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梅兰竹菊四君子的诗句

如题所述

描写梅兰竹菊四君子的诗句如下:

菊花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兰花

    释无可《咏兰》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李德裕《花药栏》

    蕙草春已碧,兰花秋更红。 四时发英艳,三径满芳丛。秀色濯清露,鲜辉摇惠风。 王孙未知返,幽赏竟谁同。

    唐彦谦《兰》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

    张友正《春草凝露》

    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 已赖阳和长,仍渐润泽频。

    日临残未滴,风度欲成津。 蕙叶垂偏重,兰丛洗转新。

    将行愁浥迳,欲采畏濡身。 独爱池塘畔,清华远袭人。

    崔涂《幽兰》

    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 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 .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初食笋呈座中》 (唐 .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咏东湖新竹 》(宋.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梅花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落花》(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瓶梅》(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红梅》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花草千万多,为何古人偏爱画“梅兰竹菊”?

“梅兰竹菊”被称为花草四君子,自古以来,备受推崇。文人墨客用各种优美的词句来讴歌和赞美他们的品质,赋予了他们美好而丰富的寓意。在花鸟画中,“梅兰竹菊”是亘古不变的题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较耐寒,花开特别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与松、竹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梅花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人们画梅,主要是表现它那种经霜傲雪、岁寒独开的高洁而坚韧的品质。

    兰花独居幽谷,不与群花争芳。它的香味纯净无暇,空灵澄澈,沁人心脾。孔子更是将兰花赞为“王者之香”,据《兰操》中记载:“孔子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芝兰当为王者香,今独与众草为伍”。

    竹子四季青翠,而且枝干挺拔,既是高风亮节、刚直不阿的性格象征,又有风度翩翩的君子之誉。竹者重节,节者为信!古语说:“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赞誉竹的崇高气节。

    菊花隽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坚贞取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了陶氏的钟爱,菊花遂于隐士结了缘,于清逸之中平添了几分高标与孤隐的意味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3

诗中梅
□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檗(bò)禅师《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
□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唐·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李白《长干行》
□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香。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唐·张渭《早梅》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诗中兰
□ 春兰兮秋菊,常务绝兮终古。 ——屈原《离骚》
□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晏殊《蝶恋花》
□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
□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王勃《春庄》
□ 亭树霜散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马戴《秋思》
□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 ——李白《孤兰》


诗中竹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名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
□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晓。——唐·刘长卿《听琴》
□ 竹摇清影罩幽窗,日暮倚修竹。——唐·杜甫《佳人》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王维《山居秋暝》
□ 道院庭宇静,苔色连深竹。——唐·柳宗元《晨清超师读禅经》
□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宋·苏轼《初到黄州》

诗中菊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
□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唐·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陈毅《秋菊》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是黄金甲。——唐·黄巢《咏菊》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9-22
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元· 白朴《朝中措》
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明·无名氏《渔樵闲话》四折
宋代林景熙《霁山集》四《五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篁为岁寒友,” 菊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还有很多,百度即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9-13
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兰-始自子称王者香,空谷幽兰天下芳。
竹-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松-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菊-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4-13
描写梅兰竹菊四君子的诗句如下:

菊花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兰花

释无可《咏兰》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李德裕《花药栏》

蕙草春已碧,兰花秋更红。 四时发英艳,三径满芳丛。秀色濯清露,鲜辉摇惠风。 王孙未知返,幽赏竟谁同。

《瓶梅》(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红梅》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较耐寒,花开特别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与松、竹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梅花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人们画梅,主要是表现它那种经霜傲雪、岁寒独开的高洁而坚韧的品质。



兰花独居幽谷,不与群花争芳。它的香味纯净无暇,空灵澄澈,沁人心脾。孔子更是将兰花赞为“王者之香”,据《兰操》中记载:“孔子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芝兰当为王者香,今独与众草为伍”。



竹子四季青翠,而且枝干挺拔,既是高风亮节、刚直不阿的性格象征,又有风度翩翩的君子之誉。竹者重节,节者为信!古语说:“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赞誉竹的崇高气节。



菊花隽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坚贞取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了陶氏的钟爱,菊花遂于隐士结了缘,于清逸之中平添了几分高标与孤隐的意味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