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江南省在哪里?浙江省又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江南省原为明朝南京(南直隶)管辖地区,满清入关后,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设江南省,省府位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 江南省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两省一市。江南省是当时全国最发达的省份,其江宁(南京市),苏州、扬州、淮安(楚州区)、松江(上海市)、徽州(今歙县)、安庆、芜湖、池州、宣州等都是当时很发达的地区,江南一省的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由于江南省的发达程度很高,于是清顺治18年(公元1661年),分江南省为江苏省(包括上海)和安徽省。
由于清朝初期,天下尚未完全统一,东南有朱氏南明,西南又有其它割锯势力,再加上清朝皇室内部自身矛盾尖锐,斗争不断。而作为清廷主要的财源和人材库之一的江南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就至关的重要了,因此,顺治皇帝决定将江南省分而治之,一来以便更强有力的管理,二来以防再有第三方势力利用富裕的江南省作大作强而危及朝廷。
江苏、安徽
公元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江南省一分为二,分为:江苏省,江(宁)苏(州)而来,省会驻地苏州,称“江南右布政使司”;安徽省,安(庆)徽(州)而来,省会驻地南京,称“江南左布政使司”。公元1667年(康熙六年),改:江南右布政使为江苏布政使,江南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江苏省,江南右布政史司左迁,迁至南京,成为江苏省省会。 安徽省,江南左布政史司左迁,迁至安庆,成为安徽省省会。
江南、江北
清后期江苏省实际管辖范围绝大部分处于长江以南,故清江苏省实际为二省,故也以江南省区别于江北地区;而江苏省其它地区则由两江总督直辖,南京也设有相应省级使司,清末曾有正式分立江北省之议。
江南省分为安徽和江苏两省,但安徽和江苏在清朝仍是全国最富硕的省份之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安徽省每年所上缴的赋税一直可排在全国前五位。而作为安徽省会的安庆,在19世纪中期开始,就和武汉.南京并称为“长江三巅城市”,而清咸丰十一年(1861),清朝依靠自己力量在安庆建立起中国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企业——安庆军械所,制造出了中国自己的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轮船,它既标志着安庆,乃至于安徽是整个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端,同时也体现出当时安徽省的重要性,以及安徽省会安庆在全国的影响力!后来,民国总统孙中山先生在其著作《建国方略》和《建国纲要》中就提到在安徽要重点建设两个地方:一是安庆,二是芜湖。要把安庆建设成为武汉和首都南京之间一座横跨长江两岸的特大型“双联市”,把芜湖建设成为长江流域主要的港口城市。
历史沿革
从元代开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词就被用于行政区划的。“江南省”设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省府位于江宁(今南京)。 清江南省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隶省”。江南省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无论是明朝的“南直隶省”,还是后来清朝的“江南省”,皆为当时全国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清初时,江南一省的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数就占了全国的近一半,于是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
太平天国设立的江南省
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在建国后,改清廷“省、府、道、县”的行政区划方式为“省、郡、县”三级制,即取消“道”,改“府”为“郡”。 太平天国文献中提到过的省份分别是 :
江南省 (又称天京省,首府为天京,今南京周边地区)、安徽省 (首府为安庆)、江西省(首府为九江)、湖北省(首府为武玱,即武昌)、天浦省(仅含天浦一县,即江浦县。)、苏褔省(“福”字左侧的“示”字旁改为“衣”字旁,又作苏馥省。首府为苏州,即今日苏南东部)、桂褔省(“福”字左侧的“示”字旁改为“衣”字旁,辖区不详,有学者推测系苏福省之改称,但证据不足)、浙江天省(首府为杭州)湖南省、福建省、河南省、珊东省(即今日之山东)、珊西省(即今日之山西)、罪隶省(定于占领后改为“迁善省”,即直隶,今日之京津地区、河北大部及河南、山东小部份地区。)、广西省、广东省、芸南省(即云南)、四川省、桂州省(即贵州)、陕西省、甘肃省、奉添省(即奉天,今日之辽宁)、吉林省、乌隆江省(即黑龙江)、伊犁省(今日之新疆)
江南省(又称天京省,首府为天京,今南京周边地区) 置有3 郡13 县:  江宁郡治江宁。领6 县:江宁、句容、溧水、高淳、六合、尚元(由清上元县改)。镇江郡治丹徒。领4 县:丹徒、丹阳、金坛、溧阳。扬州郡治江都(此郡控制时间较短)。领3 县:江都、仪征、甘泉天。

清兵入浙后,于康熙初年改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为浙江省,军事上由闽浙总督节制。由于浙江曾积极抵抗清兵,满清对江南文人采取高压政策,野蛮的文字狱、明史案即发生于浙江,在浙江一手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吕留良开棺戮尸、捕杀曾静等事件。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7月5日,英军炮轰定海城,鸦片战争正式爆发。翌日城陷,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率军抵抗后阵亡。根据战后签订的中英江宁条约,宁波成为最早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1861年,太平军从江西进入浙江省,作为当时中国的官员和绅士的主要来源地,江浙地区对于儒教的信仰致使民团不断与太平军作战,以致浙江受太平天国战争所害人口损失过半[22],西部的湖州、杭州两府各县尤甚,武康、孝丰、安吉3县更损失人口在96%以上[23]。战争也导致大批江浙人士进入上海的外国租借避难,对上海的开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战争后期,尾随太平军入浙的湘军,在平定太平天国后势力在浙江迅速扩张,1861年后的多任浙江巡抚均由湘军把持,一改过去进士出身的文人出任巡抚的传统。直到葛毕氏案发生后,湘军的力量才大为削弱。
义和团运动及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浙江省参与东南互保,免受战争侵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