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如题所述

温州市位于中国黄金海岸中段,海岸线长355公里,处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大工经济区交汇的区域,是浙江省南部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温州市总人口739.12万。辖鹿城、龙湾、瓯海三区,瑞安、乐清两市和洞头、永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六县。陆地总面积1178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08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0平方公里。

环境资源

  温州全境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梯形倾斜,绵亘有洞宫、括苍、雁荡诸山脉,泰顺的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全市最高峰。较大的水系有瓯江、飞云江、鳌江,均由西向东注入东海。东部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密如珠网。沿海岛屿436个,海岸线曲折,形成磐石、乐清湾等天然良港。

 温州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少酷暑。年平均气温16.1~18.2摄氏度。年降雨量在1500~1900毫米之间。无霜期为260天~280天。全年日照时数在1700~2000小时之间。
温州兼有山海之利,各种资源较为丰富。土地资源除耕地外主要有海涂、三江(瓯江、飞云江、鳌江)淤滩和20万公顷山地。水资源总量为141.13亿立方米。
  海洋资源主要有沿海及东海大陆架海底铁锰结核以及石油、天然气等;东海沿海诸县滩涂养殖面积达10余万公顷,养殖蛏、蚶、蛎、虾、蟹、蛤等。南麂、乐清湾等,鱼类有带鱼、黄鱼、鳗鱼、鲳鱼、马鲛、鳓鱼、鲈鱼等370余种。
  林特产资源主要有经济作物柑桔、茶叶、枇杷、杨梅、甘蔗、黄麻等160余种;用材林有松、杉、栎等280余种。乌岩岭亚热带常绿阔叶原生植被,是浙南绿色宝库。全市森林覆盖率近60%。
  矿产资源中金属矿有锌、铜、铝、锰、锡、钼、银、铁等30余种;非金属有明矾石、利石、叶腊石、高岭土、萤石、石英岩、花岗岩等,其中明矾石矿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0%,有世界矾都之称;花岗岩储量及产品质量、花色品种均居全国前列。
  旅游资源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风景区7个、市级风景区8个,旅游景区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强。
  温州市海陆空交通体系完整畅通。空港通航城市达62个,境外地区航线2条;海港与国内各港口均有通过的货运航线,并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有航运贸易往来;境内公路总里程5346公里。

基础设施

信息产业

  温州信息产业基础雄厚,现代化通讯技术和网络普及程度在全国同级城市中名列前茅。2000年开始进行温州数码城建设,实施三大网络工程:政府网络工程、企业网络工程、家庭网络工程;建立三大中心:温州产品创新设计中心、开放型多媒体实验中心、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建设三大基地:孵化基地、应用软件基地和网络人才培训基地等。目前已有一批国内外著名IT企业入驻。

交通建设

  九五以来,投资91亿元,建设甬台温高速公路温州段和金丽温高速公路温州段,其中跨越瓯江的温州大桥全长17.1公里。
  温州最大的深水码头七里港深水码头一期已经完成全部工程量。
  温州半岛工程的组成部分洞头五岛相连工程也已基本完成。

电力建设

  近年来投入80多亿元建成龙湾燃机电厂、温州电厂2期3号机组和4号机组。
  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是浙江省最大的利用外资项目,总投资41亿元。2000年底,1号、2号机组和赵山渡两台机组顺利并网发电。

人居环境

  温州城市环境整治定量考核连续2年进入全国城考前10名,连续3年保持全省城考第二名。市区机动车禁鸣喇叭,环境噪声治理达到国家标准;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20多万平方米,建成松台山、星河、海坛山等广场;完成21条城市道路建设,新增城市道路面积200多平方米。城市中心区建设规模达5.2平方公里,绣山公园建成开园,市府路、府西路、府东路主要干道进入施工高潮;温州博物馆、科技馆、世纪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审批服务中心已竣工投入使用;会议中心、文化广场、图书馆、档案馆、歌剧院等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市区饮用水源水质均100%达标,2000年实现了日供水60万吨的目标,随着城市供水配套工程开工和温瑞塘河截污整治工程的顺利进行,城市用水和城市河流环境将实现质的飞跃。

特色产业

鞋革行业

  温州有中国鞋都之称。2002年全市鞋革工业企业共4000多家,其中皮鞋制造企业3000多家。拥有国内外先进制鞋流水线1800多条。制鞋技术装备、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均居国内领先水平。2002年鞋革行业总产值318亿元,其中鞋类产值263亿元。30家制鞋企业年产值超亿元。温州鞋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鞋革产品出口值达6.67亿美元。获准佩带真皮标志的企业占全国总数的70%多;3家企业进入中国五大真皮名鞋行列,5家企业获中国十大真皮鞋王称号,有3家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称号。集生产、科研、检测、信息、贸易为一体的大型鞋业基地温州中国鞋都产业园区目前正在建设中。

服装行业

  服装业是温州传统行业。2002年,全市有服装工业企业2500多家,年产值302亿元,占全国服装工业产值的1/10。外贸出口形势发展很快,出口额达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05%。产品以男西服为主,女装、休闲装、童装竞相发展。90年代以来,服装企业大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产品档次不断提高,有44个服装品牌达国家最高质量等级标准。在全国各类服装大赛中,温州服装获大奖。5家西服企业的品牌男装参加99巴黎中国文化周中华服饰文化展览活动。2002年,庄吉、报喜鸟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为了提高服装行业的整体水平,温州人民政府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区建设中国(国际)服装名城产业园区,叫响穿在温州打出区域品牌。

低压电器行业

  温州低压电器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乐清市柳市、北白象两镇。2002年有低压电器企业1000多家,其中正泰集团公司、德力西集团公司年产值均在40亿元以上。低压电器产品有100多个系列、1万余种规格。2002年全市已有3500个型号和规格的产品获生产许可证、安全认证;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企业450家,通过ISO14001环保体系认证企业4家;通过国际UL、GE、GS等机构认证的产品200多个,成为全国低压电器行业持证最多的生产基地。正泰德力西两个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呈。全国两网建设与改造所使用的电器类产品中,乐清产品占50%以上。2002乐清全市低压电器产值2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出口创汇企业160家,年出口交货值33亿元;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销售公司逾5000家,100多家企业进入国际互联网,开展网上交易。

塑料制品行业

  2002温州塑料制品产量67.83万吨,产值88.8亿元。塑料纺织袋、人造革、塑料薄膜、聚四氟一烯制品及塑料高科技产品生产在全国名前前茅,编织袋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四氟制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80%,塑料渔具品种多、产量高、市场覆盖面广,列全国之冠。平阳县是温州塑料编织袋集中产区,命名为中国塑编之乡,其所属萧江镇命名为中国塑编城。平阳县有塑编生产企业200多家,塑编生产流水线495条,复合、吹塑等塑编配套加工设备90多套,产品40多种数百个规格,2000年产值40亿元。

印刷行业

  温州是全国三大印刷基地之一。2002全市有印刷企业2227家,从业人员9万余人。苍南县龙港镇、金乡镇、钱库镇印刷业成为当地支住产业。印刷技术和设备先进、丝网印刷技术更是独占鳌头,网印PS版、超厚度网版、10丝以下高精度超细线网版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有的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在华东地区产品质量优秀奖评比中,温州有8家企业12种产品获奖。行家称温州为中国丝印之乡。2002全市印刷工业总产值101亿元,其中包装装潢印刷产值占45%。

眼镜行业

  温州有眼镜加工、眼镜配件、眼镜电镀、眼镜设备制造企业800多家,从业人员12万多人。眼镜产品有数千个品种。2002眼镜生产总值近50亿元。温州眼镜大部分出口,2002出口值达40亿元。有30多家企业获出口自营权。

打火机行业

温州是世界最大的打火机生产基地。温州市烟具行业协会有会员企业260家,70%在鹿城区。2002生产打火机5.5亿只,产值约28.5亿元。其中金属外壳打火机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95%。温州打火机80%出口,远销世界各地。

阀门泵类行业

  温州市阀门泵类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永嘉县瓯北镇和龙湾区永中镇、沙城镇和瑞安市塘下镇、汀田镇。2002有阀门泵类企业1500多家,产值90亿元。阀门泵类产品品种规格齐全,技术先进。温州市有200家企业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全国各地设立办事处、经营部4000多家。全国百余家阀门厂和大庆油田采购温州泵阀产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02
有人说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个个精明过人,全民皆商;有人说温州人是蝗虫,所到之处,房价飞涨,炒房团令百姓遭殃;也有人说温州人是勤奋一族,敢为天下先,创新自强;还有人说温州人是夜郎之辈,知识缺乏,文化落后,十足的暴发户形象。人们对温州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极具分歧....

温州是一个只有11700平方公里的中小城市,八十年代初借成为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的春风,温州人因地制宜地全力发展轻工制造业。一下子,家庭作坊遍布全城,市场经济异常火爆。通过多年地摸索滚爬,经历了无数风雨的温州民企逐渐地做大做强,不断地向外扩张了。如今,温州人的皮鞋、眼镜、阀门、打火机、服装、变压器、制笔、印刷品、锁具等等都名扬国内外,中国鞋王、笔王、锁王....比比皆是。

温州人的理财观有些与众不同,常有不按常理出牌的,因此也取得了些出人意料的收获。温州人对股市不太感冒,国内上市的温企只有浙江东日一根独苗。但炒房和炒汇却比较火爆,比如炒汇,资金并不多的温州汇市去年的成交额名列全国第三,频繁地交易足以说明汇市的巨大吸引力。炒房一族更为厉害,东奔西跑,四处寻觅投资良机,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做了不小的贡献,却还落得个臭名昭著。冤是冤,不过有钱赚,懒得管那许多了。

温州人不只是商人,在各行各业中都有精英翘楚,既有苏步青、谷超豪、姜立夫、姜伯驹、陆善镇、杨忠道等近百位数学大师;也有郑振铎、叶永烈等知名作家。在年青人关注的体坛、娱乐圈也有许多耀眼的名星:朱启南、叶荣光、诸宸、戴丽丽、周晓菁、姜嘉镪、白雪、黄豆豆、毛戈平、李慧珍、请接着看陶慧敏.......可以说是有文有武,百花齐放。

温州人的总体文化涵养相对来说还有点落后,这从央视举办的“中国十大活力城市”评选活动中可见端倪,温州的代表们(领军赢得外贸反倾销案的黄发静等人)在言谈等方面明显不如其它兄弟城市的代表。但温州人也已意识到这种状况,大幅地增加了对下一代的教育投资。温州高教园区已初具规模,小不点留洋求学也早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为了发扬温州人自己的语言,温州的广播电视都设立了方言栏目,第二届温州话散讲大赛也正在激烈进行中。

金无足赤,当然温州人也存有许多不足之处。不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相信温州人也一定会继续努力,大步向前迈进。
第2个回答  2013-09-25
全国的经济活力城市之一
第3个回答  2013-09-25
是个好地方
是个赚钱的地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