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不健康包括什么?

8多说类~

人们很容易把心理正常与心理健康相混淆,其实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都包含在心理正常范围内。心理不健康则包括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边缘性心理问题。至于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有什么样的表现、都包括什么以及如何区分以后再慢慢讨论。
那么,心理正常与心理不正常又如何区分呢?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中,如果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而客观世界中当时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感觉的刺激物,那么,我们必须肯定,这个人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幻觉。另外,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物的规定性时便形成了妄想。这些都是我们观察和评价人的精神与行为的关键,我们称它为统一性(或同一性)标准。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同一,必然不能被人理解。
(二)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
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它自身确乎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比如一个人遇到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会产生愉快的情绪,手舞足蹈,欢快的向别人诉说自己内心的体验。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他有正常的精神与行为。如果相反,用低沉的语调向别人述说令人愉快的事,或者对痛苦的事做出快乐的反映,我们就可以说他的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一致性,称为异常状态。
(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每个人在自己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特征形成之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它总是以自己的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它总是以自己的相对稳定性来区别一个人与其他人的不同。如果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这种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我们也要怀疑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是否出现异常。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把人格的相对稳定性作为区分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之一。比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或者一个待人接物很热情的人突然变得很冷淡,如果我们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如此改变的原因时,我们就可以说他的精神活动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

初次接触心理学的有些专业名词,刚开始可能不太懂,多看几遍就会明白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5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和大家一起聊聊什么才是心理不健康。其实简单来说,心理健康就是一个人的心理有弹性,遇到高兴的事情会开心,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会难过~

第2个回答  2013-09-03
心里不健康分为三类
一诊断为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如厌烦 后悔 懊丧 自责等)
2不良情绪不间断的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的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 学习 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二严重心理问题1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2初始情绪反应强烈3持续时间久4内容泛化
三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 这种状态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他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
第3个回答  2013-09-03
可以说你的心理是有心理缺陷!但不重要!你缺乏自信!这点就是你的最主要问题所在。
也许是你在一个角落里生活久了,很少跟朋友沟通,然而你的朋友也不会跟你相处很近,心理问题表现跟你不一样。你的问题所在是你的性格太内向!!
其实对于你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有过,而且很快就解决了。
你可以多去跟朋友沟通!实在不行那就电话吧,或者在网络上聊天也可以。
最主要还是要和你的家人去沟通!用心去沟通!
多看看笑话之类的故事书吧!真的相信自己 你就一定能开心起来。男子汉有什么不能解决的!
第4个回答  2013-09-03
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心态不好,难与人相处
相似回答