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白雪歌送武汉判官归京>

如题所述

原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话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扩展资料: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2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年代】:唐
【作者】:岑参
【作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内容】: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作者小传】
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注解】: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这首诗是他在轮台幕府雪中送人归京之作。武判官生平不详。判官,唐朝协助节度使等地方长官处理政务和文书的官员。
[京]指唐朝京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忽如”两句:以春风催开万树梨花来喻写雪景。
[罗幕]丝织帷幕。
[狐裘]狐皮衣服。裘,皮衣。
[锦衾(qīn)]锦被。衾,被子。
[角弓]用兽角作装饰的弓。
[不得控]拉不开。控,拉弓。
[都护]官名。这里泛指边塞长官。
[铁衣]铁甲。
[着(zhuó)]穿。
[瀚(hàn)海]沙漠。
[阑干]纵横。
[中军]古时兵分中、左、右三军,中军是主帅亲自统领的部队。这里指主帅所在之所。
[置酒]安排酒席。
[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
[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掣(chè)]扯动。
[翻]翻卷招展。
[轮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
[天山]山脉名,横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
[君]指武判官。
【简析】
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营中送别,大雪纷飞,这是一个很特异的环境。诗人以奇特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对实景多层次的描绘,使人感到充满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见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读者心中。
��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景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境清新诱人,读之无不叫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12

唐诗三百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