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苏轼的诗有哪些

如题所述

苏轼的诗:

1、《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不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用西施之美来形容西湖之美,独具匠心,“遂成西湖定评”。

2、《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写景诗,也是一首哲理诗。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只是因为“身在此山中”,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3、《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下雨了,苏轼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5、《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7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作者] 苏轼[朝代] 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题西林壁
[作者] 苏轼[朝代] 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作者] 苏轼[朝代] 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 苏轼[朝代] 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赠刘景文 / 冬景
[作者] 苏轼[朝代] 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
惠州一绝 / 食荔枝
[作者] 苏轼[朝代] 宋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春宵
[作者] 苏轼[朝代] 宋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
百度汉语APPAI让学习更简单立即下载
海棠
[作者] 苏轼[朝代] 宋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作者] 苏轼[朝代] 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 >>
和董传留别
[作者] 苏轼[朝代] 宋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 >>
花影
[作者] 苏轼[朝代] 宋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将来。 >>
和子由渑池怀旧
[作者] 苏轼[朝代] 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 >>
东栏梨花
[作者] 苏轼[朝代] 宋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
东坡
[作者] 苏轼[朝代] 宋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
琴诗
[作者] 苏轼[朝代] 宋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
秧马
[作者] 苏轼[朝代] 宋
春云蒙蒙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嗟我妇子行水泥,朝分一垄暮千畦。
第2个回答  2020-12-11

苏轼的这12首诗词,道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

第3个回答  2020-11-26

苏轼诗作很多,代表作:《春宵》《题西林壁》《赠刘景文》《惠崇春江晚景》《海棠》《饮湖上初晴后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