭梨好吃吗?”,“好支,好支”,我嘴里含糊不清地答应着。小男孩笑着说:“今天上午因为我爸爸的粗心,少冲了你4角钱,现在还给你”,“啊?你大老远跑来就是为了送这4角钱啊?”“对呀,我跟爸爸在那里卖了好几年的梨了,从来就没有短斤少两什么的,做买卖不能骗人啊,对吧?”小男孩还是有点气喘吁吁地说。我愣过神来,赶忙地说:“大冷天的,那你进来坐坐暖和暖和吧,小弟弟”,“不用了,我该回家了大哥哥,再见!”,说着转身就跑了。 望着在风雪中消失的幼小身影,我有话堵在嗓子眼里说不出来,他让我明白了许多许多,教会了我怎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当我回到电视机前,小品《送水工》已经接近了尾声,随没有完整地看到这个小品,但是我看到了远比《送水工》珍贵、真实的一幕,更能表达的主题,那就是———诚实。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190824.html?si=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