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日本古代战役中: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织田信长,三个人的故事!记得说结尾哦~

如题所述

1561年,武田信玄在川中岛地区修筑了可容纳上万兵马的大城--海津城,对越后形成了巨大威胁,谦信闻讯,率领一万六千大军火速出兵川中岛。信玄率领两万大军来援,双方在川中岛形成对峙。谦信率领大军驻扎在妻女山上,信玄听从军师山本勘助的建议,采用“啄木鸟战法”,让部将高阪、马场率领一万两千军队作为别动队,乘着夜色绕到上杉军背后,和本阵八千兵马同时夹击上杉军。但谦信清晨观察武田军阵时,发现炊烟数量明显减少,因此识破了信玄的计谋,抢先一步,率领一万六千兵马,布成“车悬”阵向空虚的武田本阵发起进攻。信玄急忙摆出“鹤翼”阵迎战,双方厮杀异常惨烈,武田军寡不敌众,信玄的军师山本勘助,弟弟武田信繁,部将初鹿野源五郎等先后战死沙场,但武田信玄坐镇阵后,巍然不动,武田军被主将的信心激励,始终死战不退。中午时分,一万二千人的武田军别动队终于绕到了上杉军背后,和本阵一起包围了上杉军。谦信见状,亲自率旗本部队突入武田大本营,两人交手三个回合,信玄左肩被谦信砍伤,但被旗本救出。谦信见大势已去,率军突围,撤出了川中岛。第四次川中岛会战落幕。双方互有得失,到底谁胜谁败,成为日本后世历史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
川中岛会战的双方主将: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的性格、爱好几乎完全相反。两人都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名将,上杉谦信精通战术,统率力很强,自创“车悬”阵,一生大小凡七十战,四十三胜、二败、二十五和局,武勋赫赫,有“军神”之名,作战时热爱冒险,不拘兵法正道,进攻时往往身先士卒,冲杀在前,以凌厉的攻势一举击溃敌人。另一位霸主织田信长曾心有余悸地说:“谦信武勇如摩利支天再生,天下何人能抗?谦信倘来,余当礼服一袭、摇扇一柄,单骑迎于路次。自谓‘在下信长,特来输诚’。引领进入都内。谦信当不至粉碎我骨以诏天下!”谦信崇尚佛教真言宗,自称是佛教护法神毗沙门天的化身,战前常在毗沙门堂祈祷冥想,出战时军旗上也必然大书毗沙门天的名号。他确实是个虔诚的信徒,生性光明正大,厌恶阴谋诡计,也没有什么扩展领土,争霸天下的野心,一生都为守护心目中的正义,挺身而战。他终生不近女色,只是爱饮酒,行军作战时杯不离手,病死于四十九岁,临终前作诗“我一期荣一杯酒,四十九岁一醉间。生不知死亦不知,岁月唯是如梦中”。谦信的兵法,后世称之为“越后流”,分为泽崎景实的“要门”和宇佐美良贤的“神德”两个支派。
武田信玄则更重视战略,他没有什么个人爱好,终身操劳国事,任劳任怨,统治甲斐期间,治理水患,开发矿山,培养人才,构建外交同盟,组建甲斐军团,信玄麾下的“武田二十四将”,是当时最精锐的家臣团。信玄在作战前往往会想出谣言、策反等各种计策来削弱对方实力,增强己方胜算,经常在境外决战,避免殃及本国民众。作战时总是坐镇本阵指挥,决不轻易亲自出战。信玄作战非常谨慎,很少贸然全军出击,而是采用“啄木鸟战法”,以部分兵力引诱、试探、或包围敌军,以耐心的小规模战斗消磨敌军士气,诱使敌人露出破绽,再以精锐部队一击决胜。虽然“啄木鸟战法”被上杉谦信看破,但信玄确实靠这种战法取得过很多胜利,信玄的名言是:“凡军以胜,五分为上,七分为中,十分为下。何以故?五分生励,七分生怠,十分生骄也。战纵然得十分胜,如生骄,下战必败。此不限于战,世中之事,有此用心,至为紧要。”他爱读《孙子兵法》,并将《孙子兵法》里的“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写在军旗上,并简化为“风林火山”四字作战法则。“风林火山”四字,有多种解释,一般公认的解释是:轻骑兵快捷如风,担任侦察、扰乱、前锋等任务,步兵(包括射击兵)徐进如林,负责结阵防守,占领修建等任务,重骑兵“赤备”突击如火,负责决定战局的关键一击,信玄本人则像山一样巍然不动,综观大局,指挥全军。信玄野心勃勃,虽然出身于贫瘠狭小的甲斐,但却一生苦心经营,立志一统天下,结束乱世,但壮志未酬,病死在征战途中,遗诗:“此身此骨归天地,不沾红尘自风流”,享年五十三岁。信玄的兵法,后来被“兵家之凤”小幡景宪所继承,史称“甲州流”。
孙子兵法云“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影片以《天与地》命名,或许正是为了分别形容这两位霸主的性格和经历:谦信刚勇,信玄柔韧,谦信尚武,信玄尚智,谦信好名,信玄重利,谦信用奇,信玄用正,谦信如天雷凌厉,信玄如大地宽厚。五次川中岛会战,耗费了两人大半生的时间和心血,以至两人虽然都是一代奇才,(后来的几位霸主,如织田信长、德川家康等,都在他们的兵锋前不堪一击),但两人互相牵制,都错过了一统天下的时机,没能在乱世中有更大的建树。于其人固然有“既生瑜,何生亮”之叹,但历史长河中,王朝更替,不可胜数,反倒是这般能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演一出精彩的对手戏,更能快意此生,青史留名,令后人仰慕无尽,恨不同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0
去看看《织田信长》、《武田信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