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心理学也不是万能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过年,是休闲放松的时刻。但就是在这个休闲放松的时刻,才更需恰到好处的把握和他人的 相处之道。 与人的相处之道,这是每一个人在人生中都会碰到的必修课。

不可避免的,我也碰到了,就在过年时!现在想来,我当时在面对他人的私事时,关注的是对错的问题、权力分配的问题。不,也不能简单地说是对错的问题,更准确地说是原则和底线的问题。到现在,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和解决办法。但我也在学着转换视角,用李松蔚老师说的关系视角来重新看待整件事。

如果说,过年有什么收获的话,我想就是现在的自己在遇到问题时,会转换思维,寻求解决之道的应变能力了。

李松蔚和崔璀的课,我是在看到撒贝宁和吴小莉的推介后,才点开听的。但能连续听,却是因为他们通过解答用户问题(每个问题十来分钟),两人就此展开探讨,有时崔璀还会表示李博士的观点并没有说服她。而李博士也会在最后给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核心知识点。

这种传授知识的形式,有那么点像《论语》中记录的孔子传播知识的模样。脱离了书本的枯燥和高深,场景式教学轻松、自然,尤其是崔璀这个角色的加入,不盲从、不固化,轻盈剔透地换个角度看问题。

听过李松蔚和崔璀的课后,我想我更认同撒贝宁的这句话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课程是有绝对的标准答案,科学永远都是在不断地假设过程中去寻求最新的求证,但是这些课程也许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可能性,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发现更多不一样的我们。”

现在再来反思当时的那件事,我想吴小莉说的这句话是对的。“有时,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可能不是过轻了,而是过重了。”

李松蔚和崔璀认为,在两性、职场、亲子、家庭中的关系难题,很多时候分析到最后,其实都是关系问题。

                        § § § §

这里,我分享三个生活中常见的关系难题和李博士的解决之道。他的方法究竟管不管用,那就需要你的智慧了!

难题一:孩子有适应能力吗?

一个妈妈说,孩子不到三岁,吃饭时,需要她追着喂。孩子爸爸就死脑筋、不切实际的非要现在立规矩,不好好吃饭就饿着。为此他们吵了很多架,谁也不能说服谁。

李博士说:

这种理念冲突,不止发生在夫妻之间,其实跟长辈之间也会有。立规矩挺好的呀,孩子本身就是有适应能力的,他这顿没吃饱,以后就会多吃一点呀,就让他自己去适应好了。

崔璀说:

这样想并没有用呀!现实就是他没吃饱就会去吃很多零食,或者是他一喊饿,家里就会有人说,你看你看,就说一顿要喂饱吧!饿着孩子怎么办?然后提早开饭。总之呢,就是达不到效果。

李博士说:

这种情况其实是,爸爸妈妈两个人都在为孩子好,只不过他们看重的东西不一样,他们担心的点不同,那他们做的事情刚好就是相反的。

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好像总觉得只能有一个正确答案,如果我是对的,那你就是错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争一个对错输赢,但这是父母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看到的。

我们来换一个角度,换到孩子的立场上看这个问题。对他来说,这两种不同的担心其实都没问题的,他都能适应。妈妈担心饿肚子了,没关系,他会想办法下一顿吃饱点;或者爸爸担心老喂饭,他学不会规矩,其实也没关系,等他进了幼儿园肯定会适应自己吃饭的。

父母的担心其实都没必要,因为孩子的弹性是很大的。

崔璀说:

你这样说,不等于没说吗?但实际上,他们就是会因为这个问题吵架呀!遇到这种情况,总是要听一个人的呀!到底听谁的呢?

李博士说:

首先,请记住我们的观点,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两种方法都对,都有好处,然后也都有一些弊端。但是,孩子都可以适应。

所以,这两种方法不是你死我活的,不是说非得有一个是正确,一个是错误的。它们都对。父母在争论到底要听谁的时,他们不需要考虑说到底对孩子好不好?反正,孩子怎么样都ok。真正要考虑的是, 这里面父母之间的一个权力分配,一家人对育儿理念有分歧,那个理念并不一定是一个对、一个错。 很多人看似是在争对错,其实这两种方法对孩子的影响根本就不大,孩子是在一边看热闹的。父母就是在为了自己的那个权力分配做斗争。

所以, 谁让步?听谁的?或者,我们要怎么才能去合作?这些其实才是真正需要去考虑的。 而不要去考虑说,到底孩子能适应哪种方法?或者什么东西对孩子是唯一正确的一个方式。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合作。 比如说,我们按照时间来分配。从心理学方面,有的时候,我们会给理念很不同的夫妻建议说,周一、周三、周五听爸爸的,周二、周四、周六听妈妈的,这两种方法孩子都可以自己去试一试,去感觉一下,没问题。

崔璀说:

你这样不会让人更焦虑吗?因为有一种主张说,要尽量保持同一种养育方式,否则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规矩到底是什么?他就会很混乱。

李松蔚说:

这个说法才是胡说八道。这个说法,它实际上是小看了孩子的适应能力。

你想怎么可以呢?一家有好几个人,然后大家都要像对暗号一样,非得要把那个养育理念统一下来,然后我们才能去养孩子吗?这不可能的。

我举个例子:很多小孩上了幼儿园以后,都有一个现象——在幼儿园里面周一到周五,他什么都能自己做,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子,自己吃饭。一回到家里,周六、周日立马什么都做不了,非得是奶奶喂我吃饭,爷爷给我穿鞋。这说明什么?

说明,孩子他知道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规则,他就可以发展出不同的应对方式。狡猾还是挺狡猾的,但是聪明也就聪明在这。所有的孩子,你看他根本不混乱。他知道,不同的规则在哪里?他知道,在不同的地方要利用这些不同的规则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有的科学养育方法,还让孩子学双语呢?这个时候,它怎么不怕孩子混乱呢?记住,这些理论,它们是为大人服务的,它们不是为了孩子服务的。你说,一个厨房只能有一个女主人。这句话是女主人的需要,它不是客人的需要。客人想要的可能是同时多品尝几个人的手艺才好呢!

关系洞察(核心知识点):

家庭当中,因为育儿理念而产生的冲突比比皆是。但是大多数时候,是标准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两边都打着孩子的名义。

遇到这种问题,我们需要转换这几个角度:

第一,永远记住,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除非真的是原则问题,生死攸关的问题,但这种问题在家庭里真的很少。

第二,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唯一正确的,必须要坚持观点,不能妥协。那你要处理的是你自己的问题,以及跟另一半之间的问题,不要打着孩子的旗号。

第三,不断地提醒自己,孩子的适应性是很强的。孩子可以适应多种多样的育儿理念。对他来说,不同的观念可以共存,这反而会有好处,因为拓宽了他对环境的认识,他可以从多样的环境当中学到不同的应对策略,来回切换,也会增加他的灵活度。

                        § § § §

难题二: 如何与你的原生家庭和谐相处?

李博士对“原生家庭”这个概念的解读,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会受到原生家庭的 影响 。注意,是 影响 ,不是 决定 。他说,原生家庭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但是它离决定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还差得远。

李博士说:

原生家庭不是一个病态的概念。

的确,成长的环境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但这个说法的背后,有一个线性的因果关系,原生家庭是因,我现在这样是果。但是关系当中没有这么单一的因果。

我举个例子:同样是一个家庭,一样的教养方式,哥哥、弟弟好几个孩子长大以后个个都很不一样。但你问是什么让他们成为现在的自己,他们都会说是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

原生家庭对我们最大的影响是它经常会限定我们看世界的角度。

比如说,你在一个充满了不安全、混乱的环境里长大,一直是小心翼翼,随时都害怕有危险。那么即使你后来长大了,搬到了一个安全的环境里,你看周围事物,还是会对那些危险的东西更敏感。因为你看待世界的角度是一个危险的,必须时刻小心的角度。这是原生家庭给你的一个框架。

但是, 一个人在这个框架当中的时候,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一个框架当中,他以为这就是全部的世界。

所以,我们的口号是: 看到不一样,才能做得不一样。

我们总在说,原生家庭对我有这个限制,对我有那个限制。但是,如果你能看到这些限制,它们就不是最大的限制了。真正被框架限制住的人,根本就看不到很多东西。而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 一旦看到了,我们就有机会做不一样的事。

                          § § § §

难题三:看过所有的育儿经还是搞不定孩子怎么办?

一个妈妈说,她上过很多亲子的课程,理论上知道有好多种办法。但真遇到事,哪怕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比如孩子哭了,怎么都哄不住时,她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崔璀说:

李老师,这就是典型的学了很多道理,仍过不好这一生呀。但,我们还是要帮她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呢?这就是挑战你的时候了。你想想,你能想到的方法,人家都学过,遇到这种学过无数方法,但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情况,你会给她一个什么不一样的建议吗?

李博士说:

对,这是一个超级挑战的问题。我唯一的建议就是 停下来 。每当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就会去学更多。她学得东西已经够多了,应该停下来。她,这时再去学更多的东西,只会让自己更混乱。

崔璀说:

当我们一旦焦虑了,有用、没用的东西都想抓住,拼命去学。她现在应该停下来,这个建议,我同意。然后,怎么办呢?

李博士说:

然后,就不用我们担心了。她有办法的。

崔璀说:

什么意思呀?她说她不知道怎么办呀?

李博士说:

她说,她不知道怎么办,实际上她用过了很多办法。她说,她的孩子一直哭,她不知道怎么哄,实际上她说这个话的时候,她已经把孩子哄好了。你还记得我们一直在强调的吗?—— 永远不要以为别人是没办法的。 你的朋友是一个妈妈,所以,她天生就具有跟孩子连接的能力。她说她没办法,但是她有办法,她正在照顾她的孩子。

崔璀说:

但,你这个话说了等于没说呀!我也知道她肯定有自己的办法照顾孩子。退一万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办法应对任何问题,无外乎就是做得好与不好罢了。但,现在的问题是她不满足呀!她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她现在就是想要更好的办法呀!

李博士说:

你看,我们习惯性的思维是她想要更好的办法,那我们就去找更好的办法给她,帮她解决问题。可她又说了,她几乎所有的育儿课程都学过。但她现在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我们就卡在这了。

因此,我的建议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她现在想要找到更好的办法,是因为她在自我怀疑。这是一种情绪。她可能是在当妈妈的过程当中,积累了一些很挫败的感受。她可能真正需要的是,有人可以看到她的感受,给她一些温暖、支持和力量。其实,这样就够了。

崔璀说:

所以,你的意思是她只是在求安慰吗?我觉得不是呀!当然,她现在很焦虑、压力是很大。我们是可以先看到她的情绪,理解她的压力。但是,她的问题真的是在那里呀!她就是学了很多的东西,一旦遇到具体的生活情境,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呀?那你从心理学的角度,怎么去解释这个现象呢?

李博士说:

我想先申明一点,她不是在“求”安慰。她确实是在关注问题,但是,我想补充的是, 问题和情绪不能割裂开。 不是说,她的情绪是一部分,她要抛开这些情绪去学方法。不是这样的。

就比如,孩子总哭这个事。有时候,我们是特别有办法,特别耐心,我们知道该怎么处理;有时候呢,我们就会很烦或者很累,忍不住会发火,没办法处理。你能说这个是方法的问题吗?不是的。因为同一个人,她学的同样多的东西,可是她就是有些时候和另一些时候,她就是不一样的。

我想说的是这个方法里面,其实它本身就包含了我们的情绪。我们对学东西的理解,一直觉得是一个“向外”看的过程。课上讲了很好的方法,书上写了很好的方法,别人用了很好的方法,好像我们光看别人怎么做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很少去观察自己,结果就是像这位朋友一样,方法学过很多,但是没有停下来,耐心地把这些方法跟自己做一个整合。

我建议你下次可以问她,你说‘你不知道怎么办?但你当时是怎么做的?’她可能会说,‘我不知道呀,我什么都没做呀。’她这么说,这都是她的情绪。你接住她的情绪,然后你对她说,‘我觉得你很慌,确实养孩子的压力是很大的,但你其实是把你的孩子给哄好了,他现在没有在哭了呀!你是怎么做的?’

慢一点,我们都慢一点,让她去看她自己,而不是去看外界的那些东西。当她开始看她自己时,她就会注意到内心的那个声音说,‘其实,我在以前向外看的过程当中,我心里面就在积攒很多的自我怀疑。’

听到这里的朋友们,你们也回想一下你们自己在看到,别人做得很好的时候,在听到那些很棒的方法的时候,你们会不会也会有一点自我怀疑。那个压力其实挺大的,特别是日积月累下来,就像这个朋友。她其实蛮辛苦的,她一边要工作,一边要当好妈妈。而且,她那个工作的性质就是要反复去接受教育,去接受一些听起来很成功的一些东西。她看到别的妈妈都很成功,很有办法。相比之下,她就显得很笨拙。然后,那个对比一点一滴全都是很细碎的压力。人在高度的那个压力之下,她就不可能很好的发挥她的能力。

所以,我不是没有建议,这就是一个建议呀!孩子哭的时候,如果她处在一个很有压力的状态,她自然是会很烦躁的。她学的越多,她就会越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她越是担心,她就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个状态又进一步的验证了她的担心。所以,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这就是我对她的情况的一个解释,情绪在这里面是占了一个很大的比重的。

崔璀说:

我刚刚听你说了这些,我并没有被看到的感觉。我甚至觉得有一点烦躁欸!

李博士说:

呃,烦躁是为什么?

崔璀说:

我觉得今天讲的东西太空了。说来说去,就是要向内看,就是要理解自己。这有什么用呢?我工作没有做好,我就是需要寻求更多的方法呀!我没有照顾好我的孩子,我就是要寻求更多的方法。我要变得更好,我要解决工作上的这些问题。你一直告诉我,要向内看向内看,向内看完之后呢?她就可以变得更好了吗?我们就能变得更好了吗?我们就能解决那些问题吗?

李博士说:

我确实觉得你在谈到这个部分时,你也是会有一些压力的。我们的目的其实不是让她变得更好,不是让她变好。她也不可能通过我们说几句话就变好。

实际上,我觉得她这是在表达她的情绪。在那个对话当中,我们其实也是去看她的情绪,就像我说的,她一直都在照顾她的孩子。她做的已经很好了,她只是处在自我怀疑里面。

你可能会说,她的这个自我怀疑本身就是个问题呀!我们要帮她解决这个问题,给她一些建议。不是的。她自己就在解决她的问题呀!我的理解,她做的很好了,她现在就是很慌。

你要知道, 每个人最需要的帮助不是去直接帮她解决问题,而是让她的感受被理解、被看见。

崔璀说:

我还是觉得我们这种态度不是很负责吧。我们当然要首先去理解她的情绪,但是我们就不可能说,‘喔,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没有问题,你靠你自己就能解决。’这样说话,就很敷衍呀!我们还是应该给一些具体的建议吧!

李博士说:

你这么说,我想你也确实是想证明一下我们自己。别人遇到问题的时候,特别她还是一个尝试过很多方法的人,这也会勾起我们一点点的企图心,总觉得要给她一点什么不一样的建议或者是动作才好。你让我想一想吧。我看看能不能找到一种更好的表述方式。

这次的对话,我并没有能够完全的说服崔璀。我的感受是崔璀她也是有压力的,因为那是她很好的朋友。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在做的这个课程它本身的定位好像也受到了一些冲击。

如果,我们是一个单纯提建议的课程的话,就很简单了。我只要说,‘你前面学的方法没有用,是因为你没有听过我们的课嘛。你来,我现在就教给你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独门秘笈,保证你听完之后脱胎换骨。’

可凭良心说,对她来说这只不过是在做跟以前一模一样的事情。我现在真的想给她一些不一样的建议。

关系洞察(核心知识点):

遇到问题马上寻求的是“办法”,未必这个“办法”或者那个“办法”就能解决你的难题。很多时候,换一个角度,问题反而迎刃而解。

在此,我很想给一个建议,那就是——

慢下来,在你去支持一个人的时候,她遇到了问题,你要陪她慢下来,你自己也要慢下来。你去理解她面对的这些问题,她的压力其实是蛮大的。她这么辛苦,要对自己好一点。你去陪她吃点好吃的,去放松一下,玩一玩,去给她鼓励和认可。

至于那些问题,她会解决的。对,就是这句话, 她会解决的。

我不知道听到这句话,你会不会在心里翻白眼,觉得今天讲了这么多,最后是一个好像很不负责任的结论;又或者你会觉得,其实这个才是她真正需要的。

如果,你觉得没有给你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我也理解。因为你可能处在特别大的困难和压力下,但是不管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会完全失去信心的。

每个人其实都一直在自己的路上,一直在走着。只是有的时候很孤独,所以,需要在你爱的人那里得到一点确认。这是我的想法,不知道会不会对各位有帮助,但我的确是这么想的。

                        § § § §

好了,到这所有的案例都讲完了。说实话,当初我是冲着李松蔚的北大临床心理学博士这个名号听的这门课程。前两个案例,我是认同的,但第三个他真的没有说服我。

我理解到的李博士的想法是,那位妈妈是太焦虑了,她需要从她身边的人那里得到安慰和力量。她缺乏的是自信和有效沟通,当她没有将自身长期积累的细碎的压力疏导开,她就会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够好。但实际上,不是她做的不好,是她的情绪需要一个宣泄的途径。

我能理解李博士想表达的要点,但他好像缺了点教学的能力。他自己明白是怎么回事,但给别人讲不明白;或者说他不太在意别人关注的点,他自己有对专业的坚持是好事,但还是可以给出缓解那位妈妈焦虑的一些有效的方法呀!

因为我们都知道,有时候表象问题是A,但真正能解决A这个问题的重要因素可能是C或者D、E、F。李博士只是说那位妈妈,管孩子没有问题,她已经很好了,但她焦虑的问题怎么缓解,他没太重视,也没给出针对那位妈妈的具体方法,只是泛泛而谈的点到为止。

这点我是不认同的。这对第一次听他课的人来说,就会觉得,原来心理学也不是万能的嘛!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呀,就是一些空谈,不太负责任呀!这个对传播他的课程来说,也是无益处的。虽然,我很欣赏李博士的坦诚和对专业的坚守。

也许,这就是 “真的没有什么课程是有绝对的标准答案,科学永远都是在不断地假设过程中去寻求最新的求证,但是这些课程也许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可能性,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发现更多不一样的我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