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鼓琴的主要内容

如题所述

孔子学琴的主要内容: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

”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原文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日: "可以益矣。"孔子日: "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 "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日: "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 "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日:“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师襄子辟席再拜,日:“师盖云《文王操》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1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司马迁史记记载)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1〕,十日不进〔2〕.师襄子曰:"可以益〔3〕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4〕也."有间〔5〕,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6〕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7〕也."有间,有所穆然〔8〕深思焉,有所怡然〔9〕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10〕而黑,几然〔11〕而长,眼如望羊〔12〕,如王四国〔13〕,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14〕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15〕也."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史记 · 孔子世家》)
注释
〔1〕鼓琴:弹琴."师襄子":卫国乐师.
〔2〕进:前进,此指不再学习新的曲子.
〔3〕益:加,增加,此意同"进".
〔4〕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
〔5〕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6〕志:志趣,意旨.
〔7〕为人:作曲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8〕穆然:默然,沉静深思的样子.
〔9〕怡然:和悦的样子."怡",高远的样子.
〔10〕黯:深黑.
〔11〕几:通"颀",颀长.
〔12〕望羊:亦作"望洋",远视的样子.
〔13〕四国:四方,天 下.
〔14〕辟:通"避".辟席:即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离座而起,表示敬意.
〔15〕《文王操》:周文王作的琴曲名.
译文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学习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作者.”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再拜,答道:“我的老师也认为这的确是《文王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