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芬兰到底站在哪一边?都有什么突出贡献?

RT

芬兰因为苏芬战争的缘故站在了德国那一边。

苏芬战争是苏联与芬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的战争,自1939年11月30日由苏联向芬兰发动进攻而展开,而后于1940年3月13日双方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结束。最终苏联付出巨大军事损失打败了芬兰,令其割让与租借部份领土。

苏联和芬兰之间的战争。1938年4月纳粹德国入侵奥地利后,苏联多次以维护西北边界和列宁格勒的安全为由,要求同芬兰交换领土和租借军事基地,1939年11月9日谈判彻底破裂。11月28日,苏联单方面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次日中断了两国外交关系。

11月30日,苏军以20个师(45万人)、2000辆战车和1000余架作战飞机向芬兰发起全线进攻,宣布在其占领区帖里约基成立了以O.V.库西宁(1881~1964)为首的芬兰民主政府,声称红军是应该政府要求越过边界的。

芬军凭借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的曼纳海姆防线的坚固工事,利用严寒和沼泽森林的有利地形,展开反击,苏军除在北冰洋的贝柴摩和萨拉地区进展较快外,在卡累利阿地峡和拉多加湖一带伤亡较大,对芬军主阵地久攻不克。

1940年1月苏军重新组织攻势,总兵力增加到46个师,以密集炮火和重型坦克在地峡发动总攻,空军对芬后方城市和交通线狂轰猛炸,突破曼纳海姆防线,芬军于2月26日退守维堡一线。

3月13日两国签定了和平协定,芬兰将其东南部包括维堡(芬兰第三大城市,重要工业中心和塞马运河出海口)在内的卡累利阿地峡、萨拉地区和芬兰湾的大部岛屿割让给苏联,并把汉科港租给苏30年。

扩展资料:

苏芬战争的影响:

1940年的奥运会举办地点原本定在日本东京,但由于日本在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奥委会将举办地点改到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可没多久,苏芬战争爆发,1940年1月1日芬兰通知国际奥委会主动放弃主办权。随后,战火遍及欧洲大陆和世界各地,第十二届奥运会也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中流产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芬战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0
站在德国那边原因是苏芬战争!希望答案您还满意芬兰参与战争的目标是维护芬兰的独立,芬军在收复失地并攻入了东卡累利阿,为避免采取更进一步的军事行动,恶化芬苏关系。1941年8月,德国曾两次要求芬军参加对列宁格勒的围攻,都遭到曼纳海姆的坚决拒绝。从12月开始,芬军进入阵地战,固守前沿,不再进攻。

芬兰从战争一开始就宣布自己不是德国的盟国,而是“共同作战国”,只是为了收复领土这一有限的目标而作战,芬兰在1939年是格守无条件的中立的。芬兰保持中立的坚定决心,丝毫不亚于其斯堪的纳维亚邻邦。正是苏联的侵略,才把芬兰从中立的停泊之处冲走,正如德国对丹麦和挪威的入侵把这两个国家驱入了战争和毁灭的大海之中一样。在经过了1939年苏联的未经挑衅的进攻,以及从1940年3月至1941年6月间苏联对芬兰的政策和行动所造成的局势,包括政治外交勒索和武装挑衅(1940年6月14日,在苏军出兵占领爱沙尼亚当天,苏联甚至派两架飞机在波罗的海上空击落了从塔林飞往赫尔辛基的芬兰“卡莱伐权”号民航客机),以及希特勒对苏联进攻的这些特定条件下,很难设想芬兰能够不卷入1941年至1944年的大战。在这样的局势下,芬兰为收复失地而战,

1947年2月10日,苏联等盟国与芬兰在巴黎签订和约。《巴黎和约》除确认1940年《芬苏和约》的一切规定外,芬兰又将贝柴摩省归还苏联;把波卡拉半岛租让苏联50年;赔款3亿美元。芬苏两次战争中,苏联从芬兰共割取45840平方千米的土地,将卡累利阿地区苏芬边界线向北推移了150千米,这是盟国没有制裁芬兰的重要原因。
1940年1月,芬军发起反击,在多处战场上取得了胜利。芬军的胜利引起西方世界的注意。英国甚至要派出远征军帮助芬兰,国际上反苏浪潮雀起,迫使苏联重新与芬兰谈判和约。弱小的芬兰,也无力再战,只得接受苏联的讲和条件。1940年3月13日,两国在莫斯科签订和平协定,芬兰将其东南部包括芬兰第三大城市维堡在内的卡累利阿地峡、萨拉地区和芬兰湾的大部分岛屿割让给苏联。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后,芬兰为收复失地,又与苏联爆发了“持续战争”。在“续战”中,芬兰虽然从德国得到了大量军援,但曼纳海姆却极力主张与德国保持距离。他指挥一部分德国军队,但他始终避免两支军队出现共同作战的现象。在曼纳海姆看来,与希特勒德国的亲密关系总是一个严重问题。从一战以来,他充分认识到德国的侵略性及其傲慢性格,对纳粹所谓“国家社会主义”的所作所为持批评态度。

曼纳海姆多次拒绝希特勒提出的让芬兰与德国结盟的要求。1941年8月,德国曾两次要求芬军参加对列宁格勒的围攻,都遭到曼纳海姆的坚拒。1941年底,希特勒还提出让他来指挥芬兰境内的全部德军,但曼纳海姆知道如果接受了这个建议,必使芬兰和德国联系更紧密,于是再次拒绝。从12月开始,芬军进入阵地战,固守前沿,不再进攻。芬兰从战争一开始就宣布自己不是德国的盟国,而是“共同作战国”,只是为了收复领土这一有限的目标而作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10
芬兰支持美国。。。汗颜。。。
二战初期芬兰是德国的附庸,加入德国轴心国阵营(二战最好的狙击手就是芬兰的尼莫海亚,击杀505人。在东线战场被苏联士兵称为白色死神)
二战最好的冲锋枪是芬兰的,就是楼上兄弟说的索米1931,此枪以其设计工艺著称,采用狙击步枪的制造工艺标准。使之具有无以伦比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不过这种枪造价极高,整个二战不过生产8万多,平均每44人1把
芬兰其他装备没什么出彩的,大多装备德械
第3个回答  2013-09-10
芬兰先是被苏联入侵,苏联还没把芬兰打下,苏德战争就开始了。然后芬兰被迫加入轴心国,不过芬兰军队就打到自己的国境,没和德军打到苏联,最后二战快结束时由美国调停,苏联和芬兰保持二战前的国境线,然后芬兰调转枪口把德国军队赶出了芬兰。
第4个回答  2013-09-10
哪边都不是,被瓜分了!是受害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