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父母教育孩子的事例

如题所述

1、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名柯,是战国时期鲁国人。孟子在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独自承担起抚养他的责任。孟子幼时喜好玩耍,模仿力强。最初,他们居住在墓地附近,孟子便模仿起筑墓和哀悼的行为。孟母认为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便搬到了市集附近,孟子又开始模仿商贩和屠夫的交易。孟母再次感到不安,决定搬到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这才满意,决定定居下来。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故事。
2、岳母刺字
岳飞,宋代相州汤阴县人,是著名的抗金将领,也是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和民族英雄。宋元帅宗泽病重时,将印信交给岳飞代管,不久便去世。杜充接替职务,岳飞因战事不利而心情沉重,返回家乡。岳母鼓励他重返战场,并在他的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字,以此激励他永远忠诚于国家。
3、曹操教子
魏文帝曹丕,字子桓,出生于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曹操的次子,后来成为曹魏的开国皇帝。曹操在教育孩子时目标明确,希望他们成为治国安邦的人才。为了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他颁布了《诸儿令》,强调公正无私,无论是对待部下还是自己的孩子,都应坚持才能优先的原则。曹丕因此“博闻强识,才艺兼备”,这离不开曹操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4、司马光教子
司马康,字公休,是司马光大哥司马旦的儿子,后来过继给司马光为子。司马光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注重教育儿子节俭,不奢侈。为了完成《资治通鉴》这部巨著,他不仅找来了范祖禹、刘恕、刘敛等助手,还让自己的儿子参与其中。他对儿子爱护书籍的方式进行了耐心教导,教他正确的翻书方法。司马光还通过撰写家书形式的文章,强调俭朴的重要性,反对奢侈。在他的教育下,司马康从小就懂得节俭,并以俭朴自律,后来成为了一位博学多才、廉洁奉公的官员。
5、画荻教子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的成就离不开母亲的教诲。欧阳修的父亲在他四岁时去世,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家境贫寒,欧母靠辛勤劳动抚养儿子成人,并用芦苇杆在地上教他写字,这就是著名的“画荻教子”。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欧阳修自幼懂事,勤奋学习,最终在公元1030年高中进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