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和刑事的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根据《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民事案件的案由一共分为四个级别。

第一级案由有十个部分,人格权纠纷,婚姻家庭继承纠纷、合同,知识产权、劳动争议等等,一级案由还不是特别复杂,第二级案由就多达四十三项之多,而第三季案由也是司法体系当中最常见的,时常会用的就有424条,第四级案由是基于司法的需要,在第三级案由上加以补充。

民事十分的复杂,离婚、经济纠纷、欠债不还都可以成为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正因为体系太过于庞大,民事案件一般都遵循着不告不理的原则。

只要当事人不主动向司法机关提出诉讼,司法机关一般是不会介入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而刑事案件就完全不同。

刑事案件一般会有司法机关主动介入,受害人或者群众举报,公安会先进行调查,如果构成立案标准,检察机关也会介入调查,检察院也会代表国家队被告人提出公诉,再进行审理。

刑事案件的犯罪人,在审判之后,往往会有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要刑法往往都是以犯罪情况来定。

比如故意杀人、抢劫一类的都属于刑事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且又符合正当防卫条件的,免以刑罚,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故意杀人案件在审理的过程都会考虑其行凶的动机,在进行刑量,杀人即遂的不一定会被判死刑,而杀人未遂也不一定不会判死刑,刑事案件都会根据不同的案件来规定刑量。这就是主刑范畴,而附加刑法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之类的。

民事案件重在赔偿,以赔偿为主,民事责任带有赔偿性质,刑事案件则以惩罚为主。但也会出现一些由民事纠纷演变成刑事案件的例子。

比如:如今的老赖非常多,想要追债很难,这种时候往往都会求助于法律,当事人和被告人现在仅仅只是处在民事中的经济纠纷,只要被告人按照法庭的审理结果来归还这笔债务,也没什么事。

但是老赖拒不还款,态度又十分恶劣,那么民事纠纷就上升到了刑事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13条规定,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民事纠纷原本只是当事人跟被告人之间的民事纠纷,但是拒不执行判决,就构成裁定罪,被告人不仅要程度一定的法律责任,还要面临赔偿一类的附加处罚,不管怎么想,这都不划算吧!

这只是被告的民事案例的一种演变情况,当事人在民事案件当中,也很有可能会触发一些法律。

如果当事人在讨债过程当中,将欠款人打成重伤或者打死,那么当事人就构成了故意伤罪、故意杀人罪等等,但法院可能会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进行酌情处理,但当事人还是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根据《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况严重者,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民事案件以赔偿性质为主,重在进行经济上的警告,而刑事案件以刑罚为主,重在警示社会。

《民法》和《刑法》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法律,在处理案件的时候,也会根据不同的规章制度来进行处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22

1、适用法律不同:民事诉讼对应适用的是民法,刑事诉讼对应的是刑法,所引用的法律条例不同,对应的惩罚等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民事案件的惩罚远远低于刑事案件惩罚;

2、侧重点不同:刑事责任,是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有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民事责任,它是平等主体之间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简单说,也就是民事责任重在补偿性,而刑事责任重在惩罚性。民事责任的前提是有损害发生,而刑事责任不论伤害与否,均承担惩罚性责任。

3、对待态度不同:一般情况下,民事案件遵从不告不理的原则,也就是只有提起诉讼才会受理并处理;刑事案件则是国家机关主动介入,此时也就无视是否还有附带民事诉讼,将会按照法律流程走完侦查、诉讼、裁判等流程。简单说,民事原、被告可以私下谅解,撤销诉讼,而刑事案件,无论原本的原、被告是否私下已经谅解,国家机关将会继续追究其责任。

4、处理方式不同:民事涉及的是包含婚姻、合同、继承等大多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内容,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刑事涉及多的是罪犯审判这一类事情,主要有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

【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2个回答  2022-02-21

刑事和民事的区别如下:

1、涉及的法律关系不同

刑事,即刑事法律关系,涉及的是犯罪行为。

民事,即民事法律关系,涉及的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

2、起诉原则不同

刑事领域犯罪行为侵犯了我国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除个别自诉案件外,国家公权力机关是会主动介入的,由法定国家机关对被告人提起公诉,由法院代表法律进行制裁。

民事领域诉讼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法院不主动干预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

3、适用的法律不同

刑事方面的实体规范主要是刑法,诉讼依据刑事诉讼法。

民事领域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民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等。诉讼程序要适用民事诉讼法。

4、承担责任的方式不同

承担刑事责任的人要受到刑罚的处罚,具体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管制、拘役以及罚金、没收财产等。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3个回答  2022-02-20

民事与刑事的区别在于:

1、两者涉及的法律关系不同。民法主要涉及的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刑事涉及的主要是犯罪行为;

2、两者适用的法律不同。民事诉讼适用的是民法,刑事诉讼对应适用的是刑法。所引用的法律条例不同,对应的惩罚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刑事案件的惩罚远远高于民事案件的惩罚;

3、两者处理方式不同。民事涉及更多的是包含合同、婚姻以及大部分经济领域内的内容。承担的民事责任主要有:消除妨碍、恢复原状、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而刑事案件涉及是违法犯罪这一类,责任承担方式有:拘留、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附加刑有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财产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4个回答  2022-02-18
二者涉及的区分有很多方面的。

民事法律关系涉及的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民事领域诉讼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法院不主动干预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民事领域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民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等。诉讼程序要适用民事诉讼法。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

而刑事法律关系涉及的是犯罪的行为。而刑事领域犯罪行为侵犯了我国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公权力机关是会主动介入的。刑事方面的实体规范主要是刑法,诉讼依据刑事诉讼法。承担刑事责任的人要受到刑罚的处罚,具体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管制、拘役以及罚金、没收财产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