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号在C语言中是怎样用的?

求余是作怎样的运算,详解。

%在C语言里面是 除余 和 格式输出符的作用。

求余运算是求前一个整型数据除以后一个整型数据的余数。

举例说明:

整型数据 int m=10,n=3,k;

k=m%n;那么k就等于1;

例如:

表达式 a % b 就是计算 a 除以 b 得出的余数。

而%d,%f等表示输出整型,浮点型数据

举例说明:

1.我们要把一个3位数0~999输出到3位数码管上,假设现在有值136,需要在第1个数码管显示1,第二个数码管显示3,第三个数码管显示6。把136的百位,十位,个位取出来,需要用到取余符号“%”。我们用x y z分别表示百位十位和个位,m表示现在值,x=m/100; y=(m%100)/10; z=(m%100)%10。

2.我们要输出m的值,此时int m=5;

可以这样输出    printf("%d\n",m);

拓展资料

%是百分号,它代表的含义是:把某个整体平均分为100份,其中一部分占有的份数,即一个分数分母是100时的表示方法,也可以写成x/100。

百分号:表示分数的分母是100的符号(%),如32%表示一百分之三十二,相当于小数的0.32。在计算机领域中:百分号表示分数的分母是100的符号(%),如32%表示一百分之三十二,相当于小数的0.32。 通配符(wildcard)是一类键盘字符,包括星号(*)、问号 (?)和百分号(%)等,当进行网络或文件查找不知道真正字符或者不想键入完整单词时,可以使用它来代替真正字符或完整的单词。

Google使用的通配符属于“全词通配符”(full-word wildcard)是指代替一个单词而不是单词中的某个或几个字母的键盘字符,google的全词通配符是*(星号),一次检索可以使用若干个*。

一些搜索引擎如:AltaVista、Inktomi、Northern Light、Yahoo 等支持通配符*,AOL Search、Inktomi等支持通配符?,Northern Light等支持通配符%。在这里*、?、%的确切含义是“词间通配符”(partial-word wildcard),即只能代替单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母,而非整个单词。google目前不支持词间通配符。full-word wildcard虽不及partial-word wildcard常用,但它在实际搜索中的功能是不可忽视和替代的。

在查找歌词、诗歌、短语等,对其中某个单词记忆或拼写不准时,用通配符可以快速找到原文。如对戴比·哈里(Debbie Harry)的《Heart of Glass》歌词首句是“Once I had a lung and it was a gas”,或是

“Once I had a lunch and it was a gas”记不确切,可输入"Once I had a * and it was a gas"搜索,可查得正确的歌词是“Once I had a love...”

解答咨询时,通配符是快速找到答案的捷径。如解答"How often doesHalley's cometappear?"(哈雷彗星多少年出现一次?),用"Halley's comet appears every * years"搜索,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答案:Halley's comet appears every 76 years 。

C是一种通用的编程语言,广泛用于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开发。于1969年至1973年间,为了移植与开发UNIX操作系统,由丹尼斯·里奇与肯·汤普逊,以B语言为基础,在贝尔实验室设计、开发出来。

C语言具有高效、灵活、功能丰富、表达力强和较高的可移植性等特点,在程序设计中备受青睐,成为最近25年使用最为广泛的编程语言[2]。目前,C语言编译器普遍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中,例如Microsoft Windows、macOS、Linux、Unix等。C语言的设计影响了众多后来的编程语言,例如C++、Objective-C、Java、C#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了避免各开发厂商用的C语言语法产生差异,由美国国家标准局为C语言订定了一套完整的国际标准语法,称为ANSI C,作为C语言的标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有关程序开发工具,一般都支持匹配ANSI C的语法。

C语言最早由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为了在PDP-11电脑上运行的Unix系统所设计出来的编程语言,第一次发展在1969年到1973年之间。

C源于BCPL语言,后者由马丁·理察德(Martin Richards)于1967年左右设计实现。BCPL是一门"无类型"的编程语言:它仅能操作一种数据类型,即机器字(machine word)。1970年,肯·汤普逊为运行在PDP-7上的首个Unix系统设计了一个精简版的BCPL,这个语言被称为B语言,它也是无类型的。

Unix最早运行在PDP-7上,是以汇编语言写成。在PDP-11出现后,丹尼斯·里奇与肯·汤普逊着手将Unix移植到PDP-11上,无类型的语言在PDP-11上愈发显得合适。PDP-11提供了多种不同规格大小的基本对象:一字节长的字符,两字节长的整型数以及四字节长的浮点数。B语言无法处理这些不同规格大小的对象,也没有提供单独的操作符去操作它们。

C语言最初尝试通过向B语言中增加数据类型的想法来处理那些不同类型的数据。和大多数语言一样,在C中,每个对象都有一个类型以及一个值;类型决定了可用于值的操作的含义,以及对象占用的存储空间大小。

1973年,Unix操作系统的核心正式用C语言改写,这是C语言第一次应用在操作系统的核心编写上。

1975年C语言开始移植到其他机器上使用。史蒂芬·强生实现了一套“可移植编译器”,这套编译器修改起来相对容易,并且可以为不同的机器生成代码。

从那时起,C在大多数计算机上被使用,从最小的微型计算机到与CRAY-2超级计算机。C语言很规范,即使没有一份正式的标准,你也可以写出C程序,这些程序无须修改就可以运行在任何支持C语言和最小运行时环境的计算机上。

C最初在小型机器上实现,并且继承了一系列小语种编程语言的特点;与功能相比,C的设计者更倾向于简单和优雅。此外,从一开始,C语言就是为系统级编程而设计,程序的运行效率至关重要,因此,C语言与真实机器能力的良好匹配也就不足为奇。

例如,C语言为典型硬件所直接支持的对象:字符,整数(也许有多种大小),以及浮点数(同样可能有多种大小)提供了相应的基本数据类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5

求余运算符“%”,二元运算符,具有左结合性。参与运算的量均为整型。求余运算的结果等于两个数相除后的余数

例如:

5%2=1,1%2=1

拓展资料

求余是一种数学计算方法,指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不够除的部分就是余数,就是求余的结果。整除就是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刚刚好的倍数,这里没有四舍五入,不够一倍的都将舍去。

例如:3/2,余数为1;

其计算公式为:3/2 = (2+1)/2 = 2/2+1/2 = 0+1 = 1 ;

上述公式中:

2除2是可以除尽的,没有余数,所以余数为0;

因为1小于2,1除2是不够除的,有余数,且余数是1;

两者相加,综合结果为1。


另外,数学中,整除是指: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刚刚好的倍数;不够一倍的都将舍去,并不四舍五入。

例如:3/2,整除得1。

其计算公式为:3/2 = (2+1)/2 = 2/2+1/2 = 1+0 = 1 ;

上述公式中:

2除2是可以除尽的,整除结果为1;

因为1小于2,1除2是不够除的,不够除的都将舍去,整除结果为0;

两者相加,综合结果为1。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0-25

1. 首先,编写一段简单的C语言程序,输出百分号,程序代码如下图所示: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printf("输出百分号:%   \n");

}

2.然后,进行编译运行,结果如下,发现并没有输出所要的结果。

3. 对刚才的代码作下修改,如下所示:(即在输出函数中书写俩个百分号)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printf("输出百分号:%%   \n");

}

4. 最后,在运行测试一下,结果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输出了百分号)

从上面的分析中,知道,如果要打印输出一个百分号,只需要书写两个百分号就可以了。同理,如果要输出两个百分号,那么书写四个百分号就可以了,依此类推。

第3个回答  2015-05-23
有两个地方使用了百分号%,一种是取余运算符,一种是格式输入输出的时候格式控制符号。

1),% 是取余运算符。
一个表达式的值除以另一个表达式的值,返回余数。
result = number1 % number2
参数说明:
result 整数。
number1 整数。
number2 整数。
计算说明:
取余%(或余数)运算符用 number1 除以 number2 (必须为整数),然后只返回余数作为 result。
2),% - 0 m.n l或h 格式字符
下面对组成格式说明的各项加以说明:
①%:表示格式说明的起始符号,不可缺少。
②-:有-表示左对齐输出,如省略表示右对齐输出。
③0:有0表示指定空位填0,如省略表示指定空位不填。
④m.n:m指域宽,即对应的输出项在输出设备上所占的字符数。N指精度。用于说明输出的实型数的小数位数。为指定n时,隐含的精度为n=6位。
⑤l或h:l对整型指long型,对实型指double型。h用于将整型的格式字符修正为short型。
第4个回答  2018-07-09

C语言中主要有两个地方使用%作为运算符:

一个为取余运算符

另一个为格式输入输出的时候格式控制符

    % 是取余运算符。


    一个表达式的值除以另一个表达式的值,返回余数。
    result = num1 % num2

举例说明

5%2=1

注意:

取余%(或余数)运算符用 num1 除以 num2 (必须为整数),然后只返回余数作为 result。

作为格式输入输出符

%和其他格式说明符组合使用    -      m.n      等格式字符


下面对组成格式说明的各项举例说明:

    %d整型输入输出,同样还有%f,%ld,%lf等

    %-d左对齐输出,省略则为右对齐输出

3.%m.nf    m指的是输出项所占宽度,n指的是保留小数位数

拓展资料

C语言是一门通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底层开发。C语言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产生少量的机器码以及不需要任何运行环境支持便能运行的编程语言。

尽管C语言提供了许多低级处理的功能,但仍然保持着良好跨平台的特性,以一个标准规格写出的C语言程序可在许多电脑平台上进行编译,甚至包含一些嵌入式处理器(单片机或称MCU)以及超级电脑等作业平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了避免各开发厂商用的C语言语法产生差异,由美国国家标准局为C语言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美国国家标准语法,称为ANSI C,作为C语言最初的标准。 目前2011年12月8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C11标准是C语言的第三个官方标准,也是C语言的最新标准,该标准更好的支持了汉字函数名和汉字标识符,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汉字编程。

C语言是一门面向过程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与C++,Java等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有所不同。

其编译器主要有Clang、GCC、WIN-TC、SUBLIME、MSVC、Turbo C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