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都城南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表达的是对故人的思念。

开头两句追忆“去年今日”的情景,先点出时间和地点,接着描写佳人,以“桃花”的红艳烘托“人面”之美;结尾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与“去年今日”有同有异,有续有断,桃花依旧,人面不见。两个场景的映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此诗脍炙人口,尤其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二句流传甚广。

扩展资料

此诗的创作时间,史籍没有明确记载。而唐人孟棨《本事诗》和宋代《太平广记》则记载了此诗“本事”: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美丽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于是题写此诗。这段记载颇具传奇小说色彩,其真实性难以得到其他史料的印证。

沈括《梦溪笔谈》:诗人以诗主人物,故虽小诗,莫不埏蹂极工而后已。所谓“旬锻月炼”者,信非虚言。小说崔护《题城南》诗,其始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以其意未全,语未工,改第三句曰“人面秖今何处在”。

参考资料题都城南庄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8

表达了诗人无限怅惘的思想感情。

《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 【朝代】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

去年今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第2个回答  2021-03-19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表达了作者对伊人的相思之情。

“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可以写成叙事诗的。作者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习惯于以抒情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

第3个回答  2017-03-30
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曰此门中,人面桃huā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huā依然笑春风
这首诗传统的理解是表达对伊人的相思之情.其实也可以表达一种就要离乡别井的忧伤.“我去年还在这里观赏着这美丽的桃huā啊,鲜艳的桃huā映红了我的脸庞.我现在就要离开到别的地方去了,再也看不到这即将盛开的桃huā了.就要盛开的桃huā啊,你会和去年一样鲜艳美丽,笑迎春风,但你会记得起去年还在为你chī*dāi的身影么?”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huā”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曰”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huā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huā依旧笑春风”的感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3-07
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