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网络RTK

如题所述

RTK的工作原理决定了RTK测量至少需要两台仪器,一台基准站,≥1台流动站;基准站对卫星进行观测,并实时将数据通过数据链传输给流动站,流动站结合基准站的数据进行计算,从而得到厘米级的定位坐标。传统RTK模式中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通过电台传输数据,在不同的时段信号都相对稳定。但每次作业换址或基站被意外移动,都需要重新架设基站,并且误差随着流动站的距离累积,作业距离受到限制。网络RTK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距离受限和基准站多次架设的问题。
在网络RTK中,有多个基准站,用户不需要建立自己的基准站,用户与基准站的距离可以扩展到上百公里。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稀疏地、较均匀地布设多个基准站, 构成一个基准站网, 那么我们就能借鉴广域差分GPS和具有多个基准站的局域差分GPS 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设法消除或削弱各种系统误差的影响, 获得高精度的定位结果。
网络RTK由基准站网、数据处理中心和数据通信线路组成,基准站网实时采集观测数据,并通过数据通信链将数据传送给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中心根据流动站的近似坐标判断流动站所在区域,然后将系统误差信息播发给流动站,流动站根据收到的误差信息修正观测数据,从而得到精确的观测数据。
以往传统模式RTK工作至少需要两台接收机,外业工作中搬来搬去很是麻烦,而网络RTK只需要一台带有GPRS模块的接收机,通过连接软件登入当地cors系统,即可获取厘米级定位坐标,大大减轻了外业工作的劳动强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0
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法。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1、双星系统(GPS+GLONASS双系统导航定位)是GPS RTK发展的热点,它可接收14-20颗卫星左右,是常规RTK所无法比拟的,该技术使GPS设备具备最短时间达到厘米级精度的能力与最强的抗干扰遮挡能力。
  2、VRS(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虚拟参考站)正在改善着RTK定位的质量和距离,增强RTK的可靠性,并减少OTF初始化的时间。VRS技术,可以在50Km左右时使RTK定位平面位置精度为1—2cm,并无需设立自己的基准站。其应用领域将逐渐涵盖陆地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GIS、设备控制、电子和煤气管道、变形监测、精准农业、水上测量、环境应用等诸多领域。
  VRS是天宝提出的网络RTK作业模式,现在世界上90%的网络RTK都是应用VRS。
  3、GPS为代表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已成为当今国际公认的八大无线产业之一,也是全球发展最快的三大信息产业(蜂窝网Mobile cellular/PCS、 因特网Internet/Intranet/Extranet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之一。GPS与计算机、通信、GIS、RS等技术的集成与融合必将使GPS技术的应用领域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广。
  国内测量型GPS主要生产厂商如 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南方测绘;国外如天宝,徕卡,拓扑康等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4
  网络RTK定义:
  网络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法。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