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断桥残雪”名字的来源

如题所述

断桥残雪主要是源于在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时,雪后初晴,日出映照,断桥向阳的半边桥面上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 呈“雪残桥断”之景。

断桥的石桥拱面无遮无拦,在阳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驳的桥栏,而桥的两端还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依稀可辨的石桥身似隐似现,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桥面灰褐形成反差,远望去似断非断,故称断桥。

断桥残雪范围约2.61公顷,《白蛇传》中白娘子与许仙相识于断桥,白堤一直保持了沿堤两侧间株桃柳的植被特色,春日里桃红柳绿,游人如织。断桥成为了拥有爱情象征意义的、最富盛名的桥。

扩展资料:

断桥是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是西湖三大情人桥之一。它的名字与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缠绵悲怆的爱情故事联系在一起。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在此,同舟归城,借伞定情。

后又在此邂逅,言归于好。越剧《白蛇传》中白娘子唱道:“西湖山水还依旧……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历来催人泪下,给每个游览断桥的游客以无尽追思。

断桥的典故:

西湖断桥,最早叫段家桥。很早以前,西湖白沙堤,从孤山蜿蜿蜒蜒到这里,只有一座无名小木桥,与湖岸紧紧相连。游人要到孤山去游玩,都要经过这座小木桥,日晒雨淋。

桥板经常要烂断,游人十分不便。桥旁有一间简陋的茅舍,住着—对姓段的夫妇。两人心地善良,手脚勤快,男的在湖里捕鱼为生,女的在门口摆个酒摊,卖家酿土酒。

因酒味不佳,顾客很少上门,生意清淡。一天,日落西山,夫妇俩刚要关门,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白发老人,说是远道而来,身无分文,要求留宿—夜。

段家夫妇见他年老可怜,热情地留他住下,还烧了一条刚从西湖里捕来的鲤鱼,打上一碗家酿土酒,款待老人。老人也不客气,一连饮了三大碗,便倒在床上,呼呼入睡。

第二天早晨白发老人临别时,说道:“谢谢你们好心款待,我这里有酒药三颗,可帮助你们酿得好酒。”说罢,取出三颗红红的酒药,告别而去。

段家夫妇将老人的三颗酒药放在酿酒缸里,酿出来的酒,颜色猩红,甜醇无比,香气袭人。从此,天天顾客盈门,段家猩红酒名扬杭城,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

段家夫妇拆了茅舍,盖起了酒楼。他们为了感谢白发老人,积蓄了一笔钱,准备好好答谢他。岁月流逝,一晃三年。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发老人冒雪来到段家酒楼。

夫妇俩一见恩人来到,喜出望外,留老人长住他家。然而老人第二天便要告别。临别之时,段家夫妇取出三百两银子送给老人。

老人笑着推辞说:“谢谢你们夫妇—片好心,我这孤单老人,要这么多银钱何用?你们还是用在最要紧的地方吧!”说罢,便踏雪向小桥走去。

段家夫妇站在门口相送,只见老人刚跨上小木桥,脚下一滑,桥板断啦,老人也跌进了湖里。夫妇俩急忙跑去相救,忽见白发老人立于湖面,如履平地,微笑着向他们挥挥手,漂然而去。

段家夫妇这才知道,白发老人不是凡人。想起老人临别说的话,使用那笔银钱在原来的小木桥处,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桥,还在桥头建了一座亭子。从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桥断啦。

乡亲父老怀念段家夫妇行善造桥的好事,便把这桥称为段家桥。后来,因为“段”、“断”同音,便被称为断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断桥残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断桥是白堤的东起点,正处于外湖与北里湖的分水点上。断桥之名,最早起于唐代,称段桥,元代称段家桥。一因孤山来的白堤到此而断,故名。又因大雪初霁,桥向阳面积雪融化,从宝石山俯视,仿佛桥面中断,故以"断桥残雪"名之,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昔日断桥,是一座石级单孔环桥,桥中建有桥亭,装木栅门,晨启暮闭。今日断桥为1921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桥,长宽各八米多,两边有青石栏杆,远望势若长虹。桥堍东北有康熙御题"断桥残雪"碑亭和"云水光中"水榭。

  断桥之亭誉天下,与家喻户晓的《白蛇传》中许仙与白娘子断桥相会的传说有密切关系。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就是从断桥相会、借伞定情开始的。从古至今,人们总将之作为一个缠绵悲怆的爱情极致故事。

  传说白娘子于断桥邂逅许仙,一见钟情,于是使尽浑身解数终于将许仙追到手。但人蛇之隔终究不能突破,在法海老和尚维护正统的义举下,两人历经磨难终归生死相隔。——西湖“断桥残雪”名字的来源我的答案你满意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20
有兴趣可以去浙大紫金港校区耍一下
第3个回答  2013-09-20
http://www.17u.cn/dujia/duanqiaocanxue/sce/2169.html这个网址有“断桥残雪”的简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