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 如何看待这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雨巷》所表达的情绪是多重的:

1、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希望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个蕴涵有时代特征的悲剧主题,
2、表现这是一个富于浓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雨巷》中,姑娘的形象带有悲剧色彩,抒情主人公――游子的形象(孤独的游子形象贯穿在戴望舒的全部作品中)也带有悲剧色彩。他的追求是那样高洁,带着理想化的色彩。他所期待的姑娘,既有深沉的内心世界,又有妩媚的魅力;既是姣好的,又是在磨难面前不弯腰的。然而,他自己又是那样地不易被人理解,他既不十分知道自己,也不是很深地理解对方;也许他期待的永远是心中的影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18
作者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让我们体味到他的忧伤?
明确:
1.意境:“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朦胧)
2.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
3.创造了几个重要的意象。诗歌就是依靠意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诗打动了我们,正是这首诗的意象打动了我们。
归纳重要意象:雨巷、丁香、油纸伞、篱墙、我、姑娘。
这六个意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背景道具,一类是人物形象。
明确:
①雨巷:这是由“雨”和“巷”两个意象构成的。
雨是细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试问闲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细雨迷蒙,天色阴沉就易产生伤感。
小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青砖灰瓦青石路面,色调阴冷。这是一条空巷,而且残破。有“颓圮的篱墙”。这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
迷蒙的细雨笼着狭窄破旧的小巷,再加上让人怀旧的具有隐蔽和遮挡作用的油纸伞,颓圮的篱墙,这几个意象构成了一个阴冷迷蒙破败空寂的背景,给人的心理体验是冷漠、凄清、又惆怅。
②油纸伞:油纸伞本身就给人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感觉。它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现在,这把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在寂寥的雨巷,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我们单只看到伞,已经觉得它很美,那么它点缀的姑娘呢?
③丁香和姑娘:
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形状象结,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总之,丁香给人美丽、高洁、愁怨、容易消逝的感觉。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在谁是主?思悠悠闲!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李璟《浣溪沙》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李商隐
丁香姣好却容易凋落,姑娘美好但倏忽即逝。丁香姑娘已经成为抒情主人公和我们读者共同的期盼和向往。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个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姑娘就是诗人爱情向往的象征?
明确: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终未能得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也可能只是对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怀恋……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
诗人只是通过她来表达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飘忽短暂、转瞬即逝的痛惜和追忆,念念不忘却又无从把握,只剩下淅沥春雨中的深深追忆,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无可奈何。尽管全诗没有一句直白的情语,但情语却已洇染在委婉的景语之中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21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的1927年夏天。《雨巷》中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比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