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里面的平仄是什么意思?怎么用?

如题所述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并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例如:

妈 麻 马 骂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古人吟诗作对是按古音的, 当用今音朗读古联时, 就容易误会古人平仄不合联律了。举例如“吸来江水煮新茗;卖尽青山当画屏。”

按普通话四声,

吸来江水煮新茗;

平平平仄仄平平

卖尽青山当画屏。

仄仄平平平仄平

按古四声则是,

吸来江水煮新茗;

仄平平仄仄平仄

卖尽青山当画屏。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从以上平仄排列,用古声是合联律,而用今音则不合了(最起码的句末上仄下平铁律都不符)。故以后谈论联中平仄时,首先要了解创作人是根据古音,今音,还是地方方言出联;否则便会弄出笑话来。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641.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9
平仄就是表示音调高低的,平大致但是不完全是今天的一二声,仄大致三四声,虽然这样不是很严谨但是好理解。
怎么用的话简单的说就是五言七言都有固定的平仄句式但是其实就一种而已其他都是由这一种变化来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在这种基础上面加一个音就是五言,再加两个就是七言。这个随便跟你说两句你也不会懂,要自己认真看一下。如果你要大体了解的话,简单说就是粘对规则,前后两句的每个字平仄相对(有两种情况不完全相对,不管五言还不管平起还是仄起只要首句入韵前后两句平仄不完全相对)这个就叫对,上一排的最后一句跟下一排的第一句第2.4.6个字平仄必须相同这个叫粘。平仄大致就是这样安排的。
第2个回答  2008-04-19
在我国古代汉语里,每个音节分为四个声调(和今天的有所不同),即平上去入四声,平即指平声字,仄即是上去入三声的统称。
第3个回答  2008-04-21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现在我们的四个音律,前两个是平,后两个是仄

卖尽青山当画屏(平仄与下行对应)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具体请看百度百科:平仄
http://baike.baidu.com/view/641.htm
第4个回答  2008-04-19
大概是代表起伏不定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