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三线民兵”?

如题所述

自1964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其开始的背景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抗战时期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由于建设地点都太过偏僻,这种建设方式为后来的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但是三线建设也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助推器。
 所谓三线,一般是指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一线指位于沿海和边疆的前线地区;三线
其中,部队官兵修建襄渝线(人数23.6万),不了解也有59万民兵参与了建设,
这部分民兵被称作“三线民兵”。老民兵们当初几乎是义务劳动。施工条件简陋,生活条件恶劣,受伤、致残、死亡情况时有发生。许多人是带着伤病返回家乡的。如今他们年长者很多都已去世,在世者也已至暮年,生活也没有保障。这些建设者是国家的功臣,他们的功绩不应该被忘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