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这首诗的含义

如题所述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的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擎雨盖”指荷叶。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佑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点个赞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1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
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11
《赠刘景文》作于元祐五年(1090)初冬,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刘景文(名季孙)的。
刘景文名季孙,原籍开封,是北宋名将刘平的小儿子。刘平驻守宋、夏边境,力拒西夏,因孤军无援战死。身后萧条,诸子早卒,只剩景文一人。苏轼在杭州见刘时,刘已五十八岁。刘以世家子弟而潦倒终身,年近六十,犹朝不保夕。苏轼第二次到杭州做官,与刘一见如故。过从甚密,交往很深。苏轼视刘景文为国士,既悯伤其愁苦,又希望他振作,不致因老病困穷而长此颓唐下去。于是一方面上《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赠此诗以勉励之。(苏轼赠此诗时,刘季孙已58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不想只过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
第3个回答  2013-09-11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4]这首诗先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
全诗寓情于景,寓理于物,情景交融,理物相生。因此构思奇巧,形象清丽,富于哲理而耐人寻味。
第4个回答  2013-09-11
人体艺术对人体有人说要他认识的人太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