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有哪些?

如题所述

孔子学琴、孔子相师、孟母三迁、义利之辩、 实验欹器、颜回好学、孟子杀猪、孟母断织、五十步笑百步等。

孔子学琴: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

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孔子相师:

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

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

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的化解。

3、孟母三迁:

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去逝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孟子的母亲对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视,管束甚严,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为贤。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样子。孟子的妈妈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孟子的妈妈又带着孟子去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孟子便学起了买卖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依然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在此居住了。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也说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表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