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古代的一种文体的相关知识,

如题所述

“记”,古时公文的一种,如奏记。又是记载事物的书籍和文章,如《醉翁亭记》。

“记”从实用文章的体裁演变为文学作品的体裁,始于唐,成于宋,与“古文运动”密切相关。散句结体的形式一直没有变,但是文章的内容不同了。

让“录言载事”的“记”成为古代散文第一体裁并名重一时的,是唐宋八大家,他们创作了大量用“记”命名的散文,以“我”的眼界观物、察景、看事、论人,让“我”笔下的事、景、物皆“着我之色彩”,“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建筑、景物与事件,从远古“记”体文章的主体变成了承担记游记事者之目光、情感或思考的载体。正是“古文运动”,

让“记”从“录言载事”的实用文进化到为抒我心迹、遣我情怀而“记游记事”的文艺文,演变为有一定的描述对象、有一定的表达方式、有一定的文体格局与风范的散文。这样的散文,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扩展资料:

古文体有以下几类:

1、表

(议论文)奏议的一种。奏议。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

2、说

(议论文)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3、记

(记叙文)杂记。包括: (1)山川、景物、人事杂记。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的。 (2)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富,有历史掌故、遗文遗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五花八门。

4、铭

(称颂功德,记叙文)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5、序

(记叙文)赠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

6、辩

“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

7、传

(记叙文)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已死的人物生平事迹。多采取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这种文体,贯用于史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文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记 (古代的一种体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03
记:是古代的散文
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中,与诗词并列为文学正宗
的,还有另一重要文体,即散文。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有
几种不同的概念:①“散文”相对于“韵文”讲,是广
义的,泛指一切无韵的文字。②“散文”相对“骈文”讲,
也是广义的,指那些单行散句,不拘对偶、声律的语文
体,即唐宋以后所称的“古文”。③现代的“散文”概
念则与诗歌、小说、戏剧同为文学体裁之一,包括记叙
散文、抒情散文、报告文学、杂文等样式。为了区别于
古代的“散文”概念,也称文学散文。④单指记叙、抒
情散文,这类散文,有时又称“纯文学散文”。因为中
国作家讲究文采,即使是章表书奏之类应用文字,也决不
苟且为之,而是精心结撰,充盈着浓厚的文学色彩。所
以要概括中国散文的发展线索,应以采用广义的散文概
念为宜,同时又要把握住文学性这一基本特征。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记叙文和论说文的集子是《尚
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
的汇编,其中所收集的大都是一些誓词、政府文告、贵
族的告诫之词以及一些记述文字。据说原有百篇,年代
“上断于尧,下讫于秦”(《汉书·艺文志》)。《尚
书》的文字大都佶屈聱牙,不过已初具文学特质,并略
能叙事。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士人们纷纷著书立说,献计
献策,谟猷筹划,一时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散文也
在这种时代气氛里迅速地成长起来。首先得到较大发展
的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以《左传》、《国
语》、《战国策》为代表,诸子散文以《孟子》、《庄
子》、《荀子》、《韩非子》为代表。不过,由于儒、
道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两大流派,所以,《论语》、《孟
子》、《老子》、《庄子》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是最大的。
这时期的散文基本特点是:①感情激越,论辩性强;②
文章宏丽,辞藻华美,结构谨严;③多用寓言和比喻。到
这时,散文的基本形式已经确定,散文史在这里举行了
隆重的奠基礼。汉代继承了战国时代的散文传统,但更
讲究文采,而且偶句增多,有辞赋化倾向。在进入这个
小高潮的同时,也暗伏着骈文的生机和散文的危机。然
而,正是在汉代,产生了司马迁的《史记》这部巨著,达
到了史传文学的高峰。《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
之变”,规模宏大而又结构精严,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
刻画人物性格、抒情议论,都获得极大成功。因此,《史
记》不仅被视为史书的杰作,而且其传记部分也是中国
传记文学的典范。
骈文兴盛之后,散文式微。直到唐代,韩愈、柳宗
元大力提倡“古文”,反对“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
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的过于矫饰、渐趋空洞的骈
文,散文才重新恢复它的生机与地位。唐宋散文(古文)
基本上直承秦汉的传统,但在杂记文、书信、序等方面
有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游记散文,更显得清新隽逸、生
动活泼。后世的纯文学散文一直沿着这条轨道前进。明
清的小品文是纯文学散文的一种重要样式,这时期的小
品文吸收了唐代以降游记散文的精髓,又融入了魏晋南
北朝笔记文的谐趣和隽永,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魅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5

(古代的一种体裁)
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记”的文字含义是识记,在这种含义基础上,“记”逐步获得了它的文体意义,成为经史中一种专事记录的文章体式.作为一种文体,“记”在六朝获得文体生命,唐代进入文苑,宋代其内容得到拓展,形式更加稳固.明清时主体性色彩更加浓厚,逐渐成熟稳固.根据史志中以记名篇的书目数量和文学总集中记体文内容的变化和类目的增减,可以更客观地了解“记”作为一种文体其内涵发生的变迁
  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分类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 文体裁.
  ④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说明,描写,情绪
第3个回答  2008-07-03
记,古代一种可以记事可以抒情可以议论的文体.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一.游记类.可以写景,可以状物,还可以抒情议论.如<<岳阳楼记>> <<小石潭记 >> <<石钟山记>>等.
二.笔记文.如<<梦溪笔谈>> <<世说新语>>等.
三.碑记.刻在石碑上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如<<五人墓碑记>>.
四.传记.可分为历史传记 ( 又称<<史传文学>> )和文学传记.前者记实成分居多, 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后者虚构成分多些,如<<柳敬亭传>> <<大铁椎传>>等.
第4个回答  2019-01-17
记叙性的文章,可写人写景,也可记事,在记叙中还可抒发感情或发表议论。通常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山川风物、文化古迹、社会风俗、甚至一家一事都可行文。著名的如《岳阳楼记》《三峡》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