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如题所述

一、译文

复兴灭亡了的国家,接续断绝了的世族,推举起用前代被遗落的德才之士,天下民心就归服了。

二、原文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三、出处

节选自《论语》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二、作品赏析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三、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其行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1
恢复被灭亡的国家,承续接继已经断绝了的世族,推荐选拔被遗落了的人才,天下的老百姓就会诚心归服了。 据考证,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一百七八十个,而周的疆域,大致在黄淮之间,太行山以东,被羌、戎、夷等诸野蛮民族从西、北、南三面夹围。狭小而逼仄的西周境内,诸侯林立,公侯子伯男,封疆列土。《孟子·万章下》说,“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方圆几十里,就是一个诸侯国;几个土围子,就是一个都城。遍地的井田,把坦荡的黄淮平原切割得如和尚的百衲衣。 诸侯的要害在哪里?在于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权力,豢养着私人军队。除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即没有制定、修改和监督基本政治文化制度,以及发动战争的权力外,诸侯国就是一个微型国家。这些诸侯国,在没有统一规划约束的条件下,各自独立发展,逐渐演化,书不同文,车不同轨,自行其是,严重阻碍了周王朝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消弱了王朝的统纳力。到了极致,大灭小,鱼吃虾,王朝统治形同虚设,“共主”徒具名义,到孔丘所处的春秋时代,周王朝已经降到一般诸侯国的地位,要看着几个大诸侯国的脸色行事,及至战国时代,终于被强大的秦王国灭亡。而随着那些诸侯国消亡的,还有曾经显赫的家族。以往的显赫的公侯伯子男,也不再风光。 孔丘要恢复的,就是这些被灭亡的诸侯国;要接续的,就是被边缘化的显赫家族;要提拔的,就是被冷落的显赫家族的名人。 这当然是一种倒退。 从分封制到封建制(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是历史的必然,所谓成也分封,败也分封。分封制发展的极致,就是若干诸侯做大,直至秦国统一中国,分久而合。统一国家开创了华夏民族新局面,延续了中华文化几千年。孔丘兴继举,是一整套恢复西周分封制理论:举逸民是组织基础,继绝世是社会基础,兴灭国是政治目标。 不应忽视的是,分封制总是有市场的。强大而短命的秦帝国后期,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大分封国;原战国六国“旧地复国”浪潮席卷华夏,幸亏楚汉两国及时剿灭,汉再灭楚,统一国家得以恢复。当然,汉初的也实行封国制,但与郡县制杂糅,作为藩属,布局在边疆,抵御域外的少数民族政权,彰其利,弱其弊。七国之乱后,经过艰苦的“削藩”,诸侯国最终被景、武两帝消弱为一种形式,王公侯等成为一种身份和待遇,不再有独立王国的实质。 分封制的灵魂不散,当今极端民族主义者,鼓噪、组织封疆列土,名为民族自立,实为满足少数人的政治欲望。为此掉脑袋和流鲜血的百姓,不知是否想到了这点。
第2个回答  2013-09-01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论语尧曰》)意谓新王朝成立,要先做好三件大事:兴灭国,分封灭亡之国,如周初封夏、殷二代之后;继绝世,承继绝祀的世族,如周初立黄帝、尧、舜之后;提拔隐逸的人才,授之官爵。如此,就会天下归心。
转自:天涯论坛-『闲闲书话』东海草堂读经札记:兴灭国,继绝世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真心归服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9-01
这段文字是说“周武王”复兴了因前朝暴政而灭亡了的诸侯邦国,延续了因前朝暴政而已绝的世家大族,感召启用了因不满于前朝暴政而隐逸在野的遗贤逸俊,从而实现了社会和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