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很多人对人性化管理的理解是,建立一个相对宽松、自由、信任的组织环境,让员工感觉相对舒适,这样员工的工作激情、工作效果才有保证,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

市面上很多流行的管理书籍,甚至不惜列举大量西方公司人性化管理的实例来支撑这一观点。一些企业倡导“以人为本”,虽然表述方式不同,但与人性化管理其实是一个意思,至少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我们没看到它们有多少实质性的区别。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有一家跨国企业曾经喊出“科技以人为本”的口号,这里的“以人为本”与上面提到的“以人为本”不是一回事儿,这里的“以人为本”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意思。

第一,员工满意并不代表客户满意。

无论是“人性化管理”还是“以人为本”,在现实中持这种基本假设的企业,执行力往往都不尽如人意,员工的满意非但没能带来客户的满意,反而员工责任心的下降造成了客户满意度的下降。最后大家错愕地发现,“满意的员工”和“满意的客户”之间根本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员工满意并不等于客户满意,员工不满意也并不等于客户不满意。为什么人性化管理效果不彰?原因是很多人性化管理只是让员工感觉到某种放松和自由,并没有给员工带来工作的压力和张力,员工身处其中反而有一种组织涣散之感。

第二,人性化管理的实质是基于人性的管理。

通过之前的分析,有些人可能会提出质疑:人性化管理难道错了?其实不是。错误不在人性化管理本身,而在很多人曲解了人性化管理的真正含义。人性化管理是指根据人性的特点设计的企业机制和制度,从而让机制和制度变得有效。换言之,人性化管理是通过某种机制和制度设计,实现对人性的因势利导,让人性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服务,让管理效用最大化。所以人性化管理的实质应基于人性的管理。赋予人性化管理新的诠释,可以有效地指导企业管理实践。比如,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一般情况下,少有人愿意被企业派遣到艰苦的国家和地区工作,但如果企业愿意出价,主动把艰苦国家和地区的工作补贴提高,把员工在艰苦国家和地区的工作经验与员工的晋升进行关联,自然就会有更多的员工愿意为此付出管理不是为了追求员工满意,而是为了追求员工担责。把员工满意当成管理的目标,就是搞错了方向。即便一些公司刻意营造某种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本质上也是为了更好地获得产出。

第三,合乎人性规律的管理有一种引导人性的力量。

人的自然之性本来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善恶之分是相对于社会利害而言,有利则谓之善,有害则谓之恶。人性善恶论讲的是人的社会属性,而人的自然属性是利己。利己是一种生物本能,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属性既可以向善发展(比如以利他的方式利己),也可以向恶沉沦(比如损人利己)。

当然,企业对人性的理解不同,管理方式自然也不同。欢迎与我们互相探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9
  人性化指的是一种理念,具体体现在 美观的同时能根据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方便消费者,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功能诉求,又能满足消费者的心里需求。 人性化是指让技术和人的关系协调,即让技术的发展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这里所指的技术是广义上的技术,不单单指的是某一领域。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
  人性化管理是将人性学理论应用于管理,按照人性基本属性进行管理的管理哲学。因此,必须对人性有所了解。   人性化管理风格的实质就在于“把人当人看”,从而使得员工愿意怀着这种满意或者是满足的心态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进而直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著名经济与管理学家阿里•德赫斯(ariedegeus)从自己在皇家荷兰壳牌集团公司38年的工作体验及对世界上能幸存并寿命很长的公司进行了研究后,也提出这种宽容型的人性化管理其实正是新经济形态下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与方式,也是世界上许多企业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并成为“长寿企业”的活力所在。管理者应该意识到,管理的唯一目的不是企业利润,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个人与企业共同成长才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理想境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