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的历史故事

如题所述

关于黄河的历史故事有:鲤鱼跃龙门、大禹治水、河伯画黄河、黄河神兽、贾让治河三策等。

1、鲤鱼跃龙门

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跳跃这道通向成龙的门关,能跃过去者,便能成龙,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小鲤鱼,最终才能成龙。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搏,古代人们对这种自然奇观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议,便传说大禹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龙门又被称为“禹口”。

2、大禹治水

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

3、河伯画黄河

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4、黄河神兽

黄河神兽,是2004年拆改坝时从泺口险工坝下出土的文物,经文物部门鉴定为元末明初的石刻,在当时像如此精美的石刻还是为数不多的。此兽为狮头、龙身、虎尾巴,威风凛凛,身上的鳞片表明它确为水中神兽,腿部刻有火纹,寓意黄河水情十万火急,两眼炯炯有神,坚定地注视着波涛滚滚的黄河水。

5、贾让治河三策

贾让,西汉末期人。汉代虽对黄河进行过多次治理,但黄河仍频繁决溢。西汉后期,水利长期失修。绥和二年(前7),汉哀帝下诏“博求能浚川疏河者”,贾让应诏上书,提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河三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