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汤问>>中著名的寓言故事有哪些(3个)

如题所述

《列子汤问》中的著名的三则寓言分别是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和两小儿辩日

1、愚公移山

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

2、夸父逐日

相传在黄帝王朝的时代,夸父族其中一个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放到人们的心里面,于是就开始逐日。他口渴的时候喝干了黄河、渭水,准备往北边的大湖(或大泽)去喝水,奔于大泽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桃林,成为桃花园;而他的身躯化作了夸父山。

3、两小儿辩日

其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全文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人物语言极具性格化,人物形象则清晰可见、栩栩如生。


扩展资料

背景

“偃师献技”是列子在战国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所独创的科学幻想寓言 ,寓言中这个人工材料组装的歌舞演员倡者,不仅外貌完全像一个真人,能歌善舞,而且还有思想感情,甚至有了情欲,以假乱真,比已经造出的机器人还要高出一筹。

寓言中的幻想利用了战国当时的科学技术成果,以当时科学技术发展为基础当做出发点。其深层寓意是对当时墨家代表人物崇尚技巧的议论。

《周礼》的《冬官》部分,汉初已佚,后补入《考工记》,用以代替《周礼·冬官》。《考工记》是一部切实而具体的讲述生产技艺的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记述官府手工业生产工艺和质量规格的书籍。

据后人考证,《考工记》成书约在春秋末战国初,是春秋末战国初一部有关手工业制造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汇编,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手工业制造的科学技术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列子.汤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5
两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苦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列 子《列子·汤问篇》
一: 纪昌学射:
从这篇预言,我们还可以领会到,在学习中,除学习者本人的努力外,在关键之处,名师或内行人的及时指点,学生虚心听取,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少走弯路,事半功倍,取得成功的系数也就更大。
二:承蜩犹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
三:妻不识夫:
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
四: 歧路亡羊:
比喻因事情复杂多变而找不到正确的方向,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亦作“多歧亡羊”、“亡羊路歧”、“亡羊歧路”、“亡羊多歧”。
五:杞人忧天:
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15
《列子汤问》中的著名的三则寓言分别是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和两小儿辩日。

前两者的故事乃是中国传统人格和精神的写照。二人都在完成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个人成功了,一个人失败了。成功者既像夸父那样相信奇迹,又像愚公那样永远坚持!纵观古今中外人类历史,所有的伟大人物的成功经验中都有夸父和愚公的精神。

后者的故事乃是说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即使是听取比自己权势低的人的意见. 还有每个事情都有两面性,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只有一种答案 .所以,要得出正确的道理,
还需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第3个回答  2019-09-13
列子汤问
读音:lie
zi
tang
wen
后人评价:《汤问》一篇,笔锋横扫天下,搜罗先秦旷古奇闻,以飨博物君子。文中载有诸多超逸绝尘的神话传说,极言天地之广阔无垠,万物之繁荣驳杂,以期突破世人囿于视听的浅陋常识,消除种种流于表象的巨细、修短、同异分歧。
寓言故事:两小儿辩日:文章通过两小儿辩日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说明宇宙之大,知识之广,上下纵横,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孔子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从而体现孔子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
纪昌学射:寓言主要讲述了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的故事承蜩犹掇
歧路亡羊: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第4个回答  2013-09-15
响遏行云 两小儿辩日 愚公移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