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兵败麦城,逃到距离益州二十里临沮,马超为何见死不救?

如题所述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思考三个问题。马超为什么要救关羽?马超有没有救关羽的能力?关羽之死跟马超到底有没有关系?先看第一个问题。

马超为什么要救关羽?如果说马超非要救关羽,那只能说明马超跟关羽是一个阵营的,否则马超要是敌人或者跟关羽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人,他就没有救关羽的动机和义务啊。事实如何呢?很多人提出这个问题的直接证据就是史书记载的一段话:“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说是马超被刘备封为平西将军,监督临沮这个地方,也就是后来关羽逃亡的地方。这是史书记载的,如果情况属实,那就说明马超是有救关羽的义务的,毕竟是友军。但事实并非如此,马超监督临沮是公元215年的事,而关羽败走麦城逃入临沮是公元219年的事,这时候的临沮城已经不归马超管了。

第二个问题,马超有没有救关羽的能力,如果说马超可以救关羽,却没有救,那就是坐实了“见死不救”的指控。但是事实上,马超并没有救关羽的能力。为什么呢?马超根本管不了临沮的事情啊。219年,刘备称汉中王,之后马超被封为左将军,名义上节制临沮,实际上没有任何实权,自然也就对临沮的事情说了不算,此时的临沮实际上还在曹操的控制之下。也就是说,马超即便有心救关羽,也没有这个能力。既然救不了,那又何谈“见死不救”一说呢?

第三个问题,马超是不是跟关羽的死有关系?哪怕是间接关系。没有任何关系。关羽之死的最应该负责的就是孟达和刘封,还有就是关羽本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孟达和刘封在219年被刘备派去攻打房陵和上庸两个地方。此时曹操正跟偷袭合肥的孙权交战,这就给了刘备取汉中的机会。之后,刘备取汉中,封汉中王。紧接着,关羽被封为前将军,负责防守荆州以南。

但是这个时候,关羽一向自傲的性格出现了,他并没有听刘备的话守荆州,而是中了曹操的计谋,主动进攻曹操部襄樊。虽然拿下襄樊令曹操惊慌失措,但是此时的曹操老本还在,关羽就妄想拿下整个荆州,曹操当然不答应。所以曹操就妥协于孙权,跟孙权熄火。没有了孙权掣肘,曹操派兵援救受困襄樊的曹仁。另一方面孙权也想趁此机会拿下荆州的土地,这样曹操和孙权两面夹击。再加上关羽的两名守将被孙权策反,江陵和公安已落如孙权手中,听闻消息,关羽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于是准备撤退,逃到麦城后,身边已经没几个人了。接着遭到孙权袭击,关羽被杀。此时,若是房陵和上庸的孟达和刘封出兵救援,孙权断然没有机会杀关羽。所以说关羽的死跟马超没有任何关系,要说有关系也是孟达和刘封,还有就是关羽的自大轻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0

其实马超并不是见死不救,我分析有这么几个原因比较有可能。一:可能马超没有调兵的权力。因为马超当时官职虽然很大,却没有实际权力,马超的武力值是很高的,曾经连曹操都很害怕他,所以刘备一直对他很防备,没有唯一重任,给他实际的兵权。所以即便他知道了关羽战败的消息,也无法调集兵力去救他,这个锅可能还得刘备来背。

二是当时关羽的武功确实很强,还有赤兔马,所以马超某方面也觉得关羽不需要救援。自始至终他就没有想过关羽会失败,当时的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威震三国,一般人肯定想不到他会在这个时候大败。当时关羽想要逃走的时候,吕蒙已经将麦城团团围住,连一只蚊子都没有放过去,所以马超也收不到太准确的消息。

而结合当时刘备的,战略布局的话,还有一个原因,可能马超当时根本就没有在临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这个地方其实是归荆州管辖,也就是说关羽是这个地区的总负责人,那么刘备自然不会将两位大将同时放在一个地方,这岂不是浪费人才吗?而当时关羽也曾向刘峰孟达请求援兵,这也是因为临沮要比上庸更近。

而当时刘备也正在攻打汉中,所以马超很有可能在刘备身边作战。所以综上所述,并不是马超见死不救,而是各种机缘巧合,也该关羽命丧于此。

第2个回答  2020-07-17

公元215年,马超投降刘备,并奉刘备之命直取成都,刘璋见大势已去,开城投降。刘备入主成都后,论功行赏,马超被封为平西将军,并令其督临沮。临沮理论上来说是马超的驻扎地。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兵围樊城,因吕蒙奇袭荆州,在后面捅了一刀,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之后又受到东吴埋伏,被俘,于临沮被杀害。

这也一看关羽在临沮被害,马超按道理应该派兵救援才对,为何不见其踪迹?

有人会说是虚领,毕竟马超后来也是凉州牧,但蜀汉从未拥有过凉州。这个可能性有,但不大。虽然临沮在荆州失守后,成为了东吴地盘,关羽也被杀于临沮,但在此之前临沮一直属于蜀汉政权,马超督临沮应该不会是虚领。以其说虚领,遥领的概率更大,即马超虽封地在临沮,但并没有到过临沮。

即便不是遥领,马超确实在临沮督过一段时间但在关羽失荆州时,他应该是不在的。公元215年他是督临沮,但在两年后即公元217年,他就参加了汉中大战,所以他应该是赴川参战了。

在参与汉中大战后,他估摸着就没回过临沮了,应该一直在成都。毕竟之后他还参与了劝刘备进位汉中王,马超也因功被升为左将军,或许因为迁了,他就不再督临沮了。

还有一种可能此临沮非彼临沮。关羽的那个临沮在荆州,而马超的督临沮却不在。

公元218年,马超、张飞曾率军驻扎沮水,打算假意谋取凉州,声东击西。这个沮水在凉州附近,是蜀汉地盘与凉州的边界地带,本人觉得这个沮水又或者说临进沮水的地方,或许就是马超的临沮。

毕竟马超一直在凉州,按理来说即便蜀汉没有凉州,也应该是让他督凉州附近才对,毕竟轻车熟路,让他做凉州的防备,震慑力也是相当强的,而不会让他去关二哥地盘上搞事情。

如果说他督临沮在凉州附近的话,他能快速参与汉中大战也能解释的通了。

以上两种可能性,不管是出于哪种可能,都不会是马超因为私人恩怨不救关羽,毕竟在国家面前,孰轻孰重,马超不会不知道,能救他不可能不救,救了不管是输还是赢都是大功。也不会是没有刘备的命令不敢救,马超刘备称汉中王后,就已经假节了。

第3个回答  2020-09-20

《三国志·马超传》中记载:“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因为前都亭侯。” 马超竟然是临沮的都督。按照这样的说法,马超是这地区的总指挥,而且马超死的比关羽晚,也就意味着关羽被擒的时候,马超完全是有机会去救援关羽的。那为什么马超会见死不救呢?

其实,这里面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督临沮”到底是真是假呢?

第一,临沮属于荆州防区,而关羽坐镇荆州的时候,刘备是不可能让马超坐镇临沮的,要么意味着马超只是有着“督临沮”的名头而已,要么就是督临沮是误写。

第二,刘备拿下益州的时候,给马超的官职,在刘备拿下汉中之后,又是不一样的。“先主为汉中王,拜超为左将军,假节。”马超参加了汉中之战,很显然马超已经不在临沮。而且马超还有很多时间发生,比如彭羕事件,也就意味着马超就在成都附近。刘备对马超,还是很不放心的,自然不会让其领兵在外。

第三:刘备称帝之后,马超“章武元年,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这个时候马超重返汉中,镇守阳平关 (今勉县老城),公元222年,四十七岁的马超也病逝勉县,葬于汉水北岸,雷公山下。

所以,马超当时根本就没有办法去救援关羽,而且秭归和夷陵等要道也被陆逊所部占领,想救援关羽难上艰难。

第4个回答  2020-07-18
据说他们两个之间曾经有过矛盾,在面见主上的时候马超自以为是直呼其名其,关羽很生气请求杀了马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