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个性化设计小学英语作业

如题所述

作业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是反映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一面镜子。然而,提到作业,大多数学生都会感到厌烦,部分学生作业不认真或是不能及时完成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老师们对此深恶痛绝却又手足无措,这样的问题同样困扰着我。

大多数老师都会将这种问题的出现归结于学生的懒惰或是家长的不负责。试想一下,新教材内容新颖活泼,然而老师们布置的作业却依旧是死板的。英语课内、外作业仍然大多以抄、读、背为主,作业形式和模式过于单一,作业的设计缺乏个性和针对性,对学生来说非但不能有效发展其思维,更是成为一种负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作为作业的布置者,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一个深刻的反思:设计怎样的作业,能促使学生主动且高效地完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唯有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设计个性化的作业,使得学生愿做并乐做。

在小学教学设计这本杂志上,读到苏州市学府实验小学曹国平老师对小学英语作业的个性化设计的观点,他认为教师应该设计操作型、实践型和融合型的作业,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设计操作型作业,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所谓操作型作业就是通过动手制作来检测学生掌握应用语言的能力。操作型作业是针对任务型语言教学而设置的,是以操作为核心,以完成任务为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际活动来学习语言。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某一项任务,通过动手、动脑或通过小组集体活动来完成的。如:制作畅想画、制作英语小报、制作贺卡和标签等。

以新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4 See the doctor为例,我们在布置第一课时的作业时,很多老师为了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巩固Storytime板块的对话,习惯于让学生抄课文或重要短语。在新授时,老师们都能想到利用病例卡,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梳理课文,课后何不借着学生对医生职业强烈的好奇和兴趣,继续让学生以填写病历卡的形式来完成对课文的回顾和巩固?看似与课堂重复的操作,但课堂中的时间毕竟有限,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医生的角色,设计和填写Su Hai、Mike的病情以及医生给出的建议,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更深刻地复现和记忆了课文内容,满足了每位学生的表现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6B Project1 Being a good student,依照教材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书后99页的空白纸上设计海报的基础上再用文字对这一主题进行表达,这项作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绘画能力,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验,同时还反馈了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会始终去思考和辨别好习惯、坏习惯,在脱离课本时,也更容易自发出更多观点和看法,对于a good student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考虑到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性,老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这项作业,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各展其能,既降低了作业难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二、设计实践类作业,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一贯以来,老师们习惯于布置笔头作业,认为动笔写才是最有失效的。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误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写固然重要,但会说、能表达、善交流更重要。不难发现,在我们的教材中尤其是低年级,以课文对话教学为主,类似问答、采访以及小调查类的巩固活动设计不在少数,这正是在引导我们教师重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体现的是英语的实践型和实用性。因此,布置此性质的作业,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应用语言。

3B Unit4 Where’s the bird? 重难点为特殊疑问句Where’s/ Where are ?及用表示方位的介词进行回答。四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各种表示各种方位的介词,难点不在于介词的拼写上,而是在于学生对它们的理解记忆方面,若不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生生问答的操练,学生很容易混淆。因此,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同桌合作,用Where’s/ Where are ?句型对教室内物品的方位或是同学文具的摆放位置进行问答并进行记录,并鼓励学生多问多答,评选出“问答小达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设计融合型作业,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对于这一点,曹老师提到,作业布置可以于美术学科、音乐学科相融合,将绘画、英语歌曲以及节奏性强的韵律小诗和语言相结合,结合视听,有助于加深印象,强化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老师可以布置学生回家进行歌曲改编,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故事搭配更详细的插图。仍以Where’s the bird?为例,在Song time 部分,教材中提供的歌词为

Where,where, where’s the bird?

Where are her friends?

The little bird and all her friends,they are in the tree.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先起到示范的作用,先对歌曲进行改编:

Where, where, where’s the rubber?

Where are the pens?

It’s on the pencil case,And they’re under the book.

课堂上,优等生能当堂完成任务,后进生则会觉得困难。但我们的教学应该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课上不能实现,课后仍可以补缺。将其作为作业布置给每个人,既可以逐渐增强这项活动在课堂上的实效性,提高参与度,更以新颖的形式帮助学生主动高效地巩固了语言知识。

作业是反映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一面镜子,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合理布置每一次作业,从而使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应有的提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