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诫子书》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

在这篇《诫子书》中包含的十种道理:

一、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

二、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

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

四、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五、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六、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

七、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

八、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九、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十、简约的力量: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

原文:

《诫子书》三国.蜀国: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释义: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到那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扩展资料:

诫子书被称为千古绝唱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

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

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参考资料来源:

新华网——【家风】诸葛亮仅80多字的家书,为何能成为千古绝唱?

百度百科——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首先,我们从小就要修身养性,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处事不惊,还要培养良好的品格,勤俭节约;其次,在我们风华正茂之时,要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不被眼前的名利所干扰,要有闻鸡起舞的精神;这样,到了老了以后,才不会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后悔。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1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第3个回答  2018-12-28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