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平仄相对要怎样才能学会?有没有什么方法?

如题所述

平仄
1、规则
(1)每两字为一个节拍段,五字句形成2/2/1/和2/1/2/两种格式,七字句则是在五字句前加上一个节拍段,形成2/2/2/1/和2/2/1/2两种格式
(2)同句内平仄交替,对句内平仄对立。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下句和后一联的上句必须平仄相粘(niān)。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一口诀是指处在奇数位置的字可违拗平仄要求,但处在偶数位置的字必须严守平仄规则。但须注意,如果一联中出句违拗了平仄规则,则在对句中相应位置的用字就须予以补救,即使用相应的违拗法则。(如上句中第三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则在下句中第三字用平声字,而不能死守格式仍用仄声字)
(5)古诗中的古入声字须灵活判断,有时可借助方言读音来推测认定,这是因为方言中还保留着很多入声声调。
2、近体诗的平仄常见定式和变式
第一式:五言平起,七言仄起 如首句押韵,应作: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第二式:五言仄起,七言平起 如首句押韵,应作: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文字定四声,分平仄,是南朝沈约开始干的。他把文字读音的清、浊、升、降、短五韵中以清韵为上平声,浊韵为下平声,升韵为上声,降韵为去声,短韵为入声。其中上平下平为平声,上去入三声为仄声。从那时以来,凡写作韵文者,莫不以它为准绳,其后虽经过一些变化,但自宋刘渊编定的诗韵(世称平水韵)问世以来,一直沿用至今,所有写作旧体诗词和对联用的平仄声律都依照它。它分上下平各十五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共一百零六韵。我们手上拿了它,想知什么字是平,什么字是仄,翻开一看,凡入东、冬、江、支、微、鱼、虞、齐、佳、灰,真、文、元、寒、删、先、萧、肴、豪、歌、麻、阳、庚、青、蒸、龙、侵、覃、盐、咸等三十个平声韵的字都是平声,其余七十六韵都是仄声。
我个人认为,古诗词的平仄有它内在的音乐律动,使得诗词琅琅上口,认真学习是对的,它就是一个旋律。知道了旋律,我们就可填词。但也不必让它束缚,音乐有和弦,有变奏 ;诗词也可以有近似声,相近音。诗以韵为辅,以意为主;韵不大出,词声相符尚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顺嘴(文通字顺),像流水一样,不可漩逆跳音,总之要发音舒服不咬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2
很简单
字的发音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
第2个回答  2013-09-22
没有别的,多写,多看,多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