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文中的饮食文化

如题所述

我们知道,苏东坡先生其人,十分热爱美食,他虽然多次被贬,但也因此有机会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品味了各地的美食,在他的诗词中,有很多关于美食的记载,如“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惭愧春山笋蕨甜,迩来三月食无盐”,“遥知重阳酒,白羽落黄菊”等。

一、苏轼诗中的美食

苏轼爱美食,他在诗中写道:“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就透露了他对山间野味的爱好。当苏轼先生被贬广东时,吃到荔枝后更是写下了“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的美句。东坡先生从吃到做,无一不精,东坡肉、东坡鱼到东坡羹、东坡饼等,都是他精心制作的美食。

二、苏轼诗中的茶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苏东坡先生爱茶,他在江南当了很多年的官,所以不免受到了当地饮食习惯的影响。他在文章中写道:“除烦去腻,不可缺茶”。他还会煎茶,他认为煮茶的水应该以雨水最佳,井水其次。在杭州,还有一副用苏轼的诗写成的对联,上联是“欲把西湖比西子”,下联是“从来佳茗似佳人”。

三、苏轼诗中的酒

“岂惟煮茶好,酿酒应无敌”,东坡先生不仅爱饮酒,也爱酿酒。他喜欢宴饮交友,饮酒赋诗,以酒会友,饮酒助文。“他在《中山松醪赋》中写道:“味甘余而小苦,叹幽姿之独高。知甘酸之易坏,笑凉州之蒲萄。似玉池之生肥,非内府之蒸羔。酌以瘿藤之纹樽,荐以石蟹之霜螯。曾日饮之几何,觉天刑之可逃”,来赞扬这种酒的味道之美。在《蜜酒法》一文中也详细记载了蜜酒的酿造方法。他还记载了自己酿成的酒:“酿成而玉色香味超然,非人间之物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