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 赏析

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紫色代表了什么

这首诗感情真挚深切。诗中反复陈述:“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诗人是地主的儿子,长在“大堰河”的怀中,吮吸着她的乳汁,这不仅养育了诗人和身I本,也养育了诗人的感情。诗人深深领受了她的爱,及至到了上学的年龄离开养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的时候,他感到父母的陌生,更感到养母的对他的重要。

养母正直、善良、朴素的品格影响了诗人的一生。这首诗从头到尾,始终围绕“我”与“她”的关系来写,他对大堰河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娓娓动情的陈述之中,他在监狱里,看见了雪就想到大堰河“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想起她的故居园地,想起她对他的关怀和爱。

于是他用他的深情的诗,表现了大堰河的具体劳作情景,也写了她心灵深处的感情波纹,就连她美丽的梦境,也同对乳儿的“幸福命运”的祝愿融合在一起。

有了这样的真情,这样的心灵,才使这位劳动妇女形象更加崇高、完美,所以诗人要把热烈的颂扬,“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他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这样就使“大堰河”以某种象征意义,升华为永远与山河、村庄同在的人民的化身,或者说是中国农民的化身。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1932年,诗人因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被捕,以“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主义”罪被判入狱6年。在狱中他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作者简介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被称为‘中国诗坛泰斗’。浙江金华人。

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堰河我的保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3
有这样一位保姆,生前勤俭,宽厚善良,死后凄苦,一生悲凉,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吗?对,没错,就是保姆大堰河,那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大堰河——我的保姆》。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离开大堰河家的艾青伤心不已,那么回到家的艾青,又有着怎样的心理状态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小节,共同研习这个问题。
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六小节,找到一个可以表现艾青回到自己家里的身份的词语,(隔半秒钟)同学们找到了么?“新客”,很好,(板书“新客”)艾青在大堰河的家里和她的儿子们同吃同住,俨然是一个——小主人(板书“主人”)可他回到自己的家里,反而成了一个新客,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一边听老师范读,一边勾画出第六小节出现的意象。
好,同学们,老师已经范读完了,那么大家都找到了哪些意象呢?咱们来一起说说看。“红漆雕花的家具、天伦序乐的匾、衣服、贝壳丝的纽扣、妹妹、还有炕凳以及白米的饭”,同学们归纳的非常完整,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建构了意象群,那么透过诗人建构的意象以及修饰意象的词语,大家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呀?这是有钱的、富裕的家庭,还有吗?优渥、精致的家庭,非常好。(板书“富裕”)
艾青的生母过着精致、优渥、富裕的生活,那么,艾青的养母大堰河又有着怎样的生活状态呢?我们一起回到第四小节。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已经勾画了意象,解读了修饰意象的词语,知道大堰河的家是——贫穷、贫困的(板书“贫困”),那么两个不同的家庭环境,分别给诗人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来看4、6小节(ppt展示4、6小节原文)大家看,4、6小节的首位两处,一前一后重复了相同的文本,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呀?“反复”,那么相同的手法背后,是不是也有着相同的情感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你用你厚大的手掌——起“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那读完这两句话,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说说看,你分别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来,老师请这位同学说说看“从这个厚大的手掌,我可以感受到大堰河的那种温暖,对于作者的这样一种无私的关怀”是温暖的爱的感觉对吗?非常好。那么从“新客”这里呢?“从新客这里我可以感受到其实艾青回到他自己的家里反而是一种疏离、陌生的感觉”,那么这种陌生的感觉,你还能从第六小节的其他哪些地方读出来呢?“忸怩不安”。诗人回到家的心情“忸怩不安”,那诗人看着这块“天伦叙乐的匾”也只是“他只是呆呆的看着”,呆呆的。通过这位同学的回答,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回到家没有感受到温暖和关爱,相反,他感受到的是陌生感、距离感和疏离感。(板书“疏离”)
那我们再沿着“新客”读一读第六小节的首尾两处。大家仔细看,第六小节首位两处的反复,有什么区别呀,欸,标点有区别,诗人使用了相同的文本,但是在标点符号的处理上发生了区别,这对于诗人表达情感有着怎样的作用呢?我们说,感叹号用在句末通常表示惊讶、痛苦等起伏的情绪,用句号呢,则表示一种平静的状态。那么老师想请问一位同学说说看,你觉得诗人刚回到家,为什么会有如此起伏的情绪呢?来,老师想听听这位同学的观点。“首先,第一个感叹号我觉得他可能有一种惊讶的意思在里面,因为这是我自己父母的家,可是我回去之后感到的是陌生感、疏离感,第二个的话,句号老师刚刚说是一种平静,所以我觉得他可能有一种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的这种感觉。”这位同学已经说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我们再来一起说说看。
诗人回到这个富裕的家庭,可他没有感受到温暖和关爱,相反,痛苦和疏离占据了他的心灵,所以,他用了感叹号,而诗人最后又是以句号收尾,看似毫无感情,实则是强压住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因为他知道他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不可能再回到大堰河的身边,尽管他内心真正渴望的是大堰河厚大而温暖的手掌。(板书温暖)
从感叹号到句号,我们读出了诗人激荡的情感,那么这份情感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那双厚大的温暖了艾青的手,又是如何出现在他生命中的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材料,请看。(ppt展示)
同学们,就因为艾青是难产儿,是克父母的,他就被无情送走。亲生父母不能认,却认他家作自家,所谓的天伦叙乐是多么的讽刺和可笑啊。而大堰河,那个出身低微,家境贫寒,和艾青毫无血缘关系的普通劳动人民,却用乳汁喂养艾青,成全艾青,视艾青为己出。大家说,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善良、无私、温暖、淳朴的”非常好。大堰河用温暖无私和大爱,化解了诗人内心的痛苦,点亮了诗人的人生之路,这也正是诗人怀念、赞美大堰河的原因,怀念赞美那些如同大堰河般,平凡普通但却伟大无私的劳动人民。(板书“怀念、赞美”)
那么在这节课的最后,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本诗的最后一小节,体会诗人怀念、赞美、讴歌大堰河的情感,大堰河——起“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
那么围绕诗人艾青和大堰河还发生了哪些故事呢?我们下节课再讲,今天这节课就先上到这里。请同学们课后完成以下作业,谢谢大家!
(作业:运用本节课所学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诗化的语言描述学生自己心目中的大堰河。)
第2个回答  2018-09-28
第3个回答  2013-09-19
把惯用于描述甲事物的词转用来说明或形容乙事物,起到一种巧妙的耐人寻味的表达作用,这在修辞上叫做“词语移用”。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曾举出“快乐的绿林翠木”、“渴睡的床”、“寂寞富春水”等例子来阐述这一辞格。“灵魂”,指“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本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现在用表示色彩的词语来修饰,就显得别致、生动而传神。
二、“紫色的灵魂”,其内涵即高贵的灵魂,是对大堰河美好品德的概括与赞美。
紫色是高贵的象征。在古代,帝王称为“紫微星”,皇城称为“紫禁城”,皇宫称为“紫
台”,“紫气”用来指帝王之气。不仅如此,古代服饰的颜色也以紫为贵。如《辞海》“紫衣”条:“紫衣,紫色的袍,古代公服。杜预注:‘紫衣,君服。’唐制,亲王及三品服用紫。”古诗里说“朱紫尽公侯”,“朱紫”指王公贵族的服色。民间也常用“脱去青衫换紫袍”来指称某人升官。
在美学中,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内涵。陈望道先生认为:“紫色是高贵、神圣、优雅、
温厚的特征。”艾青是一位富于美术涵养的诗人,曾于1929年赴法国学习绘画,回国后又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在他眼中,“紫色的灵魂”自然是最美、最高贵的灵魂了。
再联系前文来看。诗中写道:“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
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的紫色的灵魂。”作者意在唱出一首“赞美诗”,以“黄”与“紫”两种颜色对举,表达了对乳母的无比崇敬、怀念之情,字里行间洋溢着深切的赞美。
综上所述,“紫色的灵魂”其实是高贵的灵魂,圣洁的灵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